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施工总结二、支架基础部分由于本工程地理地貌为山体结构,故基础支架基础采用锚杆混凝土支墩结构。
考虑倾斜的角度,在支架和组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剪切力,因此所用锚杆的数量以2根为宜。
具体详见下图:总结:采用两根锚杆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减小山体的剪切力,增强支架的稳定性。
三、组件排布部分由于山体的倾斜性,对于现场组件的排布会产生两个问题:1、为了增加装机容量势必采取顺势排布,但是组件的最佳倾角不能保证。
倾角过小,组件上容易形成灰尘积累,增加清洗此数,后续维护成本增加。
2、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就要对组件的倾角做些调整,这样就会影响电站的整体容量。
这两个问题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找到最优方案。
另外,山体上地势高,上面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的高度在50cm左右,由于此工程支架基础高度偏低,出现草遮盖电池板的现象,所以建议把基础做高些。
详见下图。
顺坡排布按一定角度排布四、逆变器室、综合楼等土建部分 1、设备基础及电缆沟道部分次工程设备安装后,到电缆沟侧存在空档,虽然可以加上盖板,但是从外观上不好看,建议加上过梁。
具体详见下图。
上图说明:(1)、此图是设备基础的平面图。
(2)、红线的上方是电气设备安装边沿,下方的电缆沟坐上盖板后,和设备之间存在空档,建议施工是加上过梁。
另外,本工程室内的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从施工成本考虑,对于不太重要的电缆沟,比如逆变器室内外的,可以考虑采用转很结构,理由如下:(1)逆变器室内外的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数量少,重量轻,砖混结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2)确保质量。
电缆沟壁厚度通常在15cm-20cm,由于宽度小,钢筋编织密实,在浇筑时容易造成内部卡阻,如果震动不到位,拆模后容易出现蜂窝和麻缝。
另外,由于沟壁的宽度小,工人支模困难,平直度不好控制。
总之工程质量上不好把控,但是采用砖混结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3)施工简单,节省成本。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缆沟需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一些列工序,施工相对复杂,人力物力使用量大,成本比砖混结构的高。
下图为砖混结构及加过梁的电缆沟3、室内回填土部分建筑主体及内部设备基础施工完毕,需要回填土方做室内基础,这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回填土做好压实工作。
由于开挖的基础比较深,室内的回填土方要采取分层压实,切记会填到±0.0后再压实,这样压实度低,做好地面后容易出现下沉和地面开裂。
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口,回填的土方用水浇透,分层压实,室内地面才不会出现下沉开裂等问题。
4、混凝土浇筑部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一下问题:(1)仔细查看图纸,确保施工部分混凝土标号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部分不良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采用降低混凝土标号的方法。
每种混凝土,都规定了砂、石、水泥的配比,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取样制快,送检工作,发现不合格及时处理。
补充: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各等级混凝土配比详见附件。
5、土建施工过程重点监控部分(1)自搅拌混凝土是否满足要求,具体详见上面第四条。
(2)钢筋绑扎是否按图纸要求。
钢筋绑扎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性质--属于隐蔽工程,浇筑完毕不好检测,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挣赶进度,往往会在钢筋这块做些手脚。
通常是使用的钢筋不符合要求,本该是一级钢更换为二级钢,本该是使用螺纹钢却使用螺纹钢,本该使用Φ10钢却使用Φ8钢,钢筋箍间距本来是20cm,却是25cm等等。
所以,这块仔细严抓。
各种钢筋规格详见《钢筋理论重量查询表》附件。
(3)模板施工即支模是否正确得当,尤其是对于大跨距的模板。
具体请参考《支模》百科。
对于光伏工程的特点,我们特别注意大跨距模板的制作,常出现的问题是:模板支护强度不够,出现漏模、鼓模、模板不平直的现象。
“对梁高在70m以上的深梁模板支撑,由于混凝土侧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为防模板向外爆裂及中间膨胀,宣在梁的中间部位用铁丝或铁片穿过横档对拉紧,或用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
”详见下图制作。
说明:图中绿色为穿过横档拉紧用的钢筋(铁丝、铁片),此图也适用于横梁的支模。
(4)混凝土浇筑时要震荡充分,俗语上讲“震出浆来”。
这样才能避免拆模时的蜂窝和麻面。
对于石子直径较大,钢筋密实的梁、住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比如撬开排列紧密的钢筋让混凝土顺利流入。
