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电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9章 电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第28讲原电池一、选择题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 形管)构成—个原电池(如图)。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3.2 g Cu溶解时生成1.12 L Cl23.小明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电子流向为铝质汽水罐→导线→扬声器→导线→炭棒C.食盐水中的Na+向炭棒移动D.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4.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Zn+2HCl===ZnCl2+H2↑B.2CH3OH+3O2―→2CO2+4H2OC.NaOH+HCl===NaCl+H2OD.4Al+3O2+6H2O===4Al(OH)35.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Al 、Cu 、稀H 2SO 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B .由Mg 、Al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 -3e -+4OH -===AlO -2+2H 2OC .由Fe 、Cu 、FeCl 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D .由Al 、Cu 、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6.(2013辽宁铁岭一中期中卷)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Fe 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负极反应: 2H ++2e -===H 2↑C .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 溶液中c (Cl -)增大D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 均不变7.(2012·安徽)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 2,闭合K 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 1,闭合K 2,发现电流表A 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断开K 2,闭合K 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Cl -=====通电Cl 2↑+H 2↑B .断开K 2,闭合K 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 .断开K 1,闭合K 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 2+2e -===2Cl -D .断开K 1,闭合K 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二、非选择题8.在由铜片、锌片和200 mL 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当在铜片上放出3.36 L(标准状况)的H 2时,硫酸恰好用完,请填空:(1)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 ;(3)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 mol/L 。

9.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 H 2SO 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 的NaOH 溶液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Mg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Al 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10.为节省药品和时间,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巧妙构思,以“接力”的方式,设计了比较铜与锌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系列实验。

试填写下列空白:(1)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锌不接触),小心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没有气泡 ;甲同学设计思路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氢前面,可以和稀硫酸反应,铜排在氢后面,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 CuSO 4 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同学判断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所依据的原理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铜的前面,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表面产生的铜与锌构成原电池的两极,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加快 。

(3)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和石墨电极组装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作电解液)。

电解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O 4+2H 2O 2Cu +O 2↑+2H 2SO 4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主要有 阳极产生无色气泡,阴极表面产生红色固体 。

(4)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仪器、试剂任选),探究和证实铜、锌元素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简要说明操作) 取两块相同的铁片,分别放入盛有ZnSO 4和CuSO 4溶液的两支试管中,观察铁片表面的变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

11.Ag 2O 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 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 3溶液,生成Ag 2O 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 ℃,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 2S 2O 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

反应方程式为2AgNO 3+4KOH +K 2S 2O 8=====△Ag 2O 2↓+2KNO 3+2K 2SO 4+2H 2O 。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Ba(NO 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 。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 2O 2转化为Ag ,负极的Zn 转化为K 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Ag 2O 2+2Zn +4KOH +2H 2O 2K 2Zn(OH)4+2Ag 。

(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Ag 2O 2和Ag 2O)2.588 g ,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和O2,得到224.0 mL O2(标准状况下)。

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29讲化学电源一、选择题1.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2-4放电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充电A.电子流动方向由A到B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2-4===PbSO4C.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2-4+4H+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a极为负极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24e-+6H2O===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 O2,理论上能生成CO2气体33.6 L(标准状况下)3.(2013绍兴一模)航天器中常使用可充电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做H2直接参加反应)。

白天太阳能帆板发电,将一部分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夜晚镍氢电池供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此电池要不断补充水B.放电时NiOOH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充电时阴极区电解质溶液pH升高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i(OH)2-e-+OH-===NiOOH+H2O4.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物是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C.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负极反应为C2H5OH-12e-===2CO2↑+3H2O D.H2SO4作电解质,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5.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

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的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B.充电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6.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

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阴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7.目前市场上主流手机所配的电池基本上都是锂离子电池。

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组成为C6Li,其中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有机导LiCo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