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1 工程概况海逸景园工程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冠县路以西,惠民路以南。
东侧为原有住宅区,北侧为待拆居民楼。
由青岛小港湾旅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总承包施工。
建筑高度:总高度99.9m,标准层层高2.85米。
基础结构形式: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及局部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支- 剪力墙结构。
气候条件:青岛市区属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湿度高,年平均气温12.3 C,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 C;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 C。
每年6月至9月是雨水高峰期,并时有台风侵袭,日最大降水量为211.3mm年平均总降水量为775.6mm。
11 月中旬至次年2 月中旬为冬季施工期,冬季最低温度-14C,冻土深度小于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2 组织管理2.1 本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目标为:国家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2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管理体系见下图)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图2.3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袁永林为总指挥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本工程绿色施工各部门、人员及主要职责如下:3环境保护措施3.1扬尘控制3.1.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时,不得污损场外道路。
每车控制装载量不能超过两侧挡板,严禁装载过满而撒出。
运送土方、垃圾等易散落、飞扬的物料的车辆,用篷布对车厢加以覆盖,封闭严密。
砼罐车出料口下端放置料兜,防止混凝土撒漏。
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及高压水枪,随时对车辆进行清洗,保证车辆清洁。
出口处设置棉毡或草垫并保持湿润,防止车辆轮胎将泥土带出污染路面。
现场管理人员随时进行检查。
3.1.2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场区外。
土石方爆破时必须覆以炮被,严禁放野炮。
爆破完毕及时撒水以防止扬尘扩散。
装载土方时挖掘机应将土方轻放,避免扬尘。
3.1.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米。
对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用密目网覆盖;对水泥、滑石粉、腻子、干混砂浆等材料在现场设置仓库存放并加以覆盖。
水泥等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清运时应洒水并及时清扫现场。
对混凝土泵车等设备搭设机棚。
外脚手架立网必须封闭严密。
立网须拉直,不得留有空隙,用绑带绑扎牢固。
外墙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设备材料拆除前,将脚手板、电梯通道处的垃圾清扫干净,用袋子装好后运到建筑物外。
装饰装修阶段楼内建筑垃圾清运时实行垃圾袋装化并采用吊笼吊装,塔吊配合施工。
禁止从楼内直接将建筑垃圾抛洒到楼外。
建筑垃圾应存放于现场垃圾点并统一外运至指定垃圾站。
现场垃圾点用密目网覆盖。
安装施工单位在墙上凿洞时,提前洒水润湿墙面,并在施工现场备水,有扬尘时及时洒水除尘。
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
3.1.4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应达到目测无扬尘要求。
场区道路、加工区、材料堆放区进行地面硬化,施工现场周边采用彩钢板围挡,堆土区全部用密目网覆盖。
现场配备一台洒水专用车,对施工现场内及周边道路定时洒水润湿,防止扬尘。
3.1.5 联系环保部门采用专用仪器,每三个月在场界四周围挡高度位置进行一次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测试,环保部成员负责整理数据,如发现测试值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大于0.08mg/m3,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
3.2 噪音与振动控制3.2.1 合理规划平面布置、加强操作管理,减少噪音以及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3.2.2 易产生高噪音的钢筋加工区、木工棚等按照总平面布置图布置在场区西侧,该位置临近海边,远离附近居民区;搭设作业棚,作业棚面向居民区、主要道路一侧均用木胶板密封,减小噪音影响;模板、木方等材料下料前要作出排版图,尺寸统筹规划,全部在木工加工区统一配模、切割,尽量避免在模板安装现场进行切割。
323使用低噪音(42分贝)、低振动的振捣棒(QSC型)等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2.4 定期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监测与控制。
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在场区东侧(冠县路)靠近居民区附近设点,白天每2 小时记录现场噪音情况,夜间每4 小时记录现场噪音情况。
由环保部成员统计出不同时间段、不同作业对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
3.3 光污染控制3.3.1 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因施工需要进行夜间施工时,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应集中在施工范围。
3.3.2 电焊作业尽量安排在室内,如需在室外作业时,周围三面用铁皮隔挡,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4 水污染控制3.4.1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的要求。
3.4.2 生活区厕所、食堂等单独设置专用下水管道,并通至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处理生活污水,经初步处理之后再排到污水管网;在工人宿舍区每栋宿舍二层设置下水漏斗,生活污水经由下水漏斗排至宿舍区排水沟内,统一排到市政管网。
禁止将剩饭菜等生活垃圾倒入下水漏斗,以免堵塞。
混凝土泵车下砌筑沉淀池,清洗泵车等所产生的污水首先要经过沉淀池,将水泥浆、沙石等沉淀过滤后方能排放到临时排水设施内,并由工地排水沟排至市政管网。
3.5 建筑垃圾控制3.5.1 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根据本工程的创优规划以及质量保证措施要求。
3.5.2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管理,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
