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杨善洲影片心得体会2篇
9月17日,我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
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
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
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
观看影片后,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从老书记杨善洲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党性修养,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为群众办事。
真正做到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是一个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作为新时期的包村干部,我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
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再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发扬爱岗敬业。
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一切的精神。
观影活动后,我对杨善洲的事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触动,通过学习我有如下的认识:
一、认识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并且能带领群众去奋斗,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二、通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包村干部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从事市容园林工作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
热爱市容园林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
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
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抵制腐败现象。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作为一名包村干部,要将所学的杨善洲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以我委干部职工的利益为重。
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为所包社区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
他为了给当地百姓讲解如何保护稻苗,亲自用手示范掏大粪护苗。
他下乡体察民情,却遣走随行的
司机,自己一个人在三天时间内踏遍多少多少山路,走访多少农户,只为更加亲近百姓,得到第一手资料,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
他身患重病,卧病在床,组织上问他有何心愿未了,他的要求却是为当地百姓修建一座澡堂。
他
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结合我所包沿河社区目前的工作,我会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咬定目标,强势推进,开拓沿河社区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是推进创先争优,搞好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最基层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我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加大排查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去发动,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扎实排查社会矛盾,加大调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坚持长效机制,搞好环卫整治工作。
进一步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坚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4次,做到全村内净化、绿化、亮化、确保环境整洁干净。
四是加强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开展多样化服务项目,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社会养老、敬老服务活动,做好失地农民的劳动保障、再就业工作。
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
加大医疗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参保人员范围。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观看《杨善洲》电影心得体会
7月28日,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杨善洲》这场电影,电影是要反映的是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我认真观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我感受至深。
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老地委书记的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使我肃然起敬。
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时可谓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
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
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一定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
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
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教育引导好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我心中的杨善洲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
他带领人员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
杨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
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
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
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
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
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
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元。
他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给国家。
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可想而知,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才能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