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龙湾水岸国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亚龙湾水岸国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水岸国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工程地点:三亚亚龙湾滨海路(铂尔曼酒店北侧)承包范围:。

“三亚亚龙湾·水岸国际项目”占地面积108亩,由56栋独栋客房、1栋水疗中心、1栋VIP-SPA、42栋单体商业等共计地上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及地下建筑面积约2.24万平方米组成,地下均为预制管桩基础,整个项目的桩基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总桩长约5万米。

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月日,总工期为75日历天。

(具体开工时间以甲方通知为准)质量目标:合格1.2施工前期准备1.2.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我公司成立本工程项目经理部,配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组成项目部,作为本项目全施工阶段的管理层,投入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作为项目劳务层。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部执行六个基本职能: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指挥职能,投入项目部的施工队伍则按项目部的计划要求施工。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组材料设备管理组质安管理组财务核算组后勤管理组专业施工队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技术职能管理部门1.2.2现场管理人员安排项目经理:是我公司在本工程的全权代表,全面负责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活动。

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的技术工作。

施工员:负责全部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材料、试块的取样和送检;收集、整理、编制有关质量检查数据。

安全员:负责工程安全的检查,收集、整理、编制有关安全的检查资料。

内业预算: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进度报表、工程预结算,收集整理记录各类工程数据。

财务:负责本工程有关财务事宜,保证工程用款。

材料员: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和发放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材料和物资供应,并做好现场的文明管理。

后勤主管:负责职工的生活和现场保卫工作。

1.2.3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成立项目经理部、安排一套精干有力的人员后,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规章制度,使各部门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

施工计划管理制度施工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切其它管理工作都围绕计划管理来开展。

计划管理包括计划编制、计划实施、计划的检查和调整环节。

施工计划的职能由生产计划组来实施。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是对施工技术进行一系列组织、指挥、调节、控制等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措施计划、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技术檔管理等。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搞好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关键是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技术责任制:技术责任制是项目经理部的技术工作系统,对各级技术人员规定明确的职责范围,使其各负其责,各司其事,把整个施工活动和谐、有节奏地组织起来。

它对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保证工程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责任制中,制订分级技术责任制。

上级项目总工履行向下级项目总工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的职责,处理下级请示的技术问题等责任。

下级项目总工接受上级项目总工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执行自己所在技术岗位上的任务。

技术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为了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及工人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实施技术交底制度,做好交底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是工程的根本,其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

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以工程质量为本,开工前有针对性的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和《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建立健全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预控。

树立精品意识,通过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加强施工作业队伍的质量意识,力争精益求精。

工程质量管理是由项目质安组负责。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正确贯彻执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施工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在保证安全施工的条件下,创优质工程。

施工安全管理由项目质量安全组负责。

其具体制度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施工安全责任制项目工地设安全检查员。

安全检查员负责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督促和帮助操作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施工制度。

组织班前和班后的安全检查,一旦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向工程管理人员报告,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检查及事故处理安全教育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知识和预防作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安全检查是预防各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发生伤亡事故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抢救,并将情况向有关方面报告。

加强安全技术工作根据工程作业的特点,制订安全规范作业章程。

1.2.4现场准备1.2.4.1场地控制网的测量,建立控制基准点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确性,工程施工时设置测量控制网。

控制网的各控制点均应为永久性的坐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必要时应设置保护措施,以防破坏,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建筑物的轴线、标高等,确保施工质量。

1.2.4.2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根据施工机具的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机械设备进场后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布置,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1.2.5施工队伍的准备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对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并认真落实,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3施工部署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着重围绕工程质量创优及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来进行人、财、物的组织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措施的制定。

品质创优:严格进行施工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禁止不合格工序或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中,保证工程质量一次验收达到国家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工期目标:采取流水作业,配备足够的材料、机具和技术力量雄厚的管理层、作业队伍,确保总工期75个日历天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我司将此项目为重点工程,对组织机构、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周转料具等各大要素均予以全面充分地保证。

