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际投资环境第1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国际投资环境(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5个方面。
其中,自然环境是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是包括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政治环境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法律环境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特别是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状况,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环境是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案例:美国肯德基在中国香港市场的转败为胜——文化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1.自然环境: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
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适中、气候是否适宜等。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其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行为决策,如:中东石油丰富,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必争之地;纺织厂、造纸厂和化工厂耗水量大,一般需要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的地方通常是旅馆、饭店、游乐行业的优先选择。
地理位置:东道国与投资国距离的远近,会影响投资者对分支机构的布局;生产基地与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远近,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也是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新加坡位于交通便利的马六甲海峡,这对其吸收国际投资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中国香港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靠近市场广阔的内陆,这是其能吸引许多外国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气候的差异和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从不同侧面影响投资。
如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过于恶劣,因此吸收的投资也较少。
人口: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其对国际投资影响很大,人口不仅决定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其分布也决定需求的种类和层次,如年轻人比重大的国家对音乐、电影、服饰等时尚产品的需求较大。
其次,人口对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是外商投资动机和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到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经济环境也是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实现其经济目标和基本原则所借助的方法体系,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特定的经济机制。
其对外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国与东道国经济体制的近似度,二是东道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
一般说来,国与国之经济体制越相似,经济体制越完善,相互间的资本流动越容易进行。
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不稳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存在基础性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国有经济行政化,生产要素流动难以有效进行。
因此,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稳定程度三方面考察。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所达到的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在生产方面,发达国家侧重于投资大而节省劳动力的生产设备(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而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多用劳动力而节省资金(劳动密集型)项目。
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点,品质重于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功能及实用性,价格终于品质。
在销售方面,发达国家习惯运用大量广告促销,而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推广上常受到传播媒介少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经济发展速度以动态的形式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国家收入增长较快,市场不断扩大,盈利机会较多,因而能吸引大量投资;反之,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国家,市场需求长期停滞在某一水平,市场增长空间狭小,不利于外商投资。
经济稳定程度主要看一国物价、利率、汇率等是否稳定,经济发展是否大起大落。
经济稳定程度较低的国家,投资风险较大,投资者面对不稳定的环境,很难对投资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客观评价。
生产要素供应:FDI是生产要素实现跨国配置的过程,东道国生产要素供应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外商生茶经营成本和效率。
因此,东道国的劳动力、土地、生产资料等要素的供应水平是国际投资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生产要素供应水平高低大致反映在四个方面:①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主要指生产要素流动的渠道、效益及灵活性。
发育良好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应该满足生产要素流通渠道畅通,效率高,灵活性强,可以为外商及时、齐备、按质按量地提供所需的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同时还会大大增强外商生产经营的灵活性②生产要素的可供量③生产要素的成本,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土地的价格、融资成本等④生产要素的质量。
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要素流动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优质的生产资料供应越充足,融资渠道越畅通,但生产要素的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这使得发达国家在生产要素供应方面以质量占优,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见长。
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家投资的经济政策主要有:①外资政策直接影响国际投资的可能性、收益性、持续性等多个方面;②产业政策,外资必须符合东道国产业政策,有些国家专门制定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限制呵呵禁止外商投资进入某些产业;产业政策往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改变,进行长期的国际投资时,需要对东道国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③税收政策对外商的收益影响很大,从事国际投资要对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如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抵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充分了解④外汇政策对投资收益有决定性影响,主要包括货币是否自由兑换、外汇汇出有无限制等⑤贸易政策,国际投资时,要考虑其生产的产品的出口、原材料的进口是否受限制。
贸易与国际收支:贸易状况主要考察一国的进出口额、进出口结构、进出口产品地区分布及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来讲,东道国比较欢迎进口替代型投资和能扩大出口、改善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投资。
国际收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同时对该国汇率、货币供应量、物价等产生影响,进而对外资产生影响。
3.政治环境:由东道国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性、政策持续性、社会安定性、国际信誉等构成的政治和社会综合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国际投资的安全性。
政治体制的健全程度及演变趋势往往会直接表现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及安于和控制程度上,从而对外商的投资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一般政治较民主和开明的国家,政府的政策意图、决策方式、行为规范等透明度高,投资者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且企业的正常经济行为不会受到无端的干预;而在政治不民主的国家,政府的政策意图、决策方式、行为规范等透明度低,政府的经济行为往往不受制度限制,不仅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过多的干预和控制,而且还会因为潜在的政治动荡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政局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是决定和衡量东道国政治环境优劣的实质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以及政府的能力和办事效率。
政治体制不健全,政府不能有效行使权利,履行责任,政局就难以长期稳定,政府就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易受到反对派的攻击和公众的反对,甚至是国外势力的威胁,从而政局动荡不安。
政局稳定,不仅使外国投资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外资企业制定长远的投资发展规划;反之易产生政治风险,不利于外资企业的长期发展。
执政者的治国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一般来说,执政者能力越强,越能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投资环境就越好,越能吸引外资。
政府的行政效率直接影响外商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东道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主要包括遭受他国侵略、发生边境冲突、出现有境外势力操纵的暴乱、贸易摩擦和经济战等。
当一国遭受外部威胁时,其国内外政策会发生变化,财政经济状况可能变得严峻起来;若发生战争,巨大的开支和严重的破坏,则会使该国投资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变得对国际资本完全不适宜。
政治风险:一般情况下,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东道国政府的干涉和限制,包括资金、货物、人员及所有权不得自由转移;违约或单方面合约;改变租税,强制性转包等其他法律上的启示性待遇;实行国有化政策此外,还有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1.按包含因素多寡分:狭义的投资环境和广义的投资环境2.按地域范围分:宏观投资环境和地区微观投资环境3.按因素稳定性分: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4.按环境表现形态分:硬环境和软环境。
(附例: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投资“环境”)前者是影响投资的外部物质条件,如能源供应、交通、通信、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后者是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因素,如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
第二节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一、冷热比较分析法(美)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60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公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国别冷热比较法”,又称“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
这7个因素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其中前四个属于热因素,后三个属于冷因素,热因素越大,冷因素越小,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即热国),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越大;反之,一国投资环境越差(即冷国),外国投资成分越小。
其中a i、b i、c i、d i、e i分别表示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在11—55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好。
2.关键因素评估法:从投资者具体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众多因素中找出闵氏的两种投资环境评估法各有特点,具体运用时应相互结合,先用多因素评估法对投资环境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再根据投资动机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得出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结论。
五、投资障碍分析法投资障碍分析法是指依据潜在的阻碍国际投资运行因素的多少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基本出发点是:如果在没有考虑优惠的情况下,一国的投资环境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再加上优惠的因素那就更可以接受了。
因此,判断一国的投资环境是否适合外国投资,只要考虑该国的投资阻碍因素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结论,这也是符合企业竞争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