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维氏硬度试验的特点: 优点: 适用范围广,从极软到极硬
材料都可测量;测量精度高, 可比性强;能测较薄工件。 缺点: 测量操作较麻烦,测量效率 低,对试样表面质量要求高。
应用: 广泛用于科研单位和高校,
以及薄件、表面硬度检验。 不适于大批生产和测量组织 不均匀材料。
讨论1:三种常用硬度试验方法的
比较
硬度范围?
2、然后根据被测材料种类和 厚度,按表1-1选定D、F和t。 例:测量厚度为30mm的低碳 钢试样的布氏硬度。 试验规范为:淬火钢球压头、 D=10mm、F=29420N、t=10s
布氏硬度值的表示:
常用试验规范( D=10mm、 F=29420N、t=10~15s)条件下 测得的布氏硬度值: 275HBS 525HBW 其他条件下测得的布氏硬 度值: 120HBS10/1000/30 550HBW5/75
? 什么是动载荷?
大小与方向随时间发生变 明显化的载荷。 如:冲击载荷、交变载荷
? 材料在动载荷作用下表现
的力学行为是否相同?
冲击载荷对零件的破坏性 比静载荷要大得多。
第三节 冲击吸收功 冲击韧性定义: 冲击韧性的表示:
一般用冲击吸收功来表示。
材料抵抗冲击力作用的能力。
冲击吸收功的定义:
材料在冲击力作用下折断 时所吸收的功。
洛氏硬度值:
计算:用残余压痕深度增量来
计算。
符号:H R
计算公式:
H R=K-( h/0.002)
式中K=100(金刚石)或130( 钢球)
问题:残余压痕深度增量的测量是
非常困难的,实际应用时怎
么解决?
实际测量时是从表盘上直
接读出洛氏硬度值的。
洛氏硬度值的试验规范(标尺):
见表1-2( P12) HRC 20~67 150kgf 金刚石
布氏硬度试验规范: 压 头: 材料与直径D
试验力: F的大小N (kgf) 试验力保持时间:t (s) 详见表1-1 (P11)
1、首先根据被测材料的硬度 范围选择压头的材料:
对布氏硬度值450的材料:
选用淬火钢球压头
对布氏硬度值450的材料: 选用硬质合金球压头
讨论3:试验前怎样估计材料的
维氏硬度值:
计算:用压痕两对角线的平均
长度来计算。
符号:H V 计算公式:
H V=0 . 1891F/d2
a
维氏硬度值的表示:
与布氏硬度基本相同,在后 面要标注试验条件—试验力和 保持时间(10~15S不标)。 例:580HV30表示用30kgf (294.2N)试验力保持10~15S测 定的维氏硬度值为580。
什么叫循环应力(载荷)?
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 化应力(载荷),也称交变应力 。
2、疲劳断裂的破坏性 疲劳断裂都是突然发生的,断 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具有 极大的危险性 。 机械零件的断裂中,80%因疲 劳引起,每年造成巨大损失。
3、疲劳断裂的过程
裂纹源—扩散(截面逐步减 小)—最后突然脆断
强度指标:s 、r0.2、 b 塑性指标: 、 、
思考题:
拉伸试验是否适用于生产现 场对零件进行质量检验? 不适应,多用于原材料质量 检验和科研、试制过程中。
? 因为它是破坏性试验。
? 生产中需要其他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
第二节 硬 度
定义:
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物理意义:
与试验方法有关。
常用硬度试验法:
压入法:布氏、洛氏、维氏 刻划法:里氏
回跳法:肖氏 工业上应用广泛的是静载荷 压入法硬度试验。
一、布氏硬度
1、试验方法简介
压头 试样
/2 d/2
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试验原理概述:
方法:用一定直径的压头(球
体),以相应试验力压 入待测表面,保持规定 时间卸载后,测量材料 表面压痕直径,以此计 算出硬度值。
互动讨论题2
在上述必须考虑的因素中,首先 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材料的性能
B、材料的成本 C、材料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力学性能
材 使用性能: 物理性能 料 化学性能 的 冷加工性能 性 工艺性能: 热加工性能 能
热处理性能
强度、塑性
力 学 性 能
硬度
冲击吸收功 疲劳强度 断裂韧度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冲击吸收功的测量:
冲击试验 一、夏比冲击试验
1、试验原理简介
夏比冲击试验是将带有缺口 的标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上的 机架上,使试样的缺口位于两 支座中间并背向摆锤的冲击方 向,如下图:
mg
mg
将一定质量m的摆锤提升到h1 高度,此时摆锤具有位能mg h1; 让摆锤自由落下冲断试样后升 到h2高度,此时摆锤具有位能为 mg h2。 显然,摆锤在冲断试样后损 失的能量为:
试验方法,并可用于成品检 验和薄件、表面硬度检验。 不适于测量组织不均匀材料。
三、维氏硬度
1、试验方法简介
与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基本 相同。只是压头改用了金刚石 四棱锥体,试验力小但范围大 (49.03N~980.7N),测量精度 高,适用范围广。
试验方法概述: 以一定的试验力将压头压入 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卸载 后,在试样表面留下一个四方 锥形的压痕,测量压痕两对角 线长度,以此计算出硬度值。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行为:
变形 断裂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过程: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永久变形)
一、拉伸试验与力—伸长曲线
1、拉伸试验简介
* 拉伸试样: d0 l0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拉伸试验机
液压式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
2、力—伸长曲线 F b
k
Fs
Fb
e
s
O
讨论3:韧脆转变温度的工程意义
反映了有些材料在室温时并 不显示脆性,但低温时可能发 生脆断。韧脆转变温度是衡量 材料冷脆倾向的重要指标。
韧脆转变温度越低,材料的 低温抗冲击性越好,不容易发 生低温脆断。
讨论4:韧脆转变温度高好、低好?
