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1ABC、企业D2ABCD3ABCD4ABCD5、)。
AB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D、统计年表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D、修养所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D10ABCD11ABCDE12ABCDE13ABCDE、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等14、企业劳动争议统计的原则有()。
A、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的争议B、劳动争议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纠纷C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有关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的纠纷D、劳动争议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纠纷E、劳动争议是必须提出申诉的15、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劳动经济的活动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原始记录的名称和编号B、活动内容的记载C、计量单位D、填写时间E、填表人及责任人签章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6、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质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3.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4.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5.劳动定额统计;6.劳动报酬统计;7.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8.企业人力费用统计;9.劳动关系同济;10.企业社会保险统计。
17、试述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劳动定额的方法。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按工作性质的不同,将计算劳动定额的形式分为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看管定额。
工时定额:是指生产单件合格产品的劳动时间消耗量规定的标准产量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数量的标准看管定额:指规定作业者在劳动时间内看125%,3000度。
标准答案:(1)企业日历工时=30*8*3000=720000(时)休假工时=8*8*3000=192000(时)制度工时=(30-8)*8*3000=528000(时)缺勤工时=3500*8+4000=32000(时)出勤工时=528000-32000=496000(时)停工工时=1000*8+2600=10600(时)非生产工时=1500*8+1900=13900(时)制度内实际工时=720000-192000-32000-10600+800-13900=472300(时)全部实际工时=472300+9000*8+6000=550300(时)(2)出勤率=496000/528000*100%=93.94%出勤时间利用率=472300/496000*100%=95.22%加班加点比重=(9000*8+6000)/550300*100%=14.17%加班强度=(9000*8+6000)/472300=16.51%注意:计算这类题目时,应区分清工时和工日,若题目要求用工时的,而给出的是工日,则应将日*8。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答案18、标准答案:(1)报告期劳动生产率=9000/1500=6吨/人基期劳动生产率=4000/1000=4吨/人(2)报告期比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增加125%(9000-4000)/4000*100%=125%报告期比基期的职工人数增加50%(1500-1000)/1000*100%=50%a、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6-4)*1500=3000 这说明劳动生产率增加125%,使产量增加了3000吨b、职工人数变动对部产量的影响劳动力数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报告期比基期的生产率提高125%,则人数需要2250人[(100%+125%)*1000=2250 ],而实际上只用了1500人,企业节约了劳动力750人(2250-1500)。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第九章第一节五、【综合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9、标准答案:(1)企业日历工时=30*8*3000=720000(时)休假工时=8*8*3000=192000(时)制度工时=(30-8)*8*3000=528000(时)缺勤工时=3500*8+4000=32000(时)(2*8。
注意:1.2.3.4.1AB、劳动定额统计C、生活日分配统计?D、产品成本统计2、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A、事业单位B、企业C、全民所有制企业D、政府机构?3、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总量统计范围的是()?。
A、编制外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经单位批准自费脱产学习的人员?、编制内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未出勤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关系可表示为()。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考核企业劳动者应该工作的时间总量指标是()。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日历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社会保险D、社会福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市场竞争在实质上表现为()。
A、产品价格的竞争B、人才素质的竞争C、人才水平的竞争D、人才的竞争E、产品质量的竞争?12、下列?属于劳动过程因素的包括()。
A、工艺流程B、劳动组织制度C、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D、化学因素E、作业安排和劳动强度?13、下列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B、业余短训班??C、师傅带学徒D、岗位练兵E、社会成人大中专班?14A1516答:1= 2A空B率=3/已安/-4)劳动保护防护设施达标分析。
达标率=符合标准的检查点数/实际检查点数综合*100%5)个人方法用品的发放与使用分析。
A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状况指标,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防护用品实际发放品种数/防护用品应该发放品种数*100%,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防护用品实际发放人数/防护用品规定发放人数*100%;B个人劳动方法用品实际使用情况指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实际使用防护用品人数/领取防护用品人数*100%17、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
??答: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研究企业工作时间的利用,须建立基本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1)出勤率,出勤率是在制度工作时间内,企业人员实际出勤到岗时间所占的比重,是表明劳动者在应出勤时间内,实际出勤上班的程度的基本指标。
出勤率=计算期出勤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2)出勤时间利用率。
出勤时间利用率是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与出勤时间的比例,它表明企业劳动者出勤后,真正用在生产作业上的程度。
出勤时间利用率=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出勤工日*100%3)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制度工作时间是最大的应该利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是分析企业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720,从(2)?标准答案:1)制度工作工时=(日历工日-公假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每天实有人数=(31-8)*8*900=165600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缺勤工时-非生产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165600-800*8-2000-300*8-680-400*8-700+320*8=165600-6400-2000-2400-680-3200-700+2560=152 780工时全部之际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152780+500*8+800=157580工时《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研究企业工作时间的利用,须建立基本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1分)1)出勤率,出勤率是在制度工作时间内,企业人员实际出勤到岗时间所占的比重,是表明劳动者在应出勤时间内,实际出勤上班的程度的基本指标。
出勤率=计算期出勤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1分)2)出勤时间利用率。
出勤时间利用率是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与出勤时间的比例,它表明企业劳动者出勤后,真正用在生产作业上的程度。
出勤时间利用率=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出勤工日*100%(1分)3)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制度工作时间是最大的应该利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是分析企业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1分)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第六章第二节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8、标准答案:全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4800-4000)/4000=20.00%(1分)基期劳动生产率=基期产值/基期全部职工人数=5180/4000=1.30万元/人(1分)报告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值/报告期全部职工人数=6980/4800=1.45万元/人(1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1.45-1.3)/1.3=11.54%(1分)2720,从动力(3191)工时(2小时数-780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