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013—2014年度,巴基斯坦的财政赤字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对外贸易逆差情况改善,汇率趋于稳定,因而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巴的经济增长已经连年稳步回升。
但是,由于储蓄率和投资率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开发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债务负担重,政治制度不完善,国内不太安全等因素限制,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如果巴国内政治稳定及安全形势不恶化,世界经济形势也不再恶化,今后几年,巴的经济增长率年均可达5%左右。
关键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走势,分析巴基斯坦长期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目前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是连接东亚和中亚及西亚的必经之地,也是连接南亚和中亚及西亚的陆上必经通道,还是有的中亚国家出海的最近通道。
在中巴两国政府已经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巴基斯坦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近期巴的经济发展走势做出分析,并对巴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做出简要展望。
一、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在政府财政赤字方面。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巴基斯坦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便陷入恶化状态,主要表现是财政赤字率居高不下。
但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巴政府的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财政赤字率从1990—1991年度的8.8%,下降到2003—2004年度的2.4%。
①然而,进入2007—2008年度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此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影响,加上巴自身原因,巴经济增速放慢,政府税收目标没能完成,各种财政补贴却大量增加,结果财政赤字率大幅提高,连续几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07—2008年度为7.3%,2009—2010年度为6.2%,2010—2011年度为6.5%,2011—2012年度为6.8%,2012—2013年度进一步升至8.2%。
2013—2014年度,巴政府主要采取了增加税收收入,减少经常性支出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财政赤字率。
2013—2014年度,预计巴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明显增加,从上年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3%,提高到占14.0%。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经常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从16.3%降为15.2%,政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1.4%,降为20.4%。
因此,2013—2014年度前三季度(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巴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率由上年度同期的4.7%,下降为3.2%,预计2013—2014年度全年的财政赤字率为6.3%,比上一年度下降1.9个百分点,也低于2010—2011年度及2011—2012年度的水平。
②2014—2015年度,巴政府预算确定的财政赤字率目标为4.7%,第一季度(2014年7-9月)赤字3570亿卢比,占GDP的1.2%。
照此计算,一季度财政赤字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③2.在通货膨胀方面。
2008—2009年度后的4年,巴基斯坦的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
2008—2009年度,批发价格指数上涨18.9%,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17.0%;2009—2010年度,两种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3.8%和10.1%,2010—2011年度分别上涨21.2%和13.7%,2011—2012年度分别上涨10.4%和11.0%。
④不过,2013—2014年度以来情况已经出现好转。
2013—2014年度前3个季度,批发价格指数上涨率已经降到8.28%,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率降为8.7%。
⑤2013年8月—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涨率在7.4%-10.9%之间变动,2014年1月—8月在7.0%-9.2%之间起伏,2014年8月已经降低到7.0%的水平。
⑥3.在外贸逆差和经常账户平衡方面。
2007—2008年度,巴基斯坦的外贸逆差额高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经常账户赤字占8.2%。
但是,到2012—2013年度,外贸逆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为8.8%,经常账户赤字占1.1%,2013—2014年度又分别降为占5.7%和0.9%。
⑦虽然2014—2015年度开始的头两个月(2014年7、8月)商品贸易逆差及经常账户赤字有扩大,但全年度的情况估计不会比2012—2013年度差,有待观察。
4.在汇率稳定方面。
近些年来,巴基斯坦的货币卢比一直在不断贬值。
2006—2007年度60.63卢比可兑换1美元,2010—2011年度为85.50卢比兑换1美元,2012—2013年度为96.72卢比兑换1美元。
⑧2013年11月,107.51卢比才能兑换1美元。
此后,汇率基本稳定下来,并有所好转。
2014年3月至7月,不到100卢比就可以兑换1美元。
⑨2014年11月4日,汇率为102.86卢比兑换1美元。
⑩二、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回升2003年以后的几年,巴基斯坦的经济曾出现快速增长,2003—2004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2004—2005年度增长9.0%,2005—2006年度增长5.8%,2006—2007年度增长6.8%。
⑾但是,此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巴本身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巴的经济增长率严重下滑,2007—2008年度增长5.0%,2008—2009年度仅增长0.4%。
随后,巴的经济增长又稳步回升,2009—2010年度增长2.6%,2010—2011年度增长3.6%,2011—2012年度增长3.8%,2012—2013年度增长3.7%,2013—2014年度增长4.14%。
而且,虽然不断遭遇洪灾等自然灾害,巴的农业连年实现增长,2011—2012年度增长3.6%,2012—2013年度增长2.9%,2013—2014年度增长2.1%。
