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实现教育教学新跨越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梁树颖第一部份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一、当前国内教育科研发展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科研在我国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可以说,当前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是经过一系列教育实验并证明其正确而推出的,都是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的教育科研始终都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个性化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的。
这些科研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和中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纵观国内的教育科研领域,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十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研究的取向与方法、德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课程与文化、教育质量与教育评价、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策略、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取向、教师队伍建设。
这些都是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围绕这些课题,国内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各师范院校、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地展开了实验和探索。
结合考察以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我们对当前国内教育科研的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归纳起来体现为如下特点:大:教育科研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制订,都是依据了当前教育科研的各项成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而实施的。
小:教育科研课题的建立趋向精小化。
占我国教育科研绝大多数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以中小学为单位立项在研的课题,已经开始抛弃“假、大、空”的做法,越来越面向教育教学实际,力求解决学校领域内具体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使科研的方向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合:教研科研一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从教学实践中选取研究课题,教研和科研协同攻关,专职科研人员与教师结合,共同研究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使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从而真正全面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新:以网络教研和网络科研作为新型的教研科研方式得到快速发展。
它一方面将教育信息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充分吸收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成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减少了交流的障碍,实现了教育科研的低成本、高效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顺利推进,实施新课程的学生总数达1亿以上,改革的方向和初步的成果得到普遍认同。
中考改革在1752个县(区)大面积推进,并取得突破。
各地探索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造了不少成功而富有特色的经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由2004年的4个增加到目前10个,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在2010年前全部进入高中课改。
积极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探索和完善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
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观念的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
对于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央及教育部领导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教育部在2007年工作会议中进一步提出: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力度,总结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经验,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工作。
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扩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推动高中课改与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
二、当前我市教研科研发展的概况1.高考成绩持续高位走强,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是基础教育的出口,一个地市的高考成绩如何,基本反映了一个地市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
近两年,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和全市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高考成绩在高起点上持续创造辉煌,一本上线率蝉联广西第一,二本、三本及专科上线率蝉联广西第二,绝大多数学科的全市平均分列全区前三名。
成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四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其次,任何一名高三毕业生都在我市经历了从幼教到小学到初中的经历,因而高考的成绩是全市所有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凝结了全市教师的心血;再次,我市各高中学校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对学生的培养专注而富于智慧,例如,柳州高中尖子生的培养、铁一中和市二中文理兼顾、市一中文科的特长、市三中和铁二中艺体的特色、市六中的民工子弟班、市外国语高中的希望班、市四十中关于临界生的提高、市民族高中的贫困女童班,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我市已经形成了全方位互动式的高考备考机制,凝结出了“精心策划、重点突破、全程服务、广泛合作、博采众长、集团作战”的高考备考智慧,每年组织三次全市统测、两次高考调研、两次高考信息采集,以考题研讨会、考纲研讨会和信息研讨会的三种形式,以高考质量分析、模拟考质量分析、集体备课研讨、示范课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全市的教师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共同铸造了柳州高考的成功。
2.科研成果喜人,对教育教学促进作用日益明显近几年,我市基础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得到蓬勃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与面广,绝大多数学校都有按规定程序立项并展开研究的科研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数量也比较大,如三十九中和弯小的发展性评估、景行小学全员参与科研以及其研究内容的连续性和时代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校本教研”这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模式已经确立,成为学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如十五中、十四中、十二中、八中、龙中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是课题研究的水平稳步提升,如《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效益的研究》和《西部农村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模式的探索》两个课题先后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实现了我市在国家级课题领域的突破,另外。
四是科研成果获奖多、奖次高,仅以今年全区开展“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活动为例,我市有4项(个)课题获得一等奖,列全区各地市第一,获奖总数占了全区基础教育类一等奖的50%;获二等奖有5项(个)课题,获奖总数占全区基础教育数二等奖的34%,列全区各市第一;全市有市教科所、铁一中、市一中、市二中、柳江中学等五个单位荣获了“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教育科研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我市的教育科研活动在这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公园小学的欣赏教育、文惠小学的科技教育、雅儒小学的传儒颂雅教育、龙中的亲情教育、十六中和三十中的希望教育、十三中的外语特色教育、铁一中的责任教育等等长久地开展且收效甚好,另外,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场会在柳州市召开,柳州市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在《人民教育》上专版刊出,进一步说明了柳州市教育科研的成效。
3.全市教研整体氛围日益浓厚,对教学的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在市教科所的统一规划下,全市性的教研活动已经常态化。
首先,小学、初中、高中的各学科均已建立了学科教研中心组。
中心组发扬学术民主,对本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和指导,经常开展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决策参考意见,为全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全市分学科的教师集体教研活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被固定下来。
每学期,在各学科教研员主持下,教师们都能对继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成功的作法进行推广,这一形式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再次,建立了问诊式专题集中调研制度。
教科所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订详尽的方案,汇集各领域精兵强将,面向学校采取了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问诊式专题集中调研,并且将调研成果形成文字、汇集成册,面向学校反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同时,我市的网络教研活动已经起步,针对教师现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同学科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如生物学科举办了网络教研的专题研讨会,推广网络教研对课堂的促进作用;小学英语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交互作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困惑,让教师们通过网络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博客群开展在线教研;地理学科充分发挥教科所网站的优势,初步建设起了资源库;数学学科建了QQ群,并以此为平台加强教师们的相互交流;各学科都运用了公共邮箱技术,把相关的资源置于网络,实现全市共享。
各城区、各县也在积极探索网络技术开展教研和师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鹿寨县组织全县教师参加“远程研修”活动,成本低、效益高,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4.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为教学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六年来,我市作为国家首批课改38个实验区之一,全国82个国家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基地之一,稳步推进课程改革,目前全市10个县区的小学、初中全部进入课改实验,中考命题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也得到顺利地实施。
从课程改革的效果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及实施评价等环节都有了创新和突破,学生对学校的热爱程度及对学习的兴趣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强,思维比以前更活跃,敢讲、敢问,自信又活泼。
在具体操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作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课堂注入了一股活水,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活泼局面。
《学生成长记录册》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伙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激励、评价、教育、学习功能。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兴未艾,近90%的实验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些凸显特色、体现个性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为我市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课程改革作为我市教育战线的一项重点工程,开始之初就得到市领导和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我市各城区、县也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一系列工作,柳北区开展了城乡“手拉手”、送教下乡等活动。
城中区则针对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搭建交流平台,组织校际间的交流活动。
鱼峰区在课改中以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为抓手,实践与课改同步成长。
柳南区在“抓中间,带两头,促全面”的思路下,以定时间、定主题、定形式、定内容的方式整合城区力量进行整体推进。
融安县抓住时机,实施教师聘用制,探索课改模式下的新管理体制。
融水县以“民族教育”为突破口,女童班的实验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江县虽地处偏远经费紧张,但在课改领域却持续地加大投入。
这些,都对全市课改的推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当前我市教研科研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我市教育教学整体状况令人满意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一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目标不明确,究竟45分钟里要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达到什么标准和水平,教者心中无数,学者糊里糊涂。
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结构杂乱,哪个先讲,哪个后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