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果茨基发展观
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影响
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产生 广泛影响阶段。 大量研究论文,研究集中 于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对维 果茨基研究的深化阶段。在此阶段,研究 者不但对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感兴趣, 同时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维果茨基,把视野 扩展到维果茨基的个人生活及其时代背景 与其心理学思想的联系。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 发展论
心理学界莫扎特——维果斯基
Lev S. Vygotsky, 1896-1934“维列鲁”学派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1896年11月5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职员家 庭。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同年 又在沙尼亚夫斯基大学攻读历史―语文学系。 维果茨基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和特殊的才能, 他同时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心理学 等领域进行研究。
维果斯基的理论要点
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问题 文化与语言的作用 心理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 智力的形成
一、人类心理起源
动物在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是以身体的直接方 式来适应自然,而人类产生的标志是工具的使用, 也正是工具的使用带来了新的适应方式
当人们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凝聚了人类 的间接经验,工具成了一种载体,负载着社会文 化知识经验
文化通过发展方式造就儿童,但仅仅在儿童的生物成熟 和当前的发展水平足够高级时,文化对儿童的塑造才是 有效的。因此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又称可能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介于儿童自己实 力所达到的水平,和经过别人给予帮助之 后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水平是发展的 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 就是最近发展区。这段差距靠儿童自己是 无法完成的
规范、角色、信念、价值、仪式和习俗
二、文化语言作用:文化的重
要性
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体系中,文化的重要性 体现在“初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 两者的区分上
初级心理机能是我们自然的、不经过学习 就获得的能力 。如新生儿童关注声音进行 区分、记住母亲味道等
高级心理机能是随着人们对人类文化的接 触,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在运用语言以及思考与推理的能 力中表现明显
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影响
维果茨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是在他去世后的 二十年以后才开始发生的,其标志为他的《思 维和语言》一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1962年)。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未,维 果茨基对西方的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产生 了十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西方 心理学界初步了解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阶段,其 标志为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语言》于1962年被译成 英文,在美国出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 Bruner)为之撰写了序言。
但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包含着人类生产经验的交 流与保存,导致了心理层面上语言和符号的产生 (结绳记事、手指计算)
二、文化与语言的作用:文化 的重要性
文化处于不断生长与变化中,对它的成员发生强有力的 影响。它决定了个人能力发展的终极结果——它的成员 必须要学习各种各样的事情、思考问题的适当方式、他 们最有可能相信的事情。正如布隆芬布瑞纳指出那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不仅是产生文化的人,而且被文化所产生。
三、心理发展的原因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制于 社会规律
必须与成人交往获得语言、符号为中介 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内化:将社会情境中所理解与观察到的 知识融入认知结构而能为自己所用的历 程。
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心理机能的关系变化、组合形成以语言为
3岁)
要牛奶)表达简单的思想与
感情
以 自 我 为 中 心 的 言 语 用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
(3到7岁)
大声说出。在努力试图做某
事时对自己说话来控制行为
内部言语(7岁以上)
自我谈话;使我们的思想与 行为具有方向;意识的基础; 涉及所有“高级心理机能” 的活动。
文化与语言的作用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文化的产 物增长与变化并对人的一切产生越来越强 大的影响。正是通过工具的运用和符号的 中介,人才有可能实现从低级心理机能向 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心理发展中介说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道 德规范,而且也被道德规范所约束,它是我们心理的重 要构成成分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的人;不同文化 下对刺激的反应(米德研究)
个体的政治化问题、中国盛唐之后的软弱等
文化
文化:被某一团体分享并世代传承的 一 系列关于团体习得的意义和行为模式
物体、技术、建筑、工具、文化中的其他手 工制品
语言的角色
语言使思维具有存在的可能性。语言不仅 是人类文化的基础,而且也是“意识”的 根本要素。
因为语言使人类的社会交流变成可能。有 了语言才使维果斯基称之为“抚养与教育” 的东西成为可能。对语言等强有力符号系 统的学习,初级心理机能最终能转化为高 级心理机能
语言的阶段与功能
阶段
功能
社会(外部)言语(到 控制其他人的行为(如我想
中介的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文化与儿童的基本生物能力和成熟时间表之间 的相互作用。但维果斯基坚持认为环境(文化)而不是 生物学意义上的成熟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当环境的 时机与要求对儿童比较合适的时候,发展才能发生。
在维果茨基看来,社会文化历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集中体现在学校教学上。儿童的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 发展,学校教学是发展的源泉。这个观点是维果茨基理 论对教学的最大贡献
原为律师和语言学家,从事的工作如鉴定文 学作品的意义、真伪等。
1925年,他撰写了二十多万字的《艺术心理 学》专着,1926年又撰写了四十多万字的 《教育心理学》专着。
从事心理学有关研究17年,34岁死于肺癌。 维果茨基是一位心理学界不可多得的天才,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留下的著作达186种, 共200多万字。
最近发展区
太简单的 要求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