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卫办农村改厕工作总结

爱卫办农村改厕工作总结

爱卫办农村改厕工作总结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我县把农村改厕项目工作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来抓,在改厕的过程中,明确标准,职责分明,管理规范,督导到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年我县的改厕任务是10000座,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完成全年改厕人,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强势推动农村改厕工作20**年,我县农村改厕要完成的目标数是1万座,为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农能局、环保局、卫生局、爱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项目办公室设在县爱卫办,负责全县改厕日常工作。

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分别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卫生、城管、沼气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改厕项目的组织实施,全县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厕组织管理和责任体系。

由于今年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启动时间比较晚,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县在省农村改厕项目启动会议召开之后,立即编印了《县20**年农村改厕项目现场技术培训班资料汇编》,详细讲解了我县农村改厕的新思路、新动向和改厕的新技术。

并召集全县各乡镇召开了农村改厕项目启动会议,分管副县长在会议上做了发言,要求各项目乡镇要强化领导、加强宣传、因地制宜、克难攻艰,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县财政局分管局长田明才也对如何管理和使用改厕资金作了发言。

二、多方筹资,灵活运用资金中央财政划拨的农村改厕资金属于补助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我们自筹经费,为此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科学组织,从三个方面统筹解决资金问题。

一是坚持有机整合。

将改厕项目建设与三城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新农村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依法、合理、规范整合利用项目资金,使改厕工作有载体、有前拉力、有后推劲。

二是动员社会捐赠。

整乡、整村推进的乡镇和村社,积极动员当地致富农民、在外成功人士为改厕项目捐款捐物。

三是引导个人出资。

凡改建卫生厕所的农户,根据其经济状况,以户为单位出资捐资。

多方的筹资,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合理的资金使用,我们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整体推进得到了强力的保证,确保了农村改厕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强力宣传,提高效益由于农村改厕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所以我县对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发动。

一是现场示范宣传。

现场展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利用效果,让农村群众切身体会无害化卫生厕所方便、安全、卫生等特点,以最佳的人文传播方式宣传农村改厕项目。

二是新闻媒体宣传。

在农村电影队增设映前“农村改厕专放”;在日报第21714期刊登了《“一排了之”的污水变得“金贵”》,文中介绍了我县香山镇和陈古镇的农村改厕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

同时我县还通过《记者视角》栏目随时宣传推广农村改厕的新动向、新经验。

三是发放资料宣传。

编印并发送《汇编资料》、《健康之路》、《健教》、《农村改厕手册》,对农村改厕知识进行系统宣传,让全县的乡村干部、社员群众都能知晓农村改厕的目的、意义和农村改厕的具体技术操作规程。

四、监管并重,确保质量为确保农村改厕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我县构建了严格的监管机制。

一是配强技术骨干。

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爱卫办、县城乡规划管理局、县农能局、县疾控中心等爱卫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并建立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三名技术骨干人员,专门负责全县农村改厕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二是强化技术宣传。

为确保改厕技术管理和指导到位,专门制发《县集中成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运作管理规程》、《关于严格执行农村改厕项目相关规定的通知》、《关于快速高质量推进农村改厕项目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改厕项目的运作、质量要求、验收办法、经费拨付作出严格界定。

三是严格方案审查。

在项目的筹划安排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组织形式上由散在改厕向集中成片实施转变,在区域安排上由普遍安排向涪江河、梓江河、沈水河等县内重大水域为重点转变,在建设模式上由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向生态化卫生厕所改造转变,使改厕工作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发挥最佳的自身潜能,展示最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严格后续管理。

农村改厕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为确保该项目能够更加长远的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办专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后续工作管理的通知》文件,对已实施了的农村改厕项目,特别是集中成片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作出要求。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全县农村改厕达到了认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从县到乡(镇)至村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基本形成,确保了整个改厕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

爱卫办创建卫生单位的工作总结根据《XX年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XX年度创建卫生单位(**、之家)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文件要求,由县爱卫办牵头,于9月26日至30日,组织三组检查验收人员分组对我县自愿申报的73个创建卫生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室内外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式,并依据卫生单位(**)的评比标准进行检查验收、打分、评定卫生单位级别。

现将检查验收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创建卫生单位、卫生**、卫生之家不仅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也提升了全县人民精神文明建设。

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作好各项迎检准备,成立创卫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做到主要领导一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有人抓,层层落实。

制定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评比制度等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依据,每个人都能按规章制度办事,促进卫生单位的创建工作落到点上、落到实处。

各单位、机关部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号召,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全县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多数单位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上街清理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铲除杂草,促进全县环境整洁、美观、舒适。

并积极配合做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第二阶段除“四害”的工作,使“四害”孽生地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鼠疫等疾病流行,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强化宣传、深化教育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单位工作人员全面素养,大力宣传教育知识,循序渐进,逐项深入开展。

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因地适宜设置卫生宣传栏、卫生每周一语、卫生宣传小册子下乡等。

以基本卫生知识为起点,普及全民健身养身知识,以单位为基点,辐射到全县人民群众讲卫生、讲文明、讲道德,爱自己小家到单位之家乃至国之大家。

县妇联积极配合县爱卫办,倡导“妈妈义工队”、“巾帼志愿者”、“妈妈家园清洁队”,带动全县妇女同胞创建“卫生之家”、“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统计局**调查队和县自来水公司自制了卫生有关知识宣传画报;县电信公司购买《创建卫生单位工作手册》和《健康教育手册》等有关书籍,达到人手一本;审计局人手一册省审计厅教育处编辑的《健**安文摘》,让人人了解创建卫生单位的重要性。

实验幼儿园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坚持每天晨检,卫生保健员时刻督促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县工商局、烟草公司等通过各自办公网络系统的电子信息平台设立卫生知识专题模块,营造全县创建卫生单位的浓厚氛围。

三、夯实工作,创造美好环境近几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面貌焕然一新,科学的设计,先进的办公器材,营造出了美化、绿化、科学化的工作环境。

**县供电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办公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从基层到分公司总部,发现问题,及时下文,限期整改。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在舒适、简洁的办公环境中有个健康的身体,能创造出更高,更好的工作效率,很多单位与专业的保洁公司签订合同,聘请专业保洁队伍做好单位内外环境保洁工作。

(一)单位室内环境整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室内环境几乎是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办公场所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地面无垃圾、纸屑、烟头、痰迹,办公设施及物品摆放整齐。

办公楼干净明亮,设施齐全。

卫生间为水冲式无害化厕所,专人管理,设施完善,无积水,无污痕,无异味。

上下楼道通畅,干净无尘,无蜘蛛网。

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标志。

(二)单位室外环境:环境秩序良好,设有车辆固定停放场所,分类整齐停放。

地面无垃圾、废弃物乱堆,沟渠通畅,无污水外溢或污水淤积现象。

各机关、企事业明文禁止在单位内饲养家禽、家畜,确保单位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

室外环境合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植树、栽花、种草,使整个办公环境舒适、整洁、优美。

四、工作成效大多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期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卫生单位工作,利用自身优势,突显各自的特点、亮点。

在创建卫生单位同时,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的重点治理、综合整治,制定长效机制,持续改进,消除了周边墙体的“牛皮癣”,主要道路路面硬化良好,公共设施管理到位,单位内外环境优化、绿化、美化。

工作人员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好身体,处处有个好环境。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有些单位领导重视度不够,职工意识淡薄,制度与管理相脱节,使创建卫生单位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有些单位基础建设差,设施简陋,造成创建卫生单位条件不够成熟;三是创建卫生单位宣传力度不够,健康教育卫生知识宣传不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