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FOTO
茶馆
172
数码摄影
CHIP FOTO-VIDEO DIGITAL
2009.4
博主
杨霞
1964年生,1982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
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
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理学副教授,北京协
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
任,心理医生。
http://Blog.voc.com.cn/yangxia
摄影与心理治疗
前
编者按:摄影道路上,我们都在乐此不疲,但紧张的人生旅程中,我们
通过摄影获得了什么,又失掉了什么?所得与所失,你的心是否平衡了?
这里,我们请到了著名心理学家杨霞老师,通过她对摄影在心理学中应
用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一度曾被忽略了的——摄影对心理调节的
意义所在
!
不久,我偶然遇
见了一位阔别
20
多年的大学校友,他学
地理,赴美多年,现在
已经是城市地理方面的
专家。原以为我们所研
究的领域相距甚远,没
什么共同话题,没想到,
他提到一位美国的地理
教授的新概念“具有心
理治疗意义的景观”,
却对我触动很大。无独
有偶,最近又遇到一位
从美国进修回来的医
生,他说一位美国医学
专家也提出“图片的治
疗力量”一概念。这些
新概念都指出了:独特
的自然景观对人们心理
健康是有调整作用的,
当人在自然环境中观察
景物时,景物色彩、形
状及光感之美,能使观
赏者产生美好、积极、
有生命力的情愫,进而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这也提醒了我们摄影人,我们要保持心灵的回归:摄影,是开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另一扇窗户。摄影的神奇心理调整功效作为心理医生,过去我们主要使用“话疗”,谈话、分析、激辩、讲道理等占很大一部分,但是,这对改变来访者的顽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很多时候只能是暂时起作用。6年前,我尝试着带了一组我的来访者去江西婺源游玩摄影,那时候婺源还没有旅游开发,条件艰苦,但景色优美恬静。去的时候我们团队成员中有失恋的、有失眠的、有抑郁的、有洁癖的、有紧张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到无法正常上班工作了。但回来后所有人都感觉非常好,大家都能轻松愉快地上班了,而且还有两位原本陌生的人成了恋人。有位多次前来咨询的重度焦虑症来访者说,出去摄影游玩最有效,一下子就好了。于是,我们便又陆续组织了多次这样的活动,并且建议来访者学习欣赏图片和掌握摄影技术。摄影教你发现美、创造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经常做些适当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摄影人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建议多进行一些针对优美画面的拍摄。因为心理的问题往往缘自消极情绪和消极态度,这时我们更
多地会关注事物阴暗、不美的一面,先预
期不好的后果,产生挑剔、不满、偏激、
忧郁的情绪。追求唯美摄影正好相反,可
以让你去关注事物最美好的一面,学习提
高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美,在这个过程中,
真正做到了悦目赏心。经常关注美、发现
美的人情绪自然就很好,情绪好了,态度
也积极了,做事情也就有了动力。
人在生活、工作中很怕失去激情。繁重、
乏味的工作,复杂累人的人际关系都是消
耗激情的杀手。而创造力、成就感、丰富
多样性是你精神上积极能量的来源。运动
是很好的减压手段,可是很难有创造力和
成就感,摄影则是一个集运动和创作于一
体的爱好。
在美国的医学院,要给学生们上文学课、
美学课、摄影课等,就是避免他们钻进血管
里、细胞里出不来,思路狭窄机械,缺乏创
造力。艺术追求“美”,比“真”有更宽广
2008
年摄于挪威峡湾。
2008
年摄于尼泊尔博卡拉。
173
CHIP FOTO-VIDEO DIGITAL
数码摄影
2009.4
三言二拍
的领域。我们大多数人很难成为画家、
演员那样的艺术家,但是我们可以很
容易地通过摄影来进行艺术创作,进
入美的境界,使我们的胸怀、修养、
眼界更上一个层次,最终来调整我们
的行为,促进我们的工作。
摄影愉悦你的心灵
在创作过程中,你可能需要跋
山涉水,需要起早贪黑,但这却会
让你精神饱满;当你在面对美景按
下快门的刹那,你会兴奋得发抖;
当你捕捉到了特别的瞬间,你会为自己的
创造力而狂喜;在电脑上后期处理照片时,
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心理享受;把作品与人
分享,你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摄影之后的
很长时间人都是快乐放松的;对下一次拍
