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过滤离心膜分离

大豆过滤离心膜分离

3.相对湿度
在较高相对湿度80%环境下,大豆低聚糖浆吸湿平衡湿度为58%,吸湿性比 蔗糖高,比果糖低。
4.水分活度
大豆低聚糖在50-70%,其水分活度接近于蔗糖。25℃下浓度76%的大豆低聚糖 浆,水分活度Aw为0.95,所以不易生霉。
5.保存性
大豆低聚糖浆在55 ℃下,保存180天,不会有结晶析出,在低温下可长期贮存。
膜器件、泵、过滤器、阀、仪表、管路等
2、常用膜器件的类型
板框式、圆管式、螺旋卷式、中空纤维式、 毛细管式
第3节 超滤与微滤
1、超滤过程
膜: 非对称性膜,表面活性层孔径1~20nm 微孔, 能截留分子量500以上大分子或胶 体微粒。
原理: 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小分子物质 与小分子量 物质透过膜上微孔,流到低 压侧,大分子物质被截留。
8.抑制淀粉老化
将低DE值的淀粉水解液低温保存,会因老化而出现浑浊,在溶液中加入大 豆低聚糖,添加量越多,越能抑制浑浊。因此将其应用于糕点、面包可以缓解 淀粉老化。
(三)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特性
1.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
人体实验表明,摄入低聚糖可促使双歧杆菌增殖,从而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
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
流道,运行恶化。
(3)减轻浓差极化的方法
①改变流向、提高流速; ②设置湍流促进器; ③脉冲加料法; ④搅拌法; ⑤适当提高原料向与膜平面平行。
5、超滤的影响因数
(1)操作压差(推动力) 压差大,通量大,能耗大; (2)料液流速 采用错流装置,使料液与膜面平行流动,
2、膜分离的推动力
(1)借助外界能量,物质发生由低位到 高位的流动;
(2)借助本身的化学位差,物质发生由 高位到低位的流动。
3、膜分离方法
(1)压力推动
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均为压力推动 的膜过程,即在压力的作用下,溶剂及小 分子通过膜,而盐、大分子、微粒等被截 留,其截留程度取决于膜结构。
6.热稳定性
大豆低聚糖加热到160 ℃ ,所含水苏糖、棉子糖破坏很少;短时间加 热比较稳定,在140 ℃下也不分解。
7.酸性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
将大豆低聚糖浆调节Ph=3在20 ℃ ,37 ℃下存放120日后观察,20 ℃下 120日后仍残留85%以上。30 ℃下存放120日后观察仍残存60%以上。
大豆低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对热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广泛用于酸性食品.
机理: 筛分
2、微滤过程(微孔过滤)
膜: 微孔,均质的多孔膜,孔径0.02-10μ微 孔, 能截留直径为0.05-10μ的微粒或 分子量大于106的高分子
原理: 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小分子物 质与小分子量物质透过膜上微孔,流到 低压侧,悬浮微粒和分子胶体被截留。
机理: 筛分
3、浓差极化
膜分离设备与大豆低聚糖的提取
主讲人:胡淇松 曹禺
生工1001班
一、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膜分离
膜分离(MembraneSeparation)是以选 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 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 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 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粒、微生物及悬浮粒子,操作压力为0.05~ 0.5MPa。
二、膜材料及分类
1、常用膜材料
有机高聚物膜:纤维素类、聚砜类、聚酰 胺类、聚酯类、含氟高聚物、聚烯烃等
无几分离膜: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和 分子筛炭膜等
2、膜的种类
(1)对称膜:又称为均质膜,是一种
均匀的薄膜,膜两侧截面的结构及形态 完全相同。包括致密的无孔膜和对称的 多孔膜两种。
——反渗透膜几乎无孔,可以截留大多数溶质
(包括离子)而使溶剂通过,操作压力较高,一 般为2~10MPa;
——纳滤膜孔径为2~5nm,能截留部分离子及
有机物,操作压力为0.7~3MPa;
——超滤膜孔径为2~20nm,能截留小胶体粒子、
大分子物质,操作压力为0.1~1MPa;
——微滤膜孔径为0.05~10μm,能截留胶体颗
(1)概念
膜传质过程中,靠近膜表面的边界层 处会存在浓度梯度或分压差,对于给定的 主体流体浓度,边界层阻力的存在降低了 膜分离的传质推动力,渗透物的通量也降 低。由于传质阻力而引起边界层组分浓度 的增加或降低的现象被称为浓差极化。
(2)浓差极化对膜分离过程的不利影响
①引起渗透压的增大,减小传质推动力; ②增加透过阻力; ③改变膜的分离特性; ④恶化膜的性能; ⑤严重的浓差极化导致结晶析出,阻塞
(2)大多数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因此能耗 较低;
(3)膜分离通常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合处理热 敏性物料;
(4)膜分离设备本身没有运动的部件,可靠性高, 操作、维护都十分方便;
(5)处理能力和规模选择性强; (6)体积小,占地少。
膜分离装置
一、膜分离系统组成
1、膜分离系统的构成
膜分离 技术的 应用
大豆低聚糖的提取
一、大豆低聚糖的结构及性质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寡糖的总称,主要成分是蔗糖、棉子糖、水苏 糖及少量的毛蕊花糖。
(一)结构:
(二)大豆低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
1.甜度
其甜度为蔗糖的75%,几乎与葡萄糖的相同,能量仅为8.36KJ/Kg。
2.渗透压
蔗糖溶液渗透压很高,主要用于食品保存。大豆低聚糖渗透压略高于蔗糖。
——传质阻力由膜的总厚度决定,降低膜 的厚度可以提高透过速率。
(2)非对称膜:横断面具有不对称结
构。包括一体化非对称膜和复合膜两类。
——分离效能主要或完全由很薄的皮层决 定,传质阻力小,其透过速率较对称膜高 得多。
三、膜分离的特点
(1)膜分离是一个高效分离过程,可以实现高纯 度的分离;
流速高,传质系数大,有利于提高渗透 通量。
5、超滤的影响因数
(3)温度 温度高,料液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有利
于提高渗透通量。 (4)截留液浓度 浓度增加,浓度边界层增厚,易形成凝
胶层,使渗透通量减小。
6、应用
(1)水纯化 纯化水、注射用水、眼药水 (2)废水处理,回收有用的物质 (3)产品加工 各种大分子物质分离,浓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