同期,服务业分别增长4.4%、4.9%和4.3%。
更为可喜的是,工业在连续两年呈现低增长后,恢复了中速增长,即2011—2012年度增长2.5%,2012—2013年度增长1.4%,2013—2014年度增长5.8%。
⑿在制造业中,2013—2014年度化肥生产增长21.64%,皮革生产增长12.96%,纸和纸板生产增长9.48%,橡胶产品生产增长9.48%,食品、饮料和烟草生产增长7.78%,焦炭和石油产品生产增长7.48%,化工产品生产增长6.71%,钢铁生产增长3.38%,但纺织业仅增长1.44%。
⒀巴政府预计2014—2015年度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1%,亚洲开发银行2014年9月将其对巴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自原先的3.9%上调至4.2%。
⒁尽管这样,巴目前的经济增长最多只能算中速增长。
近年来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稳步回升,主要是因为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巴政府采取多项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情况见上文)。
政府政策措施方面,对农业发展,巴政府增加优质农作物种子、化肥和农业贷款的供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在工业发展方面,巴政府努力稳定国内安全形势,改善商业环境,鼓励私人投资,促进小型企业发展,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能源危机。
巴海外工人的侨汇不断增加,也对巴缓解经常账户赤字,增强国民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增加储蓄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2005—2006年度,巴的侨汇收入为46亿美元,2009—2010年度猛升到89.1亿美元,2012—2013年度再上升到139.2亿美元。
⒂三、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不强尽管近期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呈现了上文分析的那些良好势头,但是,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不够强。
1.国内储蓄和投资能力弱。
独立以来,尽管巴基斯坦政府认识到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巴在扩大税收基础和增加国库收入,提高储蓄率,从而提高投资率方面,一直做得不太成功。
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总投资年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1%,本世纪头10年年均占17.9%;同期,国民储蓄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2%和15.9%。
令人失望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的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2004—2005年度后国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
2005—2006年度,国民储蓄率为15.2%,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33%;2013—2014年度,分别占12.94%和13.99%。
⒃巴基斯坦的投资能力在世界上相近国家中是较低的。
例如,2008年,全世界的资本形成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
其中,低收入国家占27%,下中等收入国家占37%,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40%,南亚占36%,巴基斯坦占22%。
同年,全世界储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占41%,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48%,南亚占35%,巴基斯坦占20%。
⒄储蓄是投资的基础,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之一。
当代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地表明,没有较高的储蓄和投资率,也就不可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巴基斯坦要使经济增长提速,必须进一步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
2.经济结构不合理,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还较高,工业比率却不够高,服务业过早居于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到2011—2012年度,巴基斯坦的农业总产值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45%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60%的农村人口依靠农业维持生计。
⒅因此,农业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可是,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农业部门的效益较低,不可能实现工业和服务业那样的持续高增长。
且巴基斯坦的农业受到水资源紧张,基础设施不足,生产技术较落后及一些不合理生产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生产起伏不定。
巴基斯坦农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
巴基斯坦建国以来,虽然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但直到目前为止,其工业水平还较低,工业门类不齐全,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不发达,高科技产业很少。
主要工业产业是纺织业、食品业,而石化产品业、钢铁业、冶金业、重型机械业、化工业、电子业等要么规模很小,要么几乎不存在。
2011—2012年度,纺织业和服装业占制造业的46%,在该行业就业的人员占制造业就业人员的38%。
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多数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开始时,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依次为一、三、二排列。
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时,排列顺序变为二、三、一,当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时,排列顺序变为三、二、一。
可是,巴基斯坦建国近67年来,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30个百分点,但按巴政府系列新的统计数据,工业比重最高时也只比建国初提高约13个百分点。
⒇服务业的比重,在农业和工业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就过早超过了工业和农业。
2013—2014年度,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工业占20.8%,服务业占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