在现场设置可回收物料池,对可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如废钢筋、铁钉、铁丝、模板下脚料等进行回收利用。
对于基础开挖出的土石方,尽量进行现场堆放,择其优进行基坑周边等的回填。
对于碎砖等可选择用于非重要部位的砌筑或粉碎后进行临时道路等的回填;落地灰及时回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与新拌砂浆混合使用,不得随意丢弃;大块混凝土废料可用于地下人防洞毛石混凝土。
拆模后产生的破损木方应派专人进行收集,选择有利用价值的木方进行插接,长度不宜小于一米。
可用于非承重部位的施工。
破损模板重新进行切割投入使用。
其余废料统一外运至加工厂进行二次利用。
对钢筋头等材料,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专业公司回收再利用。
直径为6、8的废旧短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可用于电气开关、插座等的固定。
3.5.3 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并注明“可回收”、“不可回收” 字样,分类存放。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在保证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工程量较小、速度快、对原地表地貌破坏较小、施工简易的施工方案,尽量选用能够就地取材、环保低廉、寿命较长的材料。
4.1 节材措施4.1.1 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钢筋直径大于18 的使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减少搭接。
地下车库部位直径小于18 的尽量采用电渣压力焊接。
受力钢筋全部采用HRB40C高强钢筋。
4.1.2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4.1.3 现场材料要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安排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建立材料台帐并由专人负责。
4.1.4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4.1.5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拟采用快拆模板结构体系;剪力墙模板采用钢框竹胶板体系,外脚手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转换层顶开始,每六层悬挑一次,加快钢管的周转率。
4.1.6 对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进行深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
4.1.7 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 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混凝土、模板等材料在青岛市范围内采购,钢筋、管材等在山东省范围内采购,减少大宗材料的运距。
建立建筑材料采购台帐,台帐中须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运距、数量等。
加强现场防盗检查。
对价值较高的材料,如钢筋、型钢、电缆等进行重点监控。
在施工现场的塔吊上安装监控摄像头,覆盖整个现场,进行24 小时监控;围挡密封严密,车辆出入均要进行检查并作好出入登记,材料出场必须开具出门证。
4.2 结构材料4.2.1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砌块用砂浆推广采用商品砂浆。
4.2.2 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本工程钢筋除部分箍筋及少量板筋架立筋外,全部采用HRB40C钢筋。
柱墙、梁板混凝土采用C30 C40 (转换层采用C50)高等级混凝土。
4.2.3 钢筋加工在现场进行集中加工,根据图纸要求的各种加工形式以及数量进行材料调配。
4.2.4 混凝土浇筑前,由专业工长、施工员、质量员、技术负责人、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有无特殊要求等。
4.3 围护材料4.3.1 所有外墙窗均为双层中空隔热铝合金玻璃窗,外墙为200 厚加气混凝土块,屋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3.2 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等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7-2002)规定的4 级水平。
4.3.3 屋面防水采用1.5 厚聚氨酯涂膜+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层(三元丁橡胶)四周卷至泛水高度。
保温层采用胶粘55 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板缝贴网格布刮聚合物水泥砂浆封闭;外墙做法:1. 基层墙体刷界面处理剂一道2.15 厚粘结型胶粉聚苯颗粒3.40 厚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贴结后用专用固定件固定于墙体)4. 5mm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一道,中间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层.4.4 装饰装修材料4.4.1 本工程室内为粗装修,仅在住宅走廊铺8--10 厚防滑铺地砖;住宅入口门厅为石膏板吊顶。
4.4.2 防水卷材、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4.5 周转材料4.5.1 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剪力墙模板采用钢框竹胶板体系;梁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
根据青岛市标准化工地要求,施工现场基坑、楼梯、楼板等临边部位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栏杆进行防护,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混凝土泵车等均搭设定型化工具棚进行防护。
4.5.2 外脚手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转换层顶开始,每六层悬挑一次,加快钢管的周转率。
4.5.3 本工程外墙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40 厚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贴结后用专用固定件固定于墙体)。
4.5.4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五小设施以及现场门卫室、材料库、吸烟室、砼试块养护室等均采用可周转装配式活动板房。
现场周边采用400 X 2000定型装配式彩钢板围挡封闭。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本工程在高峰期施工人员将达到500人左右,因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定额用水量为0.8吨/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