讨论4:韧脆转变温度应用举例
车辆、桥梁、 输油管道、船舶 A、气温是变化的; B、机械产品的地域性。
布氏硬度试验的特点: 优点: 测量误差小(因压痕大),
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缺点: 压痕面积较大,测量费时。
应用: 常用于测量灰铸铁、结构
钢、非铁金属及非金属材 料的硬度。 不适于测量成品零件或薄 件的硬度。
二、洛氏硬度
1、试验方法简介 0
0
1 3 2 h
1
1 h 3 0 2
.
试验原理概述:
材料在拉伸条件下断裂前能够 随的最大应力。
工程意义:
也是机械设计和选材的重要论 据。
讨论1: s 、r0.2、 b都是机械设计和 塑性材料: s 、r0.2
选材的重要论据。实际使用时怎办?
脆性材料: b 屈强比: s / b
讨论2: 屈强比 s / b有何意义? 屈强比 s / b值越大,材料 强度的有效利用率越高,但 零件的安全可靠性降低。 所以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 具体情况考虑。
l
二、强度指标
强度的定义:材料抵抗塑性 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的大小:用应力表示。 什么叫应力?材料单位截面 积上的内力,用表示,单位 为MPb。
1MPb=1MN/m2 =1N/mm2
常用强度指标:屈服点、规定 残余伸长应力、抗拉强度。 1、屈服点与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屈服点: s = Fs/S 0
布氏硬度值:
计算: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
所承受的平均压力表示。
符号:HBS(HBW)
计算公式:
2F
HBS=0.102 D(D-D2-d2)
讨论1:布氏硬度的计算很麻烦,
实际应用时怎么解决?
查表,见实验指导书
讨论2:布氏硬度值的物理意义?
布氏硬度值越高,材料 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越 强,材料的硬度越高。
方法:用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 圆锥或直径1.588mm的淬 火钢球,以相应试验力压 入待测表面,保持规定时 间卸载后卸除主试验力, 以测量的残余压痕深度增 量来计算出硬度值。
试验过程:
初试验力F1:1-1 压痕深度h0
主试验力F1:2-2 压痕深度h1 卸除主试验力,保留初试验力:
3-3 残件经一次冲击 即断裂的情况是极少的。多数零 件是在小能量冲击条件下经受许 多次(>103)冲击后才断裂。这种 冲击称为小能量多次冲击。
要测量材料在小能量多次冲 击作用下的抗力,可采用小能量 多次冲击试验。
多冲试验方法:
试验时将多冲试样安放在试 验机支座上,用小能量进行多次 冲击,直到试样断裂,得出材料 在一定冲击能量下,开始出现裂 纹和最后断裂的冲击次数,以此 作为多冲抗力。
AKV(AKU)= mg h1- mg h2 (J)
2、冲击吸收功
AKV(AKU)就是试样在一次 冲击试验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 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 实际测量时,冲击试样必须 按国家标准制造,有夏比V型和 U型缺口试样两种。 AKV(AKU)可从冲击试验机 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讨论1:冲击吸收功的工程意义 反映了材料抵抗冲击力而不破坏 的能力。是评定材料力学性能的重 要指标。是机械设计的参考指标。 讨论2:为什么AKV只是设计的参 考指标?
讨论5:冲击抗力与强度、塑性的关系
研究表明:材料的冲击抗力 是取决于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性能 指标。
大能量一次冲击时,冲击抗 力主要取决于塑性。 小能量多次冲击时,冲击抗 力主要取决于强度。
第四节 疲劳极限
一、疲劳现象
1、什么叫疲劳现象?
零件在循环应力的作用,即 使工作时承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 屈服点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在 经受一定的应力循环后也会发生 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