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邮专业转型发展经验材料

集邮专业转型发展经验材料

2015年度集邮业务转型发展经验材料
2015年,山西省集邮专业深入贯彻集团公司集邮业务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省全面倡导了“大众集邮”的理念,围绕大众集邮的需求,紧抓产品、渠道、活动三个抓手,精耕细作,创新产品开发,拓展营销渠道,运用多种促销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汇报如下:
一、依靠清晰的发展思路,确保了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 2015年,我省集邮专业在总结往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符合山西集邮实际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产品、渠道、活动三个抓手,转型创新,全力加快山西集邮业务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通过狠抓落实,到2015年末,我省集邮专业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经营目标,实现收入1732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目标17100万元的101.34%,专业收入绝对值全国排名18位,完成计划进度全国排名第15位,同比增幅4.69%,全国排名22位。

全省集邮品库存金额8040.06万元,较年初减少1117.63万元,降幅12.2%。

全省共形成欠费31.93万元,欠费率0.19%。

全年共组织“四进”活动269场,完成全年计划258场的104.26%;共签约社会代理渠道87家,完成全年计划目标83家的104.82%。

共实施全省性营销项目10项,全部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其中“生肖贺岁季”营销项目实现收入6539.76万元,完成计划目标5000万元的130.80%;
盘库压库活动收入实现收入3411.27万元,完成计划目标2300万元的148.32%;“中国集邮文化季”营销项目完成收入1615.68万元,完成计划1500万元的107.71%;集邮文化四进活动共开展268场次,完成计划目标258场的103.9%。

2016年新邮预订共实现收入4916.9万元,完成计划目标4300万元的114.35%。

开发2015形象年册共50000册,实现收入1200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31.6%。

二、依靠创新,转变了业务发展方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年来,山西集邮始终把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集邮业务发展的主要抓手。

(一)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了三个第一
一是第一次与集邮总公司合作开发产品。

中国集邮总公司是从事全国集邮品制作和发行的权威企业,既有很高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又有丰富的邮品开发资源。

为了提高我们的邮品开发水平,2015年,我们积极与总公司合作,先后开发了《黄河》邮票长卷平遥推光漆器摆件、《黄河胜景》邮票长卷丝质挂画、《丙申猴》平遥推光漆器摆件和《丙申猴》生肖主题储蓄存单四款产品,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丰富了产品类型。

二是第一次与邮票设计师全方位合作,提升了产品档次。

在开发《黄河》邮票珍藏折产品时,由邮票设计师袁加先生全权设计制作,实现了邮票、设计、画稿、文案四位一体,均出自同一名家之手,使产品成为极具艺术性和收藏性的佳作。

三是第一次在集邮产品中加载专题二维码视频,实现文化载体由静态向动态的延伸。

在开发《黄河》邮
票珍藏折时,专门制作了《话说黄河--袁加》的视频,并与邻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使用草料二维码平台生成视频专属二位码,加载到邮折上。

收藏者不仅可欣赏到平面、静态的内容,还可通过二维码观看设计者袁加话说黄河,使“黄河”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延伸。

(二)通过渠道创新,实现了两个突破
集邮业务收入主要是通过集邮品开发和销售来实现的。

因此,渠道建设非常重要。

2015年,面对转型发展的需要,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冲击,我们在继续加强传统渠道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渠道建设,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了两个突破。

一是互联网渠道的拓展实现了突破。

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渠道建设是关乎集邮业务发展未来的重要工作。

2015年,依托中国集邮网上营业厅,建成了山西专厅,实现了邮品的展示、查询、和销售功能,形成了一个具备线上网购、新邮预订、邮票零售、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全新渠道。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明确了产品上线的相关要求。

截至目前,共上架52种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

在2016年新邮预订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引导线上预订,效果显著。

我省共实现新邮预订线上收入1746.8万元,占比达到35.5%,位居全国第八,线上预订收入较上年增幅达到1142%,线上收入的大幅提升,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我省新邮预订户的客户结构,同时也为集邮网厅吸引和积累了大批的客户资源,为网厅等线上渠道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山西集邮”官
方微信平台进行升级,将山西集邮微信服务号升级为订阅号,完善了功能,并通过组织“宝贝!爸爸‘扛’你过六一!”、“黄河邮票征名活动”、“猴会有期”丙申年原地邮局投票等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实现了线上宣传推广,线下体验销售功能。