摄也同样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是我们平
淡日常生活的快乐调节剂。期待-发现-创
作-成就-快乐,摄影令你的生活进入了良
性循环。
摄影教你享受简单
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内心有太多
的思虑、欲求。有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因
为问题有多复杂,而是因为当事人钻进了牛角尖,自己走不出来。经济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选择越多越烦恼”。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的越多越好,其实,心理学的规律是:对物质拥有的越多,生活条件越富足,人对幸福的感受却越少。而唯美的摄影艺术,需要你使用减法,需要画面简洁,主体明确,这样的图片效果才越好。所以,摄影多是选择简单。如果你接受了摄影的减法原则,相信你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也将发生质的改变。摄影帮你探寻生命的意义与责任风光摄影能促使人发现美,而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能使你通过摄影手段改变环境和别人的命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责任。曾有一个农村女教师用相机拍摄了学生们的破烂不堪的鞋子,发到了网上,结果两年来,有7千多个包裹带着爱心飞到了这个农村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得到大大改善。摄影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拍回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的心,使灾区得到了更多的救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如果人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责任,就永远都不会抑郁、焦虑、空虚和堕落” 。探索生命的
意义有三个途径:1、做事情或创造;2、
感受美;3、经历苦难。摄影行为可以说
能占全,因为要拍摄到最美的景色,需
要经历艰苦的条件和痛苦的过程,要去
创作和感受美。
以色列有句谚语:“工作时象蚂蚁,休
息时象蝴蝶。”当大家业余时间拿起相机时,
别忘了摄影所能给我们带来的:采集美、
体验快乐、寻找责任、发现意义,感受心
灵成长的愉悦。
按照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美学的真正主
题是整个世界,是整个感性生活,而不是艺术。
艺术只是引导人去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绝
非美学活动的目的,因为人的感性生活最终
要落实为“乐山乐水”诸如此类的天人关系中。
——赵汀阳 《谈 “改变‘观看’的方式”》
摄影有角度、有方法、有规律、有境界、
有标准……,也有气质。气质这个东西,你
不说,它无言,但是记不记得、喜不喜欢、
出不出众、有时候还就是它来决定。
——李楠
看到今年荷赛获奖的陈庆港和傅拥军的作
品,我觉得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自己的
方式,持之以恒,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中国气质。
——冯国伟
众多的本届荷赛中国获奖作品在其他比赛
中再次获奖,这个现象值得警惕,值得思考!
任何一个比赛和任何一个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发现,要独创,要给世
界增添一个新的美好,而不是陈陈相因,相
互克隆。
——巩志明
静止的影像与流动的思维才真正构成了影
像的意义。作为拍摄者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
把自己的述说表达在影像中,而观看者则见
仁见智。
——谢人德
就摄影而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有一点先
天不足,那就是太容易上手了。你可以没有
学过任何摄影理论知识,也可能从没学过任
何摄影技术,但第一次拿起相机,第一次按
下快门,就可以拍摄一张曝光正常、色彩美
丽的片子。所以人们就急功近利,不想花更
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摄影艺术的理论;所
以在摄影人当中重拍摄、忽视理论研究已成
为一种通病。
——李伟光
我希望摄影师能有一种坚持,不要今天这
个卖得好就拍这个,那个卖得好就拍那个,
而必须坚持自己,要有自己的主见。
——陈小波
国内的美术馆除了广东美术馆外,对摄影
的关注和收藏大大缺乏。而我以为,少了摄影
,
一个美术馆就像一个人少了肺或者腰子什么
的,不健全。
——陈丹青
2008
年摄于尼泊尔博卡拉。
2009
年摄于福建霞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