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时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编制者 审核(指导)者 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学习重点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我们这节课就来走进透镜,了
解透镜。
自学 与 指导 一、照相机: 1.自学课本P94-95一、二段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5.2-1,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立 、 像。 (2)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3)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2. 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1) 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备注:自学环节,学生课前在
家看书预习完成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进
行巡视,每一小组都要给予关
注,查看学生的自学情况, ,必要
时要进行学法指导.
教 学 过 程 二、投影仪 1、自学课本P95 投影仪,认真观察图5.2—3对照实物。
(1)投影仪的
构造有:聚光镜、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影
片.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
猜一猜, 做一做:将投影片“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
台上,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 2.看教师演示:如何将照相机变成投影仪,并且自己动手操作制作投影仪,带着如下问题进行观察。 ①观察像的正倒、大小; ②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 ③观察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 3.根据实验回答:(1)物体经投影仪成 立 、 像,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填大于、小于)。(2)平面镜的作用是 。(3)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4)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三、放大镜 做一做,看一看 1.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你看备注:自学环节,学生课前在家看书预习完成
教师演示:
刚才制作的照相机加以改变,
变成投影仪,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提出问
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像成在
黑板上?
通过实验的现象引出平面镜的
作用,并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情检测
到了什么?(描述你看到的像的特征)
2.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物体经放大镜
成 、 立的像,像与物在透镜的___侧
(同、异)。
四、实像和虚像
自学课本P96“实像和虚像”部分 根据下列提示以小组分析、讨论实像、虚像区别: 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2.能否用光屏承接; 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4、区分成像的类型:--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 --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分析投影仪成像与放大镜成像
的异同点,引出实像和虚像。

学情
检测

总结

【基础训练】要求:快速来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完成课本P96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一题、第二题。
1、 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
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
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
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像。 2、 下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3、小明用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 当作照相机的镜头,把____当作胶片。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为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察到胶片上的像是 。 【能力提升】要求:有余力的同学继续完成 1.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现象的结果。 2.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从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3、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教师要巡视全班,关注学困生,
监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查看学
生的完成情况,搜集反馈信息.
作业设计 1.复习本节课. 2.动手动脑学物理3、4。 3.预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
板书
设计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倒立 缩小
投影仪:倒立 放大
放大镜:正立 放大

反思

实像
虚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