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倾城之恋读后感

倾城之恋读后感

一个自私的男子、一个自私的女子。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不可能存活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

但是。

却可能容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两个人之间那一丝丝的温情,在一瞬间,让时间成为永恒。

这一刻交织的情感该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

如果这可以叫做爱情,那么就算是吧。

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悲凉。

假如没有战争,两人将依然活在自己背负的壳中慢慢前行,谁也不会为对方付出真心。

他们会按自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看似丰盛,却是苍白悲哀。

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

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个大变故改变了一切,但如果是为了成就这样一段恋情,代价未免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偶然性几近为零。

这样的爱情,或许只能童话中存在。

一一座城市的颠覆成全蓄谋已久的爱恋。

幸福的感觉就是那一刹那的时间。

那么长时间无限的忖度。

那么长时间无奈的掩饰。

在那一刹那消失殆尽。

化为平凡的欢声笑语。


掉所有戒备开始以后平凡的生活。

也许以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幸福、但是。

至少在那生死与共的一刹那。

幸福是永恒的。

如果你知道以前的我。

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呵呵。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我爱你。

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是我自己的事。

呵呵。

张爱玲这句话说出了一个女子很洒脱的一面。

也许同时。

内心也隐藏了无数的凄凉。

一个人勇敢。

并不是说她不害怕什么。

而是。

她明明害怕还能坚持去做。

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个有着圆满结局但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体味生存于人世的艰辛和命运的荒谬无常。

其实《倾城之恋》的情节很简单,讲述一个离异后寄居娘家的白流苏遇上了一个热爱风花雪月的花花公子范柳原,白流苏急于找一个归宿,然而,范柳原却因童年的悲剧,对家庭失去了责任心。

在两人步步为营,玩心理战术的一番爱情角逐后,故事最终以大团圆结局的收场。

当第一次读完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快意,战火中成就一段倾城之恋。

经过细读与深思后,觉得虽然结局是圆满的,但是心中总是有些难以释怀的地方。

比如说,白流苏与范柳原最后结婚了,不见得范柳原受到过的伤痛便不复存在了,故事最后的那些话:“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
来说给旁的女人听。

”从这句话中,我觉得范柳原没有放弃他原来的世界,他依旧是那个逢场作戏的范柳原。

白流苏虽然得到了她所期待的婚姻,她得到范柳原的爱,但却不是全部,白流苏是可怜的。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范柳原同样是可怜的。

他的经历绝对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在这个利欲薰心,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范柳原是个历经沧桑的人,所以即使他与白流苏成为夫妻但并没有真正的对白流苏敞开心扉。

我觉得他们的爱情就像时下这些都市爱情,虽然爱着,却又殚精竭虑耍着手腕,保持着那点点暧昧,怕自己爱得比对方多,怕自己受到伤害。

白流苏一个受人唾弃的寡妇,在一群自私自利的兄嫂的欺压下,无容身之处的窘况,她急切寻找归宿。

徐太太跟她说,找事是假的,找个人才是真的。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我觉得那个时代的女性都是可悲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要看她的男人,女人要依附着男人才得到尊重。

我觉得白流苏是自私,当时社会环境下,像白流苏这样的女性,这样的环境下,想当然想抓住范柳原这根稻草。

同样,范柳原也是自私的,他对白流苏费尽心思,却没想过
要娶她,就是等她投怀送抱。

在这场爱情的角逐里,最后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局也是完满的白流苏得到了婚姻却对自己未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虚无感。

对于我个人的爱情观里,我却觉得是不够完美的。

读完《倾城之恋》,也许有人说太好了,是大团圆结局。

但我看到最后一段话“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

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苍凉的故事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悲凉感。

我觉得《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给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