(5)浇筑混凝土时尽量一气呵成,中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严禁隔夜再施工,特别是楼顶浇筑。
(6)拉结筋部分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300、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拉结筋使用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上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非抗震设计时L不应小于600mm,抗震防裂度为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度时L应沿墙全长贯通;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或洞口处设置系梁。
拉结筋图如下:的图不能有腐蚀性,分层夯实。
根据需要刷黄绿相间的接地漆,间距相等美观,如下图:7、电气设备室按照图纸做好相关预埋件的埋设。
8、水电安装部分除了按照图纸要求外,特别注意一下:(1)水电施工原则:走顶不走地,顶不能走,考虑走墙,墙也不能走,才考虑走地。
原因:走顶的线在吊顶或者石膏线里面,即使出了故障,检修也方便,损失不大,如果全部走地了,检修就要把地板掀起来,那损失就大了,还有,地面是混凝土结构,要埋线管,必然会伤害到混凝土层,甚至钢筋。
(2)线路开槽规范做法:不允许开横槽,原因:影响墙的承受力。
(3)布线用的线管有冷弯管和PVC管,冷弯管可以弯曲而不断裂,是布线的最好选择,因为它的转角是有弧度的,线可以随时更换,而不用开墙。
(4)弯管:冷弯管要用弯管工具,弧度应该是线管直径的10倍,这样穿线或拆线,才能顺利。
(5)布线原则:1)强弱电间距是30-50cm,避免干扰;2)强弱电不可以同管;3)管内导线总截面面积要小于保护管截面面积的40%4)长距离的线管尽量用整管;5)线管如果需要连接,要用接头,接头和管要用胶粘好。
6)如果有线管在地面上,应立即保护起来,防止踩裂,影响以后的检修;7)当布线长度超过15米或中间有3个弯曲时,在中间应该加装一个接线盒,因为拆装电线时,太长或弯曲多了,线从穿线管过不去。
8)一般情况下,空调插座安装应离地2米以上电线线路要和煤气管道相距40公分以上;9)没有特别要求的前提下,插座安装应离地30公分高度;10)开关、插座面对面板,应该左侧零线右侧火线开关,简记:左零右火;11)家里不同区域的照明、插座、空调、热水器等电路都要分开分组布线,一旦哪部分需要断电检修时,不影响其他电器的正常使用;12)家庭装修中,电线只能并头连接,绝对不是我们平时随便一接就OK那么简单;13)家里不同区域的照明、插座、空调、热水器等电路都要分开分组布线,一旦哪部分需要断电检修时,不影响其他电器的正常使用;14)很关键的,在做完电路后,一定要让施工方给你作一份电路布置图,一旦以后要检修或墙面修整或在墙上打钉子,防止电线被打坏。
(6)导线进入线盒必须保证留有一定长度,一般为10-15cm(7)水管距离墙面1.5cm,左热右冷,间距15cm(8)电线与水管平行距离不小于30cm,交叉过桥距离不小于10cm。
(9)配电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应相同,零线(N)宜用蓝色,接地线(PE)用黄绿色。
(10)照明灯开关距地面高度宜1.3m,开关插座距门口为150-200mm,开关不宜装在门后(11)冬季室内不通暖时,各种洁具必须把水放净,存水弯应无积水,防止冻裂。
如下图:五、电气安装部分1、电缆部分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条件:1、满足持续允许电流;2、满足短路热稳定性;3、满足允许电压降。
电缆敷设要求:(1)电缆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采用夹头固定。
1)垂直敷设在每个支架上;2)水平敷设在首末两端、转弯及接头处;(2)对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1)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多芯≥10R 单芯≥10R2)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多芯≥15R 单芯≥20R3)橡皮绝缘电缆钢铠护套多芯≥20R 单芯≥20R(3)电缆敷设的最大允许高差。
聚氯乙烯绝缘(1kV和6kV)和交联聚氯乙烯绝缘(6-35kV)全部型的都不受高差限制,但当实际敷设高差超过200m的应加固定,防止自身重量下垂。
(4)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的2米部分,一般应采用金属保护管或保护罩保护,确无机械损伤场所的铠装电缆,可不用保护。
(5)电缆的金属外皮、支架和保护管均应可靠接地。
2、屏柜安装部分安装盘柜用的基础槽钢应打磨干净,涂2遍防锈漆。
2、盘柜安装要求:(1)基础型钢应高处地面具体高度根据设计确定。
(2)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不直度:<1mm/m <5mm/全长注:此条强调的是型钢的直度。
水平度:<1mm/m <5mm/全长注:“水平度”强调的是型钢的垂直方向的偏差。
(3)盘柜安装允许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mm 成列盘顶部:<5mm (强调垂直方向)盘间偏差:相邻两盘:<1mm 成列盘面:<5mm (强调相邻两盘,水平方向,即前后距离)盘间接缝: <2mm (强调接缝)垂直度:<1.5mm (强调盘的垂直放置,是否有倾斜)注:对于盘柜基础做得误差太大的问题,可以在盘柜安装时,在底座处垫上钢板,已调整高度和垂直度,例如#27、#28方阵盘柜基础做得不合格就可采用此方法解决。
3、电池板子母插头制作子母插头与1*4的电缆压接不实容易烧损,施工中重点监控:1*4的电缆端头录去绝缘长度应不小于1cm,把多股铜线拧紧,子母插头处采用专用压接钳压接牢固,压口应为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