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草莓生产操作规程
1 品种
选用适合于本地种植的非转基因、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
2 基地规划
草莓基地周围保留原有植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根据草莓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达到保护和增进了草莓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草莓基地生态平衡的目的。
草莓基地生态建设
2.1对草莓基地周边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2.2 草莓基地内的杂草进行人工拔出,处理后作为绿肥。
2.3 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2.4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3 土壤管理和施肥
3.1 土壤管理
3.1.1 草莓基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
3.1.2 可采用稻草、未结籽的杂草覆盖等措施提高草莓基地的保土蓄水能力。
3.1.3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草莓基地实施节水灌溉计划,灌溉用水应符GB5084的要求。
3.2 施肥
3.2.1 肥料种类
草莓基地主要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利用未结籽的杂草作为绿肥,同样进行充分腐熟后使用,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城市垃圾做基肥。
3.2.2 施肥方法
草莓是喜肥作物,不同育苗期需肥量不同,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草莓生产的技术要求,增施有机肥料,同时增加喷施叶面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 kg。
4 栽培管理
4.1定植
10月中下旬定植,计划好每棚、每半个或整个工作日种植多少苗,定植时及时浇水,避免被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
定植时注意: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水分充足。
株距15cm左右,行距20cm,定植要整齐,注意阳光充足而且不能缺水。
4.2生长期
缓苗之后要劈掉老叶、病叶、残叶(顺叶子的生长方向,要摘除彻底不留根);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下,其他时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开花前将蜜蜂蜂箱放入大棚,每棚一箱。
及时摘除采完果的花序、老病叶、匍匐茎及非商品果,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草莓基地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园区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草莓基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5.2主要病虫害
褐色轮斑病、“V”型褐斑病、蛇眼病、白粉病、灰霉病、白粉虱、蚜虫、地老虎、蜗牛5.3 农业防治
5.3.1土壤消毒采用太阳热消毒的方式。
具体的操作方法:将基肥中的农家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地膜或旧棚膜。
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建议棚室土壤消毒在覆盖地膜或旧棚膜的同时扣棚膜,密封棚室。
土壤太阳热消毒在7、8月份进行,时间至少为40天。
5.3.2 在草莓基地种植一些苜蓿类植物,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
5.4 物理防治
5.4.1 采用人工捕杀,有工人定期巡视,发现害虫后及时清除;采用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5.4.2 诱杀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
在100 cm×20 cm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每667 m2挂30块~40块,挂在行间。
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糖醋液诱杀甘蓝夜蛾、地老虎等。
5.4.3为保证有机生产质量要求,只采取地膜覆盖和人工除草两种办法防除杂草。
5.5 生物防治
5.5.1 首先充分保护和利用当地草莓基地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
5.5.2 草莓基地在发生大规模虫害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除虫菊素。
6 采收
6.1 果实采收标准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6.2 采收前准备
果实采收前要做好采收、包装准备。
采收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海绵或其他软的衬垫物。
6.3 采收时间
根据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
采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或傍晚转凉后进行。
6.4 采收操作技术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篓筐内,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
采下的水果及时送往市场或储存室。
采摘的水果统一设置标签,注明品种、产地、采摘时间。
7 包装
选用PVC材料做成草莓包装盒,作为内包装盒,可以配合纸箱或者透明草莓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