牢牢掌握并抓紧本工程的特点、难点、重点,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法,循序推进组织整个工程的施工。

1.4施工技术说明1.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场地准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场地必须进行整平,场地内四周开排水沟,四角上挖集水坑,做好场地内排水工作。

临时设施的搭设(1)办公室及职工住宿:根据甲方提供的板房单独分出办公室和职工住房。

(2)材料堆场:材料采用露天堆场。

(3)临时用电线路为2挡BLV-3×185+1×25+1×16铜芯线。

(4)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施工现场周围需有临时性水泥道路和场地内道路利用废砖渣铺垫临时通道,必须能满足70吨以上汽车行走,管材进场和桩机进出场用。

(5)消防管线办公室、仓库等必须设有灭火器,施工现场不允许烧火煮饭,消除火灾隐患。

(6)组织人员学习图纸、地质数据和施工方案等技术数据,进行技术交底,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地质特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7)做好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做好需用的电源和照明工作,现场应配设开关箱和相应的安全装置。

正式打桩前应进行试桩,以确定桩长和单桩承载力,试桩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5根,当工程桩施工前单桩静载试验达到规范标准时,其工程桩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工程桩单桩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小应变法,检测数量为100%。

1.4.2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根据业主要求拟采用静压打桩工艺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定位桩就位、对中、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送桩至设计标高(或截桩)1.4.3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1.4.3.1测量1、测量准备(1)进行施工测量之前,应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校核,参加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检查总尺寸和各部分尺寸之和是否相等,总平面图和大样详图尺寸是否一致,实地检测水准点的高程。

通过以上工作,取得正确的测量起始数据和点位。

(2)通过现场勘测,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及障碍物的清除方法,并向测量人员交底。

(3)打桩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高程点和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工作,首先进行室内计算,由两人同时进行,经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现场放线。

(4)场区平面控制:在场区外设三个以上坐标及水准控制点,场内施工区域周围设4-6个控制点,要求闭合测量,满足《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范》要求。

(5)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根据建设方提供已放出来的建筑物的边角轴线控制点,用全站仪及钢尺放出轴线控制点,然后依据这些点再测放桩位。

(6)各桩位点的测放根据轴线与桩位的关系,采用全站仪放出桩位,插入Ф6钢筋作为桩位标记,并在钢筋上涂上醒目的红油漆或系上红色胶带,经保证打桩时不易搞错,放出的桩位需经甲方、监理复核签认后才可施工。

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挤压或桩机行走等因素,在打桩前应对桩位进行复核,并定期复核各轴线的控制点。

(7)高程控制标高控制网应根据甲方提供并复核后的水准点进行引测,引测高程采用往返法,测量各桩位控制点的水准高程,从而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施工场地标高控制网。

4、施工控制点的保护为保证施工控制点的准确性,需对其四周用砼固结,保护其稳定性,另外,每周均需对控制点进行复核。

1.4.3.2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1、预制管桩的堆放(1)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来卸车堆放,地点选择要有利于打桩施工,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层间必须放垫木,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面上,管桩最高堆放四层,先用的桩应放在上层,垫木应选用耐压的长方体,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

(2)当管桩叠层堆放时,必须使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

堆放场地要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加木方作支点。

2、预制管桩的验收(1)对于卸下来的桩,施工员和质安员要认真检查,不合格的管桩不得进入现场。

(2)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有限,质检员只能对管桩的外观(即表面有蜂窝、麻面、合缝漏浆、局部磕损、钢筋外露、横裂、纵裂,以及桩身弯曲度、内壁光滑度等)及几何尺寸(直径、壁厚、桩长、端头板厚度、平整度等)来进行验收。

另外,需检查管桩每批次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材料是否真实、齐全。

1.4.3.3沉桩1、打桩机具(1)压桩机型号的选择:该桩基工程位于海滨酒店区域内,根据业主要求采用静压工艺施工,桩型设计选用Φ500壁厚125A、AB型桩,工程桩终压力要求大于1600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并且桩尖穿过夹砂层后进入持力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