目前,山西集邮微信粉丝已达10090人。

二是社会代理渠道实现了突破。

2015年,我们在巩固传统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把社会代理渠道的建设作为重点,制定了具体方案,明确了发展的重点,统一了代理协议,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利用社会商贸公司、集邮协会、珠宝商、旅游景点、土特产商店、酒店宾馆、婚纱影楼等,开展集邮业务代理、代办和代销合作,今年我省共拓展社会代理渠道87个,拓宽了集邮业务发展的渠道。

(三)通过活动创新,实现了促销方式的转变
一是在全国首创了利用众筹方式进行进行集邮品销售的模式。

在黄河邮票发行之际,以互联网+的全新思维,将当前网络最流行的众筹方式作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众筹平台——京东网众筹频道,预销售专为众筹渠道开发制作的《黄河万里图》邮册,实现业务收入52.2万元,虽然收入规模并不算大,但作为一种探索和创新,使集邮产品成功向O2O的崭新营销模式转变迈出了有实质性和历史意义的坚实一步,探索出了一条集邮产品在网络渠道策划开发、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的新路子,对于扩大集邮影响、培育集邮市场,树立山西邮政、山西集邮乃至中国邮政、中国集邮的品牌形象,加快集邮业务转型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
意义。

二是品鉴会营销成效显著。

我省开展集邮品鉴会是从2014年开始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品鉴会从无到有,从不会到熟练掌握这一营销模式,至今已成为拉动集邮业务规模发展的重要方式。

2015年,共组织举办了“生肖贺岁季”7场和《黄河》邮票发行2场大型集邮品鉴会,邀请吴冠英、袁加、雷汉林、闫炳武等著名的邮票设计师、著名画家等亲临山西,与集邮爱好者见面,现场签售,形成了强烈的轰动效应,9场活动不仅实现了收入 2000多万元,而且,为宣传集邮、推广集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是首发活动影响深远。

一年中,举办了多场邮票首发活动,如生肖邮票首发、黄河邮票首发活动,对宣传集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在《黄河》特种邮票的发行之时,为扩大影响,省集邮公司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邮票首发活动,唱响了全省《黄河》邮票首发营销活动的“黄河大合唱”。

在首发活动的主会场临汾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举办的《黄河》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场面热烈、气势恢宏,特别是《黄河》特种邮票设计者袁加先生亲临现场以及我国第一家黄河主题邮局的揭幕,更为首发活动锦上添花,增色不少。

四是宣传推广频出新招。

在黄河邮票发行之时,省集邮公司以线上与线下、自有媒体与社会媒体、省专业与市公司结合宣传的多样化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力求花小钱办大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线上平台,省集邮公司以软文推送的形式通过中央、地方主流互联网媒体和山西邮政、中国集邮网上营业厅、山西集邮微信服务号等行业内互联网媒
体对邮票项目进行造势宣传,此外,还别出心裁开发了两款网络游戏,以娱乐+宣传的独特形式推介宣传相关集邮产品,这在我省尚属首次。

线下平台,以召开新闻通气会、媒体见面会、集体采访报道等形式在《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社会媒体和《中国集邮报》、《集邮报》等行业媒体上进行全方位、立体性宣传。

尤其是以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宣传推广集邮在我省尚属首次。

五是集邮文化“四进”活动如火如荼。

2015年,围绕大众集邮的需求,在全省各市组织开展了集邮文化“四进”活动268场。

,在组织常规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思路,通过举办小型邮展、集邮知识讲座和青少年集邮知识竞赛等活动,将集邮文化输送到了学校、企业、军营和社区。

并在实际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了依靠集邮知识讲座进校园,依靠小型邮展进企业、进军营,依靠邮品展销进社区的“四进”模式。

以上是我省在集邮转型发展方面所做的点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与集团公司的要求,与广大客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认为转型是一个不断创新探索、总结巩固、扩大推广的过程,尽管在做的过程中,会碰到诸多瓶颈,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坚持就是胜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