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公司信托业务管理及交流管理知识分析.pptx
某公司信托业务管理及交流管理知识分析.pptx
15
委托人主要义务
(1)转移信托财产 信托财产转移应遵循民法通则和物权法 关于财产转移的规定。
(2)支付信托报酬 (3)除委托人已在信托文件中声明保留权利
者外,不得干预受托人的活动。
16Βιβλιοθήκη 五、受托人(信托公司)• 受托人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 --- 《信托法》第24条
• 受托人一般为专业的信托公司,其经营范围分为大三类:
信托业务交流
张文渊 2011年11月
1
第一章 信托的基本含义
2
一、信托的概念
• 信托(TRUST) • 信托,按其词义解释,就是相信和委托。两者之
中,“信”是“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托” 是“信”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 • 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 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 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 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9
第二章 金融信托业务
10
一、金融信托业务的分类
• 资金信托 • 动产信托 • 不动产信托 • 其他财产和财产权信托
• 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以及其他财产和财产权信 托进行受益权拆分转让的,应当遵守本办法的相 关规定。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53条
11
二、信托业务法律关系
投资客户 委托人
信托业务:1、资金信托;2、动产信托;3、不动产托; 4、有价证券信托;5、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 投行业务:6、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 业务;7、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 顾问等业务;8、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 9、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等业务;10、代保管及保管箱业务; 自营业务:11、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方式运用固 有财产;12、以固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13、从事同业拆借; 14、法律法规规定或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信托公司 受托人
管理运用
收取信托报酬
交付
投融资
信托财产
获取收益
收益分配
受益人
交易对手
被投资项目
12
三、信托业务的相关概念
• 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 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 营行为。
•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按 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将两个以上 (含两个)委托人交付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运 用或处分的资金信托业务活动。
6
四、信托的职能
• 财产管理职能 • 资金融通职能 • 社会投资职能 • 社会公益服务职能
7
五、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
(一)、信托与代理 相同点:
(1)两者都基于信任而产生,受托人和代理人均处于 被信任者的地位;(2)两者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 从事活动,受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而活动,代理 人为本人的利益而活动。 区别:
•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 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
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
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6条
14
委托人主要权利
17
受托人主要权利
权利来源:信托文件和法律规定。 (1)对信托财产享有管理权和处分权; (2)请求支付信托报酬的权利; (3)请求补偿费用的权利。
受托人为处理信托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
承担的必要费用,应当由信托财产承担。
18
受托人主要义务
(1)忠实义务:信托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财产管 理方案或制度,根源就在于信托财产上固有地体 现着权利和利益的分离。信托当事人的特殊信任 关系、受托人作为被信任人的地位,决定着忠实 义务正是受托人最根本性质的义务。
2、信托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 多边信用关系
3、信托目的: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 公共利益
以信任为基础,核心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5
信托目的要求
信托目的 1、设立信托,必须有合法的信托目的。
信托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 共利益。 2、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的信托无效。 诉讼信托是委托人将债权等实体权利及相应诉讼权 利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诉讼当事人身份, 为实现实体利益进行诉讼,产生诉讼利益归于受 益人的一种信托制度。 立法理由:避免滥诉或剧诉
• 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就是一个委托人。
13
四、委托人
• 委托人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
•
--- 《信托法》第19条
• 例外:集合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为合格投资者。
• 合格投资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识别、判断和 承担信托计划相应风险的人:
•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信托法》第2条
3
二、信托制度的主要法规
• 构建了我国的信托制度是“一法两规”
• 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年施行)
• 两规: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银监会令2007年第2号)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银监会令2007年第3号)
4
三、信托的构成要素
1、信托财产:财产权为信托行为成立的前提
(1)当事人不同;(2)财产权属不同;(3)使用的名义 不同;(4)被信任者的权限不同;(5)适用范围不同; (6)法律后果的承担主体不同。
8
(二)、信托与行纪 相同点:
(1)两者是基于信任而产生的; (2)两者均涉及到财产的管理与处分; (3)受托人和行纪人均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活
动,并就此活动的法律后果自负责任。 区别: (1)当事人不同; (2)业务性质不同; (3)涉及财产范围不同; (4)成立要件和利益归属不同; (5)介入权规定不同。
(1)知情权:
委托人有权了解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 并有权要求受托人作出说明。信托法第20条。
(2)解任权:
受托人违法管理信托财产,委托人有权解任受托人。信托 法第22条。
(3)指定受益人的权利或确定受益人范围的权利。 (4)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信托财产管理方法调整请求
权(信托法第21条)。
(2)分别管理义务: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3)亲自管理义务:选任责任和监督责任 (4)信息披露义务:保存完整记录供委托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