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技术说明东南大学南京朝科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桥面沥青铺装设计要求 (1)2.钢桥面铺装及材料 (1)2.1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 (1)2.2钢桥面防排水设计 (2)2.3铺装材料、混合料组成及性能要求 (2)2.3.1环氧富锌底漆 (2)2.3.2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 (3)2.3.3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3)3.钢桥面铺装施工实施要求 (7)3.1抛丸除锈 (7)3.2环氧富锌桥面油漆涂装检测指标 (8)3.3多组分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 (8)3.4多组分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与施工质量的控制 (8)3.4.1施工工艺流程 (9)3.4.2混合料设计 (9)3.4.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0)3.4.4质量检测 (12)4.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12)1.桥面沥青铺装设计要求(1)沥青铺装层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沥青铺装在夏季高温条件和车辆荷载综合作用下,容易产生车辙病害,因此,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是沥青铺装的一般要求。
(2)沥青铺装层要求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开裂性能交通荷载作用下,桥面铺装层要随同钢板变形而产生反复的挠曲变形,特别是在钢板U 形加劲肋顶部对应的铺装表面将产生反复弯曲应力(应变)而开裂。
因此,铺装设计要重点考虑沥青铺装层的抗疲劳开裂性能。
(3)沥青铺装层与钢板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层间结合能力交通荷载作用下,桥面铺装层与钢板要同步变形;气候环境作用下,沥青铺装结构层以及钢板要产生不同的温缩变形,这使得各结构层(包括钢板)之间产生较大的弯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并导致层间脱离,引起铺装层破坏。
因此,要求沥青铺装层与钢板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层间结合力。
(4)沥青铺装层对桥面板等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桥位所在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水分易导致钢板锈蚀,降低铺装结构层的耐久性和桥梁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铺装设计中,还要重点考虑铺装结构体系对钢板的保护作用和防腐作用。
(5)沥青铺装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桥位所在区域常年雨量充沛,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桥面湿滑,面层抗滑性能降低,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钢桥面铺装设计应考虑其良好的抗滑性能,以确保交通安全。
(6)沥青铺装具有可靠的施工性和质量控制技术施工质量对于沥青铺装的使用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低劣的施工质量会让最合理的铺装方案出现严重的早期病害。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除了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外,还包括沥青铺装的施工性能及其质量控制,钢桥面沥青铺装要求铺装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易于达到设计要求,铺装质量易于进行控制。
2.钢桥面铺装及材料多组分环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粘结和结合材料,其发生固化反应后形成了典型的热固性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材料的热塑性,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由于环氧沥青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该材料日益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及青睐。
多组分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突出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以及优异的开疲劳性能和耐久性能,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作桥面铺装、高等级路面及其他有特殊要求地面铺装的首选材料。
多组分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材料无论是在粘结能力、变形能力,还是在热稳定性方面,较传统的热熔型防水粘结材料、溶剂型防水粘结材料,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工程中使用效果最好。
2.1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钢桥面铺装层分多层设计,铺装结构见2.1.1。
桥面铺装设计总厚度80mm,结构组成为:钢板喷砂除锈+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40mm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环氧沥青粘结层+40mm高弹改性沥青SMA10上面层。
1)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具有超强的粘结性能,优异的抗施工损伤性能,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2)环氧沥青混凝土用于桥面铺装,不仅有接近刚性路面的强度,而且有柔性路面的变形性能和行车舒适性,优良的抗疲劳性能。
3)环氧沥青混凝土厚度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梁的恒载,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寿命,综合造价明显降低。
4)改性沥青SMA混凝土,成熟的设计、施工方案,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
5)下面层为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后无需养护,即可进行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此铺装结构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2.2钢桥面防排水设计铺装表面水的排除,主要依靠纵、横坡排水;钢板防水主要依靠防水粘结体系和致密的混合料铺装层。
本工程防水粘结层使用环氧沥青,一种热固性粘结材料,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经与固化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致密不透水、与桥面钢板粘结牢固的不可逆固化物,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体系,并与其后的环氧沥青混凝土紧密粘结。
2.3铺装材料、混合料组成及性能要求2.3.1环氧富锌底漆钢桥面喷砂除锈清洁度达到Sa2.5级、粗糙度达到50~100μm后,进行一道环氧富锌底漆防腐涂装,干膜厚度80μm。
2.3.2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掺配好并充分反应固化的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性能应符合表2.3.2中的规定。
