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年市政和地方政府学试题及答案

17年市政和地方政府学试题及答案

1. (1.0 分)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B )。

■A、形成阶段■B、发展阶段,C、不适阶段■D、冲突阶段2. (1.0 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A)■A、行政权和司法权■B、立法权和司法权■C、行政权和立法权■D、行政权和财政权3. (1.0 分)各级地方政府在政府职能承担上采用的模式是(D )0‘A、社会分工模式,B、内外互补模式■C、上下协作模式■D、职能分工4. (1.0 分)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特征是(B)o■A、系统性、法制性和动态性■B、系统性、法制性和适应性' C、复杂性、法制性和适应性■D、系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5. (1.0 分)城镇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名称,在中国是DA、乡、镇B、县、镇C、区、镇I D、市、镇6. (1.0 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制单位的自治机关由(C )A、人民代表大会组成B、人民政府组成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组成7. (1.0 分)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由(D)OA、地方议会构成B、地方行政机关构成C、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长官构成D、地方议会、地方行政长官和司法机关构成8. (1.0 分)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属于AA、绝对议行合一体制B、相对议行合一体制C、绝对议行分立体制D、相对议行分立体制9. (1.0 分)地方选举主要采取(C )的形式A、间接选举B、国家选举C、直接选举D、政府选举10. (1.0 分)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A)办法A、固定登记B、任意登记C、定期登记D、专门登记多选题(共10道题)展开收起11. (2.0 分)研究地方政府学的目的主要是(ABCDE)«A、服务于当前的改革4 B、寻求未来发展模式*C、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D、为对方政府改革提供理论依据*E、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12. (2.0 分)中国地方选举的基本原则有ABCDE«A、普遍选举原则*B、平等选举原则«C、秘密投票原则*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E、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13. (2.0 分)地方议决(立法)机关的职权主要有(ABCDE)*A、地方立法权*B、财政权*C、人事权*D、重大事项决定权*E、监督权14. (2.0 分)中国地方政府关系就纵向关系来说,包含BCDE«A、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不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4 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4 C、上下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D、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政府间的关系«E、上下级地方政府对口部门间的关系15. (2.0 分)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有ABCD«A、量入为出原则*B、民主原则«C、效益原则4 D、受益原则4 E、法制原则16. (2.0 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权限主要有(ABCD )«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4 D、终审权«E、监督权17. (2.0 分)CDE )。

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主要有(*A、监督权*B、检查权*C、议决权*D、执行权*E、行政权18. (2.0 分)下面哪些属于当代中国的基层地方政府ABCD*A、乡*B、民族乡«C、镇4 D、市辖区«E、村民委员会19. (2.0 分)影响地方政府关系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BC )。

«A、经济结构影响«B、政治结构影响4 C、历史传统影响«D、价值观念影响«E、环境变化影响20. (2.0 分)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E«A、维护地方稳定*B、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C、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D、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E、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问答题(共2道题)展开收起21. (30.0 分)论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答:内容:第一,地方政府对自身的管理,称之为内部管理。

第二, 区社会经济和地方政府对辖政治事务的管理,亦称地方政府的外部管理或地方公共管理,它是地方政府管理的主干部分,或者说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

特点:内部管理本身具有相对封闭的性质,目的在于提高整个行政系统的工作效率。

外部管理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管理成效的好坏要由外界做出评价。

外部管理要求提高整个行政系统的活动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

因此外部管理更重视管理的法制化(体现为依法行政)和以民为本(体现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22. (40.0 分)论述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与表现。

保存答:原因:(1)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

(2)生产力的发展及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的扩大,是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原因。

(3)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下放权力。

(4)实现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通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使地方政府的相当部分职能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转移。

(5)实现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也是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另一原因。

表现:(1)政府与公有制企业在经营权方面的分开,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撤销了专业经济管理部门(2)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3)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加重(4)建设、经营和管制地方性公共基础设施职能的重要性上升(5)规划和环境保护职能受到高度重视(6)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转的需要,地方政府努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完善这方面的职能(7)依靠第三部门,管理社会事务。

单选题(共10道题)展开收起1. (2.0 分)8 •在我国,市政府中承担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的部门是(C)■A、城市规划司■B、城市土地管理局' C、城市规划管理局' D、国家建设部2. (2.0 分)10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A)年A、70B、60C、50D、405 .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B). A、自然环境污染, B、城市环境污染. C、人工环境污染‘D、城市大气污染4. (2.0 分)3、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叠加性发展规律,B、叠加倍增效应规律■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5. (2.0 分)4 .在我国,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的是(D)■A、特大城市,B、大城市■C、中等城市D、小城市6. (2.0 分)6 .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B)A、政党组织B、行政机关C、社区组织D、立法机关7. (2.0 分)1 .在人口指标中,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D)A、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B、人口就业结构C、人口密度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 •法国的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D)«A、人民代表大会制I4 B、市议会制4 C、议会市长制«D、市长议会制9. (2.0 分)9 •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救济制度是(D)«A、养老保险制度*B、失业保险制度I«C、医疗保险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 (2.0 分)2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A)4 A、工业化4 B、农业发展«C、第三产业发展*D、市场化多选题(共10道题)展开收起11. (2.0 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ACE*A、城市化复合指标*B、城市化水平指标*C、城市化速度指标*D、城市化质量指标*E、城市化计划指标I12. (2.0 分)4 •下列属于城市规划的特征的有(BCDE*A、政治性*B、政策性«C、综合性4 D、权威性«E、科学性13. (2.0 分)我国市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B、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C、与党政部门相互配合原则«D、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原则* E、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14. (2.0 分)城市体系的特点有(ABCDE4 A、重叠性*B、开放性*C、动态性«D、整体性«E、层次性15. (2.0 分)我国城市教育基本制度主要有(ABCDE )*A、学校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E、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16. (2.0 分)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可以把城市划分为*A、直辖市*B、副省级市*C、地级市*D、副地级市*E、县级市17. (2.0 分)市政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ABCDE )4 A、政治性«B、历史性4 C、整体性«D、综合性4 E、动态性18. (2.0 分)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ABCDE )«A、内部成本4 B、增容成本«C、外部成本«D、门槛成本*E、疏解成本19. (2.0 分)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ABCDE )«A、政企职责不分*B、条块分割,城乡分割*C、忽视市场作用*D、分配平均主义*E、排斥非公有制经济20. (2.0 分)我国市领导县的主要类型有(ABQ*A、地市合并型*B、划县入市型*C、升市领县型*D、县市合并型*E、撤县升市型(ABE ) (ABCE )问答题(共9道题)展开收起21. (6.0 分)简答题:简述城市公共事业单位享受减免征收有关税收的条件答: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是公共事业单位处于初创期。

三是公共事业单位处于转型期或萎缩期。

四是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的服务项目。

22. (5.0 分)名词解释:市政我们所理解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策组织、国家政权机关、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广大市民,为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和管理目标,依助一定的市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项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23. (5.0 分)名词解释:城市社会保障:是指城市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城市市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以确保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从而实现城市社会安定的制度和措施。

24. (6.0 分)简答题:简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目标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

城市价值链包括城市的价值活动和价值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