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又名洋丝瓜、合掌瓜、丰收瓜、菜肴梨,系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佛手瓜果实营养丰富,且含钾多、含钠少、宜作忌盐者的食物。

佛手瓜在我县已有很久的栽培历史,但规模不大,近几年有逐渐扩展的趋势。

一、品种
1、绿皮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藤蔓粗壮而长,结果多、较丰产,并能产生块根。

瓜形较长而大,上有钢刺,皮色深绿。

2、白皮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产量较低。

瓜形圆而小,光滑无毛刺,皮色白绿,组织致密,食味较佳。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佛手瓜性喜温暖,并能忍受较高温度,属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只长蔓不开花。

发芽适温为
18~25℃,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0~30℃,2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高于30℃时,植株生长受抑制。

当地温低于5℃时,根系易受冻害而枯死。

栽培地要求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壤土。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种苗繁殖。

佛手瓜的苗木繁殖方法有如下两种:
(1)果实繁殖。

2~4月,将种瓜包在塑料袋里,置于15~25℃的场所催芽,当种瓜长出较多的根系时,从塑料袋中取出种瓜进行营养杯育苗。

(2)分枝繁殖。

在清明左右将老株的兜头部挖开一半,露出块根,用刀切下重50克左右并带2~3个芽的块根,栽于准备好的穴内,使芽露出土表1.5厘米左右即可。

也可把整个老株挖出,按上述方法切块根繁殖。

2、定植。

一般土壤肥水条件好的,每亩栽25株左右,庭园一般以栽植1~2株为宜。

栽植前要挖好种植穴,穴宽0.8米、深.05米,每穴施农家肥25公斤、过磷酸磷0.5公斤、氯化钾.02公斤,并与土充分拌和,把种苗定植后用土盖过种瓜或块茎淋水湿润即可。

3、浇水追肥。

佛手瓜6月前植株生长缓慢,自7月起生长加快,此时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每年内需追肥3次,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进行。

追肥时先在距瓜穴30厘米周围开环状浅沟,肥料施入后,即以原土覆盖。

人畜粪尿和化肥均可作为追肥,但三要素要配合使用。

4、搭棚整蔓。

佛手瓜的攀缘性极强,因此需搭棚架。

一般棚架高2米,每株需棚架面积约25平方米,架下可栽种耐荫蔬菜。

棚架要牢固,以防大风吹倒或压倒。

佛手瓜分枝性强,每节都能萌发侧蔓,初期要注意理蔓,使蔓在架上均匀地分布,避免蔓重叠或纠缠在一起,影响通风透光。

佛手瓜的子蔓和孙蔓结瓜较早,主蔓应及时早摘心,子蔓亦要适当摘心,促使早生子蔓和孙蔓,提早结瓜,提高产量。

5、病虫害防治。

佛手瓜病虫害极少,一般不需要喷药防治。

6、采收。

佛手瓜授粉后发育很快,15~20天即可采食,一般在瓜重250克左右时采收上市,有利于提高质量和产量。

采收时不要损伤果皮,以免影响运输和贮藏。

留做种瓜用的,应选架下离地1.5m左右的主蔓结的长形瓜,当果皮黄色,表面光滑时即可采收,并在干燥处存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