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620403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大专,专科
五、就业面向
表1 就业面向表
1.各级医疗机构普通放射、X-CT、MRI、超声、放射治疗、NMI(核医学)等部门的医学影像技术、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岗位;
2.医学影像设备企业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岗位。
实用文档
2 各级医疗卫生机放射治疗方案的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并大型医疗器械上岗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医疗卫生行业或医学影像设备企业培
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
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
良好的团队精神、求实的科学态度,能够从事医学影像技师、影像设备维护等
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2、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知
识要求(一)人文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
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具有关爱他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专业知识: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
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核医学检查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
用能力,、超声、MRDSA、线、用,具有扎实的XCT 具备一定医学影像设备维
护和保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社会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
实用文档
协作精神。
(二)能力要求
通用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计算机运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具有基本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具有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和放射治疗的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具有医学影像设备及PACS的管理、维护和保养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要求
思想素质: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
尊重和保护他人隐私,敢于拼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行医道德素养。
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作风;自觉遵守工作岗位制度,勇于展现自我,乐于奉献,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专业素质:具有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能力。
具有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具有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设备、PACS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头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的常规X线检查和X线造影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图像处理能力;具有头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图像处理能力;具有颅脑、眼部、脊柱与脊髓、胸部、乳腺、腹部、骨盆、关节等MR扫描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胸部、心脏、腹部、盆腔等超声检查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的诊断能力;具有一定的放射治疗方案制定和执行能力。
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自信、豁达、乐观的精神,能经受困难和挫折,自我调节各方压力,并能够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
身体素质: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铸就健康的体魄,身体状况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七、毕业标准
实用文档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简介
课程体系构建分析(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
实用文档
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二)、教学进程安排表1
实用文档
表6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制3 年层次大专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8 33813136 2 32 16 16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课时与学分分配
(1)课程设置与学时和学分比例
实用文档
注:类别指必修和选修(限选和任选))必修课、选修课课时与学分比例(2 必修课、选修课课时与学分比例表表8
实用文档
九、教学基本条件(一)师资队伍“双师型”,高级职称人数达50%本专业的专任专业理论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100%,。
专业教学团队建议如下:教师比例达100%一是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
等措施,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
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传帮带、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评教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敬业意识、教学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师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是加大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实践能力强且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
重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聘任,以引进新技术,同时为专业建设带来活力。
(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室专业的专业课程大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专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实验实训室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专业制作工具及专业电脑,能够满足学生上课及课内实训的要求。
表10 基础实验室配置要求表
实用文档
校内实训室配置要求表表11
校外实训基地2()张;有一批经省卫计委有一家以上附属医院(二级甲等以上),生均床位比≥0.3评审合格的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稳定的教学医院。
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见习要求。
(三)教学资源支持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并优先选用(1)
建议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2)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课程网站、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项目资源,开发实验(3)
实训的指导书或实验实训教材。
实用文档
十、质量保障(主要指二级学院的保障)
(一)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标准,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
(三)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
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加强专业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