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光缆标准规范

标准光缆标准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适用于长途、市内通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和传输设备安装工程。

本规定也可供其它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安装工程参考。

第1.0.2条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应按设计文件办理。

第1.0.3条各种光缆线路工程和传输设备安装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本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中不准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第1.0.4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加强工地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

第1.0.5条本规定光缆线路工程部分的内容以结合光缆施工的特点为主,一般的线路常规工序,可按部颁相关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执行。

第1.0.6条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定的要求。

第1.0.7条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部颁的各种法规,在施工安全方面应贯彻执行电信线路、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

第1.0.8条本规定的解释权与修改权属邮电部。

1、光缆线路工程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作重点检查。

对光缆、连接器(活接头)等还应进行光学特性、电特性的测试。

第2.1.2条工程所用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第2.1.3条对不符合要求的光缆、器材不得使用。

属一般缺陷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2.1.4条经过检验的光缆、器材,应做好记录。

第2.1.5条光缆、连接器等光学特性、电特性测试的一般规则:1、测试方法应按CCITT建议的规定。

2、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

第二节光缆单盘检验第2.2.1条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第2.2.2条光缆的外观检查,应首先检查缆盘包装是否损坏,然后开盘检查光缆外皮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是否良好。

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做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做重点检验。

第2.2.3条填充弄光缆应检查填充是否饱满,填充物在高低温下做醒目标注。

光缆端别鉴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面对光缆截面,由领示色光纤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时为A端,反之为B端(领示色规定见产品说明书);铜导线组端别与光纤端别的识别规定一致。

第2.2.5条检查光缆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达室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合同或设计要求。

第2.2.6条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

第2.2.7条光缆中用于业务通信及远供的铜导线中特性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通信电缆铜导线电性能的规定。

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出厂标准。

第2.2.8条单盘光缆检验完毕,应恢复光缆端头密封包装及光缆盘包装。

第三节其他器材的检验第2.3.1条光纤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换性。

带尾纤的连接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尾纤(单芯光纤软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皮无损伤;2、尾纤各项参数应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文件要求;3、连接损耗应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第2.3.2条光缆接头护套(盒、箱)及其附件的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3.3条各种粘接材料、粘接剂、堵塞剂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第2.3.4条加感线圈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感量误差不大于±2%;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5000兆欧;近端串音衰减应大于78分贝。

补偿电容耐压应与业务铜线对的耐压要求一致。

第2.3.5条管道光缆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盘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子管的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一个管孔中布放2根以上子管时,其子管等效总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85%。

第2.3.6条无人中继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机箱气闭性能良好;3、部件、零件完整无损,内部无断线、混线和碰地现象;4、各项性能符合出厂标准。

第三章光缆路由的复测第一节复测的任务第3.1.1条光缆路由的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

复测的任务应包括:1、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以及接头的具体位置;2、核对施工图纸;3、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4、复测路由地面距离;5、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二节光缆路由的复测第3. 2. 1条按照施工图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及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

如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建设单位同意确定;属于较大范围的变动,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做实地勘查,作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原批准单位批准。

第3.2.2条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丈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在内的敷设总长度,应按式3.2.2—1计算。

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表3.2.2—1L总=L直+L管+L架+L水(米)······3·2·2-1式中L总:中继段光缆敷设总长度(米);L直:中继段内直埋光缆长度(米);L直:中继段内直埋光缆长度(米);L直= L直丈+ L 直预(米)······3·2·2-2其中L直丈:地面丈量长度(米);L直预:直埋敷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管:中继段内管道光缆长度(米);L管= L管丈+ L管预(米)·····3·2·2-3其中L管丈:管道丈量长度(米);L管预:管道敷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架= L架丈+ L 架预(米)······3·2·2-4其中L架丈:杆路丈量长度(米);L架预:架空架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水:中继段内水底光缆长度(米);L水=(L1+ L2+ L3+ L4+ L5+ L6)X (1+a)····3·2·2-5其中L1:水底光缆两终端间的直线丈量长度(米);L2:终端固定、过堤、“S”形敷设、岸滩接头等项增加的长度(米);L3:两终端间各种预留增加的长度(米);L4:布放平面弧度增加的长度(米);L5:水中立面弧度增加的长度,应根据河床和光缆布放的断面计算确定(米);L6:施工余量(米);a:自然弯曲增长率。

以上各式中预留长度见表3·2·2。

水底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表3·2·2-2注:L—布放平面弧度的弦长(米);F—弧线的顶点至弦的垂直高度(米);F/L高弦比。

第3.2.3条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建筑特等最小距离要求应符合3.2.3—1、表3.2.3—2和表3.2.3—3的规定。

第3.2.4条路由复测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下列资料:1、提供经复测核实的施工图(包括具体的敷设路由、各接续段的长度);2、提供障碍物位置及机械敷设时安装导轮等装置的位置;3、提供光缆接头点地形、交通等条件的资料。

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最小平行净距表表3.2.3—1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净距表表3.2.3—2直埋光缆与其它建筑间最小净距(米)表3.2.3—3注: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米。

第四章光缆配盘第4.0.1条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第4.0.2条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第4.0.3条靠设备侧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1公里。

第4.0.4条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

第4.0.5条不同敷设方式及不同的环境温度,应根据设计规定选用相适应的光缆。

第4.0.6条光缆配盘后接头点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埋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地点,应避开水塘、河流、沟渠及道路等。

2、管道光缆接头应避开交通要道口。

3、架空光缆接头应落在杆上或杆旁1米左右。

第4.0.7条业务铜墙铁壁线采用加感时,其加感节距平均偏差应小于2%,个别加感节距不大于5%。

第4.0.8条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格式见附录三表1。

同时应接配盘图在选用的光缆盘上标明该盘光缆所在的中继段段别及配盘编号。

第4.0.9条光缆端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长途光缆线路应以局(站)所处地理位置规定:北(东)为A端,南(西)为B端;2、市话光缆线路,在采用汇接中继方式的城市,以汇接局为A端,分局为B端。

两个汇接局之间以局号小的局所为A端,局号大的局所为B端。

没有汇接局的城市,以容量较大的中心局(起领导地位的局)为A端,对方局为B端;3、分歧光缆的端别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

第五章光缆敷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第5.1.2条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第5.1.3条光缆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以现场制作。

直埋或水底铠装光缆,可作网套或牵引端头。

第5.1.4条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

第5.1.5条布入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

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第5.1.6条光缆布放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第5.1.7条机械牵引用的牵引机应符合下列要求:1、牵引速度调节范围应在0~20米/分,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节速;2、牵引张力可以调节,具有自动停机性能,即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并停止牵引;第5.1.8条布放光缆,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

牵此过程中应有良好联络手段。

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第5.1.9条光缆布放完毕,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

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第二节管道光缆第5.2.1条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下列准备:1、按设计核对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2、在同路由上选用的孔位不宜改变,如变动或拐弯时,应满足光缆弯曲半径的要求;3、所用管孔必须清刷干净。

第5.2.2条人工布放光缆时每个人孔应有人值守;机械布放光缆时拐弯人孔应有人值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