2.3.3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1)沥青结合料SMA所用混合料为高弹改性沥青,其性能见表2.3.3-1。
为保证沥青性能稳定,需使用成品改性沥青。
环氧沥青应根据供货商提供的配方及工艺掺配。
本工程采用防水粘结层用环氧沥青、铺装层用环氧沥青作为材料,其具体的技术指标见表2.3.3-2。
(2)集料及矿粉SMA沥青混合料所用的集料采用耐磨的玄武岩破碎,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技术指标见表2.3.3-3、表2.3.3-4、表2.3.3-5,集料分级规格见表2.3.3-6,其他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相应的要求。
表2.3.3-4细集料技术性能指标环氧沥青混凝土所用的集料应满足表2.3.3-7及表2.3.3-8的要求。
表2.3.3-8环氧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技术要求(3)纤维根据室内试验研究结果,采用矿物纤维,以增加SMA的抗疲劳性能,矿纤物维的性能指标见表2.3.3-9。
表2.3.3-9纤维性能技术要求(4)混合料级配与性能要求面层SMA10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如表 2.3.3-9所示,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如表2.3.3-10所示。
SMA10推荐油石比范围为5.8~6.7%,推荐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的5‰~8‰。
表2.3.3-9 SMA10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表2.3.3-10环氧沥青混凝土级配要求SMA10混合料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需满足表2.3.3-11和表2.3.3-12中的技术要求。
注:低温弯曲试验试件尺寸:300×100×50mm表2.3.3-12环氧沥青结合料的技术要求3.钢桥面铺装施工实施要求3.1抛丸除锈(1)环境要求a.遇下雨、下雪、结露等气候,严禁除锈作业。
b.喷砂温度应高于露点3℃,相对湿度≤85%。
(2)磨料要求a.磨料采用钢丸、钢质棱角砂,其比例通过试验确定。
b.磨料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不含有害物质,如油脂、盐分。
(3)喷砂质量要求a.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应达到GB8923-88标准Sa2.5的要求。
b.粗糙度的要求必须达到Rz:50~100μm。
(4)喷砂设备a.采用带吸尘装置的移动式自动无尘打砂机。
b.对于自动无尘打砂机所不能施工的区域和边缘,可采用手提式打砂机作业。
表3.1 抛丸作业环境要求3.2环氧富锌桥面油漆涂装检测指标表3.2 环氧富锌桥面油漆涂装检测指标在油漆涂装作业表干前,漆膜禁止任何杂物接触;在漆膜实干以前(≥20℃时为5天)通过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漆膜,防止意外的损伤。
根据表3.2对上述共工序进行质量检验。
表3.2 各工序质量检验要求3.3多组分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为确保防水材料的施工品质,防水粘结层须由材料供应商认可的专业化施工企业完成实施。
多组分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采用专用的环氧沥青洒布车。
由于多组分环氧沥青与专用洒布设备的特殊性,其操作人员与现场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且具有环氧沥青洒布的施工经验,环氧沥青洒布车施工时应计量准确、喷洒均匀,并且保证喷洒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未喷洒到的部位,应采用随洒布车附带的手动喷洒杆进行人工补洒。
喷洒粘结料时钢桥面应干燥、清洁,气温10℃以上。
3.4多组分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与施工质量的控制由于多组分环氧沥青的材料性质与施工特性,多组分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等均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细则来进行。
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标准见表4。
多组分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完毕后,立即对高程、厚度、横坡度、油石比、级配等技术指标,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验收。
3.4.1施工工艺流程图3.4.1 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流程图3.4.2混合料设计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即在选定相应结合料与集料级配后根据马歇尔试验确定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
已有的研究表明,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所确定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往往比实际最佳油石比大0.2~0.4%,并且试件固化前后的马歇尔规律不尽相同。
因此,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参数不能完全采用马歇尔指标,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4.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环氧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温度、运输时间、保温措施、摊铺、碾压、养护等方面有特殊的严格要求,因此前期准备和精心组织非常重要。
3.4.3.1前期试验准备由于环氧沥青的特性,前期实验准备除了传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外,还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容留时间等大量环氧沥青特殊实验,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
3.4.3.2混合料的拌和环氧沥青设备对接及拌合楼的改造,设备调试。
环氧沥青是热固性材料对拌和温度和时间非常严格,超出规定范围的必须废弃,须采取系统的措施严格控制。
(1)试拌正式拌和前先进行试拌,并全面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温度、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合格性,如不符合要求进行调整,直到合格为止。
(2)拌和环氧沥青拌合的温度应保持在115±5℃。
拌和站操作手应密切注意温度变化情况,禁止大幅度调整风门和气门,避免温度波动太大。
拌合前,将矿料温度加热125±5℃,环氧沥青A组分加热至85~90℃范围内,B组分加热至130~135℃。
按设计的油石比设定混合机的流量,并喷入拌缸中,干拌不少于5秒,湿拌不少于38秒。
拌和完后将环氧沥青混合料卸入临时热料斗(接料滑车)中,立即测温。
要求混合料温度在115±5℃范围内。
3.4.3.3环氧沥青混凝土运输环氧沥青是热固性材料对温度和时间非常敏感,对运输环节特别重视。
(1)运料车应清理干净,车厢内与混合料接触的部位喷涂植物油作为隔离剂,所有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区前,轮胎必须清理干净。
(2)为了保证混合料的正常使用,从出拌合站到摊铺成型,保温工作是关键。
料车必须加盖棉被覆盖保温,防止温降过快。
已经离析、结成团块、粘留与车上以及超出规定温度的混合料都必须废弃。
(3)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摊铺、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