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地基基坑验槽时应注意的问题及
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基坑内人工填土的主要表象填土的辨别方法,全面细致的对验槽中发现的地基问题及处理办法进行了阐述,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人从事岩土工程工作多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验槽异常问题局部处理
一、验槽概述
地基验槽是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勘察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因此,在验槽工作中通过钎探和人工观测等手段,可以核实地基土与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及时发现地基土局部存在的问题并妥善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地基的安全可靠性,为基础施工把好质量关,从而指导下一步施工。
拟建物的基槽主要是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以及平面坐标位置,在建筑场地内开挖成一定深度的坑槽。
基槽达到设计要求后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提出验槽申请。
验槽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方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一、验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基验槽首先核对基槽的平面坐标位置是否与勘察位置相符,建筑物有无移位现象,以防止楼位变化相应发生地层变化,给工程带来隐患。
2、核对建筑物平面尺寸、结构类型、楼高等与勘察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指标是否相符。
3、基底标高是否开挖至设计标高,是否与勘察报告建议使用地层相符。
4、槽底是否平整规范,有无土质扰动现象,有无土质异常,如:填土、软弱土、松土坑、沟、旧基础、墓穴、古井、管线等地下埋藏物。
5、检查钎探布点是否合理,钎探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分析钎探数据变化,从而确定土质变化对软硬不均匀的位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基槽开挖后,应尽快组织验槽工作,严禁长期晒槽和冰冻,以防土质干裂和砂化,以及地基土冻融扰动地基土。
7、检查外边缘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相邻建筑物的稳定是否有影响。
8、当采取人工降水措施时,检查降水井布置是否合理,及对周围已有建筑物是否产生的影响,距离较近降深较大时要采取止水措施。
9、地基验槽时应重点检查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基槽边坡是否稳定等。
二、地基验槽时要注意发现地基异常情况
1、首先应掌握勘察报告描述的地层情况,利用钎探成果资料分析土质是否均匀,如:土质异常软弱或异常坚硬等并确
定具体位置,通过现场查看确定问题所在,并妥善解决。
2、对于建筑物埋深较浅的基础,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等因素,可能存在人工填土或古井、墓穴等埋藏物。
要求验槽人员仔细观察,基槽内的人工填土一般比原状土松散,因含有机质颜色稍深,土质结构呈团块状,土质为粘性土和砂土混杂,没有层理或包含着人为杂物可易于辨认。
3、基槽内有时人工填土回填较均匀或埋藏时间长,特别是比较纯净的砂性素填土呈颗粒状堆积不含有夹杂物很难辨认,验槽人员此时应进行人工铲挖,如“某单位导弹维修中心,采用天然地基条形基础,埋深约1.5m左右,基底土质为粉土,土质干燥表层已经砂化少量扰动,地基土质与勘察报告相符,通过钎探分析较均匀无异常现象,对于这样砂性土地基应慎重对待,特别是表层已经砂化扰动,从表面很难判别有无填土,本人用铁锨仔细铲挖至新鲜土面,观察土质的结构、颜色和包含物,从中发现了问题,局部土质空隙较大与自然沉积的土质不同,颜色稍深,判定可能是人工填土,继续向宽度和深度开挖,结果发现此处原为冬季储藏大白菜的菜窖,基底下深度约2.0m,度约1.5m,长度纵向贯穿整个建筑,最后查清这样的菜窖共3个平行排列,菜窖内土质不均匀还有腐烂的白菜的等杂物,通过开挖清理后,分层回填现场的素土,建筑物已经建成多年正常使用,避免了一次事故隐患。
三、地基基槽中特殊问题的处理及要求
1、对于人工填土问题,首先考虑换填法,但深度不宜大于3.0m,当回填面积较大埋藏较深且地下水较高时,不宜采用换填法。
可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地基土质条件合理采用短桩或复合地基等方法进行处理。
2、当存在地基局部较弱或存在坑、沟、古井等情况时,在进行地基处理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基础和结构措施,以免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
3、基槽内发现的地下旧基础、管道等埋藏物应全部清除干净使坑底及周边均见天然土层为止,以免松散土对地基产生不利因素,清除后回填相应材料压实。
4、对于基坑大面积回填土时,要按设计要求达到相应的压实系数,对回填的土质做室内击实试验求出土质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确定施工控制密度值,现场回填施工应保证每100m2 做一次环刀试验,并分层采取式样试验,以控制施工土的密度。
5、采用灰土回填时,采用的土料应为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含有杂质和腐殖土,土料应过筛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石灰应使用Ⅲ级以上的新鲜块灰,使用前1-2天消解过筛粒径不大于5mm,且不能夹杂未熟化生石灰块粒和其他杂质。
6、当回填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下等承重位置接缝,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cm。
7、当基坑土质较软,湿度较大时,回填土底部可铺填200mm-300mm的细中砂以保证上部回填土的夯实密度,且基槽土质不被扰动。
结束语:地基验槽是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些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我们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交给人们满意的合格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