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探测技术
(2)6Li(n,α)反应,放出能量大,易区分信号和本底。但 是缺少气体化合物,并且天然6Li丰度低,浓缩后价格贵。 (3)3He(n,p)反应,优点是反应截面大,缺点是放出能量 低,不易除本底。并且3He含量低,制备困难。
核反冲法
入射能量为E的中子和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时,中子 的运动方向改变,能量也有所减少。中子减少的能量传递 给原子核,使原子核以一定速度运动。这个原子核就称为 “反冲核”,反冲核具有一定电荷,可以作为带电粒子来 记录。记录了反冲核,就是探测到中子。它是探测快中子的 主要方法。 由动量.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反冲核的质量愈小, 获得的能量就愈大。所以,在反冲法中通常都选用氢核做 辐射体。这时,反冲核就是质子,有时就称反冲质子法。
中子具有波动性,当它的波长与物质原子之间的距离数
量级相同时就会发生衍射,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中子晶体衍
射仪,既可用来研究中子能量分布,也可分解出单色中子。
第四节 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源强度的测 量
研究一束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我们主要关心的是
每秒钟射到物体上的中子数。当距离较远时,中子束可近似
看成平行束。令中子束里单位体积内的中子数为n,称为中 子密度。如果中子的速度为v(cm/s),则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 中子束方向单位面积上将有nv个中子通过。中子密度n和速 度的乘积nv,称为中子通量密度,用符号ϕ表示。
它放出的β或γ放射性,根据衰变纲图可算出此材料中形成的
放射性核的活度,从而求得中子通量密度。优点是测量容易、 体积小、无本底、灵敏度变化范围大、可以测量不同材料等, 缺点是不能连续指示通量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锰浴法测量中子源强度
所谓“锰浴法”是将待测中子源放置在体积很大的含锰
元素的水溶液中,中子在水中充分慢化后被溶液中的55Mn俘 获,变成放射性核素56Mn,通过测量56Mn的放射性核素,就 可得出中子源强度,这一方法专门用来标定各种携带式中子 源强度。
通量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1)标准截面方法:中子与原子核反应可能产生带电
粒子,只要精确知道核反应截面,通过对带电粒子强度的测 量就可以定出中子通量密度。 (2)伴随事件方法:分为伴随粒子法和伴随放射性法, 通过测量反应中放出的粒子的通量密度或者γ射线的强度就
可以得到中子的通量密度。
(3)长计数器测量方法:长计数器的效率与中子能量关 系不大,测量效率比其他方法高。
氢反冲法:是测量中子能谱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测量 快中子通量密度的主要方法。因为H(n,n)H反应截面研究得比 较透彻可以以它作为标准截面,通过测量反冲质子数定出中 子通量。包括闪烁望远镜方法、半导体望远镜和平面膜半导 体探测器以及含氢气体正比管等。 中子活化法:将材料接受中子照射一段时间,之后测量
中子探测技术
目录
• • • • 中子探测的基本原理 常用的中子探测器 中子能谱的测量 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源强度的测量
第一节 中子探测的基本原理
中子探测是靠中子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完成的。由于中
子本身不带电,与物质的电子不发生相互作用,不能引起电
离,只能依靠中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能引起电离反应的 次级粒子来进行记录。 中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包括产生带电粒子的核反应、核 反冲、核裂变、活化等,通过这些原理对中子进行探测。
的能谱测量有4种方法:氢反冲法、核反应法、飞行时间法
和阈探测器法。热中子能谱测量主要是飞行时间法和晶体衍 射法。
氢反冲法
氢反冲法是利用中子和含氢物质中的氢原子发生碰撞,
反冲出来的氢核能量与入射中子存在以下关系:
Ep = Ecos2ϕ
测量了反冲质子能量,就能推算出中子能量。
(1)用可以产生核裂变。裂变法就是通过记 录重核裂变碎片来探测中子的方法。对于热中子、慢中子, 一般选235U、239Pu、233U做裂变材料。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很 大(大约200 MeV),入射中子能量远小于这个数值。所以 本法不能用来测定中子能量,只能测定中子通量。 由于Q值很大,所以γ本底的影响很小,故可以在强γ 本底下测量中子。中子能量大于某个值(阈值)时,才能 产生裂变。核素不同,则阈值也不同。因此,可以用一系 列阈值不同的核素来判定中子的能量范围。
分类
一、气体探测器:
(1)三氟化硼正比计数管
(2)硼电离室和裂变室 二、闪烁探测器 (1)硫化锌快中子屏 (2)硫化锌慢中子屏 (3)锂玻璃闪烁体 (4)有机闪烁体
三、半导体探测器
四、其它中子探测器 (1)“自给能”探测器
(2)固体径迹探测器
第三节 中子能谱的测量
对于热中子和快中子,能谱测量方法差异很大。快中子
活化法
中子和原子核作用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复合核, 通过发射一个或几个光子迅速跃回基态,用(n,γ)表示。 比如使用115In作为激活材料,受中子照射后发生如下 反应:
第二节 常用的中子探测器
中子探测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1)由中子和核的某种相互作用产生带电粒子;
(2)用某种探测器记录带电粒子。
核反应法
中子本身不带电,它和物质中原子核之间没有库仑斥
力.因此比较容易进入原子核,发生核反应。选择某种能
产生带电粒子的核反应,记录带电粒子引起的电离现象就 可探测中子。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测慢中子的强度,在个别情况下, 也可用以测量快中子能谱。
目前应用得最多的以下三种核反应:
(1)10B(n,α)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B易获得,气 态选用BF3,固态选用B2O3、B4C。天然硼中10B含量约为 19.8%,探测器中多用浓缩硼(10B浓度96%以上)。
完!
中子的基本性质
1.不带电 静止质量mn=1.67495×10-24 g 2.中子分类(按能量区分) (1)慢中子: 能量为<1 keV; (2)中能中子: 能量为1—100 keV; (3)快中子: 能量为0.1—20 MeV。 热中子:En=0.0253 eV (与周围分子处于热平衡) 冷中子:En<0.0253 eV
一种小型球形电离室,体积较小,可用在反应堆中测量能谱。
飞行时间法
如果知道中子的速度v,由E=1/2mv2,就可以得到中子
能量E。当中子能量在30 MeV以下时,不必引入相对论修正,
而中子的速度可以从中子通过一段固定距离l所需的时间t测 量得出。因此只需测出中子的飞行时间就可以得出中子的能 量。
晶体衍射法
6Li和3He谱仪
利用中子和6Li或3He发生核反应,记录反应产物的能量
从而计算出中子能量。
6LiI(Eu)闪烁体和6LiF夹心式半导体探测器使用较多,
闪烁谱仪分辨较差只能测量MeV能区的中子,而半导体探测 器可以测量较高通量的中子,并且分辨率较好。
3He气体探测器早期使用圆柱形正比计数管,目前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