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萌芽
教育学的建立
西方近代教育家及其思想影响
国别教育家代表作及其
影响
主要思想
英国
培根
1561-1626
《论科学的
价值与发展》
1623第一次把教
育学作为单独一
门学科提出来
把教育校学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教育学是胚胎)
捷克
夸美纽斯
1592-1670
《大教学论》
1632西方近代教
育学的雏形,是
教育学从哲学中
分化出来的标志
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即普及教育的思想;并在“教
育要适应自然”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
的本质作了新的探索;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学
内容;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论证了“直观性原则、巩
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三个影响较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还
对教师的职业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等等。
虽然这些主张有的不尽科
学,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
(教育学的出世)
英国
洛克
1632-1704
《教育漫话》
1693
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阐发了反对天赋观念的“白
板说”主张教育万能论;是教育史上特别重视体育的人;反对体
罚的德育方法;它的思想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自然
主义教育思想和德国理性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
法国
卢梭
1746-1827
《爱弥儿-论
教育》1762
批判了腐朽的封建灌输式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
主义教育思想。
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
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
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
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德育上实行
二、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