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求学生涯一个重要的思想萌芽阶段,当然此时的孩
子们身体素质的发育也处于一个黄金时期。

在如今物质精神十分丰富的时代,许
多不足便凸显了出来。

压力过大,缺乏运动,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当然
一个有活力的身体状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人处世,乐观生活等各项指标的发
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篮球运动时当今时代兴起的一项热门球类运动,它对孩子
身体的各项活动如弹跳,奔跑,耐久力,腿脚的灵活,手身的敏捷要求很高。


若孩子们能够在校园里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此项运动产生巨大的兴趣与热情,那么
处于迅速发育中的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但是目前校园对孩子们的体育运动重视度
普遍不高,还需要学校和老师多多了解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从而制定合理的体育
授课方案。

关键词:教育方式;学习兴趣;爱好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62-01
一.小学体育篮球运动的教学现状
1.1小学体育篮球运动的不足之处
如今,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主要存在给予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不足以及对体育课上
的教学质量完全不注重两个问题。

学生一周的体育课最多只有两堂,一堂课40分钟。

如果
想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系统的体育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这两堂课的时间
明显是不够的。

而大多数学校即便是有着两堂“珍贵”的体育课,教师授课的时间也可能不过
一半,剩下的时间以自由活动为主。

自由活动,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回到课堂。

故此可以看出
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不佳的,也可以说是流于形式,没有实在意义。

体育课的开展意义没有
得到体现,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1.2篮球项目化应提出的基本策略
篮球运动的普及对很多阶层的人群都造成了影响,篮球运动的确也体现了阳光体育的运
动宗旨。

孩子们的体育课若想向篮球项目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就要从教育时间、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这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适当的运动对于正长身体的小学生们来说,应该是每天必
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所以,有关学生部门应该增加体育课的硬性时间,使学生们有足够的时
间做锻炼,丰富自己,同时也有足够的经历去学习体育技能。

所以,体育时间是学生们能够
得到有效的体育锻炼的前提。

体育课堂上,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体育课堂的组成无非就是
三部分:跑步、广播体操和自由活动。

与其说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不如说是
适当地活动放松学生们的身心。

而篮球项目化的思想便为这个缺陷打通了渠道。

教师通过教
授篮球的形式,给学生们传播体育精神,培养学生们爱运动的兴趣。

篮球项目化,顾名思义,系统化、正式化地将篮球作为一个主导的体育教学地位。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对待
每一堂体育课,对篮球的每一个知识,动作都要讲透彻,这些是篮球课堂的基本讲课要素。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因此来培养学生们爱运动的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就强调了教
学方法的重要性,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热情洋溢,收获满满,受益无穷。

1.3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的期望走向
篮球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民众化的一项运动,它的发展噱头也十分的强势。

许多知名的
国际篮球俱乐部举行的各个球队之间的篮球较量十分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由此,也产生了许
多著名的受人遵从的篮球巨星。

而在校园里、小区里也随处可以看到学生们、小伙们打篮球
的身影,由此也可以看出篮球是一项很贴近民生的运动。

即显高大上,又不乏简单朴素。


以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是一项很有执行力的举措。

相信在未来,通过学校的支持,老师们的
专业系统化的悉心教导,学生们的积极主动。

篮球的教学会成为一项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运动爱好的体育课堂运动组成,而篮球运动本身也将变得更加民众化和普遍化。

二.创新型的篮球项目化实施
篮球项目化课堂要想取得良好反响,那它具体的一些实行方案一定要深入人心。

俗话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一堂篮球教学课要想跟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们的热情。

那么课堂的趣味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将知识和动作不拘泥地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中多想些趣味互动的方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适当的幽默打趣也不失为一种活跃气氛的好方法。

另外团结合作也应该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在学习练习一些篮球动作时,可以想一些需要两人或多人一起才可以进行的运动,由此来提醒大家集体意识尤为重要。

要想学生们的篮球项目化课堂取得更好的成效,那么学习效果是必须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其他的科目为了督促学生们都有各科的考试。

当然体育也应该要及时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效,传统的体测形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学生一直都不看好这种考试形式。

于是,教师们可以以一种竞赛的模式来督促学生学习,将学生分为几组,各组学生之间进行公平比拼,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还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篮球项目化的实施每一步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切实实地提高这个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结束语:小学体育篮球项目化的实施,对小学生们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在思想与身体齐发展的少年时期,此项举措在本质上既满足了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需要,又形成了校园篮球阳光活力蔚然成风。

立足于学生,依托于教师。

加上学校对小学篮球采取相应的更加合理的课程设计和体育投入、对教师的大力支持。

相信经过各层人们的改革调整,积极对待,篮球项目化的工作会愈发顺利。

参考文献:
[1]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1).
[2]杨强,李天珍.“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4-116.
[3]黄国辉.小学篮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完善方法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57-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