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1003
一、专业介绍
河北大学临床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其始于1949年,前身是平原省立医科学校,历经通州医士专科学校、保定医学院等发展历程,1983年改建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专业,2005年并入河北大学。

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2010年医学影像技术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点。

医学影像专业现拥有双能DR、数字化胃肠机、64排CT,1.5TMRI,DSA、PET-CT、PACS系统等专业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及各种基础实验室。

并拥有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

在影像专业的建设中,我校积极创建医学影像培训基地,努力实现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医用电子学基础、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图像处理、电工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护、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基础等课程。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习环境优良,就业前景较好。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拥有终身学习、善于实践、敢于创新、沟通交流和社会适应的等综合能力,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与能力,基础医学与相关临床医学知识较强,具有深厚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及能力,毕业后在医院和医疗设备部门从事设备应用开发和设备维护维修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学影像检查及报告书写的基本训练,掌握影像检查设备应用开发和设备维护维修及管理的的应用的基本能力。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毕业生具有下列知识、能力和素质:
1.良好的综合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3.具有较强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4.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基础知识;
5.系统掌握基本的医学影像诊断理论知识,认识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6.系统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7.局部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维修和管理能力;
8.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
9.掌握基本的放射治疗技术;
10.具有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图像处理、电工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护、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基础。

五、修业年限:四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44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3分)
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11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3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基础必修课(共修读26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4学分)
2.学科(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4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1学分)
(二)专业发展课程
1.专业发展核心课(共修读8
2.5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45.5学分)
2.专业发展拓展课(最低修读11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2学分)
(四)集中实践课程(共修读8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