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1 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外委单位精细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外委单位与公司的安全、健康、环保目标相一致,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秩序,避免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4. 4.1外委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4.1.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4.1.2 具有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资质资格。 4.1.3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附安全主管、安全员名单,有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 4.1.4 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程齐全。 4.1.5 有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及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印件。 4.1.6 有外委施工单位人员花名册及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4.1.7 外委施工单位自带的特种设备,如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具有合格证书。

4.1.8 需公司支持,到用电、用气或有毒有害区域作业的,必须到公司相关部门办理批准手续。 4.1.9 外委施工人员严禁到非施工区走动、逗留、休息,严禁私自动用公司的各种生产设施。进放生产厂区必须佩戴安全帽,并走安全通道。

4.1.10

4.3安全管理 4.3.1 安全环保部应检查外委单位人员体检报告。体检不合格或患有职业禁忌者,以及老、弱、病、残者、童工应坚决清退,严禁录用。凡已注册的人员不得随意调整,不得冒名顶替。人员调整,要先经安全环保部同意备案后实施。

4.3.2 外委单位人员入厂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实行“一人一卡制”,培训合格后持合格证(绿卡),方可入厂作业。

1.1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由安全环保部对外委单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安全环保部发放合格证(红卡)。

1.2 部门级安全教育培训:由设备责任部门对持红卡外委单位作业人员进行部门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2 试合格后,由该部门发放合格证(橙卡)。 1.3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由设备责任班组对持橙色合格证外委单位作业人员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该班组发放合格证(绿卡),作业人员持绿卡方可入厂作业。

2.安全环保部对外委单位作业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未持绿卡作业人员,按照《安全管理协议》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考核。

3.合格证(红、橙、绿卡)由安全环保部统一制作,下发至各责任部门自行管理。 4.综合管理部负责给外委单位办理带有本人照片和工种的“工作证”,并在上岗时佩戴。“工作证”严禁转借。凡增补人员和更换工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重新组织安全教育和考试并报设备责任部门和安全环保部备案。

外委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和施工的管理规定,服从公司安全方面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并定期向设备责任部门和安全环保部汇报工作。

4.3.4 外委单位行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负全责。30人以上外委单位必须设有专职安全监察人员。30人以下外委单位必须设立兼职安全员,并配戴明显的标志。外包单位按工作需要划分班组的,其班组名单应报设备责任部门和安全环保部备案。班组长即是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班组内必须设立兼职安全员。

4.3.5 外委单位必须有齐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3.6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不具备资格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4.3.7 凡增补人员和更换工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重新组织安全教育和考试并报设备责任部门和安全环保部备案。

4.3.8 外委单位必须具备齐全、完善、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4.3.9设备责任部门向外委单位交代现场安全、技术注意事项、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并由双方签订《安全技术交底表》。外委单位在进行工作前必须对承担项目编制安全措施,经设备责任部门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工作。

4.3.10 对外委单位必须做到与本公司同等要求、同等待遇、同等规范,严格贯彻执行“两票三制一卡”、“风险预控措施”。

4.3.11 4.3.12 外包单位必须每月组织一次安全例会;外包单位各班组必须每周进行班组安全活动,认真填写安全活动记录,及时传达有关安全的文件和通报等。

4.3.13 外包单位必须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并按要求积极参加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的各种安全检查、例会等活动。

4.3.14 外包单位发生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并由安全环保部门按规定统计上报。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 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3 附件1: 施工承包商考核细则 序号 考 核 项 目 扣分标准(分/人、次) 一 HSE 方面(满分为100分)

1 用火作业 1.1 未开具用火作业许可证 20 1.2 现场有易燃物且未进行有效防护 5 1.3 现场无监护人 5 1.4 作业人无有效证件 2 1.5 擅自移动动火点或一票多动火点 3 1.6 气瓶接管没有使用管夹,或者连接不牢固 2 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4 1.7 气瓶之间、气瓶与动火点间距小于10m 2 1.8 火星溅落在气焊设施或电缆线上 2 1.9 施工器具摆放不规范 2 1.10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10 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2.1 未开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0 2.2 现场无监护人 5 2.3 现场未配备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 5 2.4 安全行灯电压高于安全电压 5 2.5 用电工具没有漏电保护开关和接地保护 3 2.6 没有合格的环境分析数据 5 2.7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10 3 破土作业

3.1 未开具破土作业许可证 10 3.2 现场无安全监护人 2 3.3 没有设置围栏及警告牌,夜间作业没有设警示灯 2 3.4 未经批准堵塞消防通道 2 3.5 在基坑和管沟动土作业未按要求进行支撑和防护 2 3.6 施工器具、器材摆放不规范,土石方未及时清理 2 3.7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10 4 临时用电作业

4.1 未开具用火作业许可证,未开具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20 4.2 临时配电箱没有漏电保护开关和接地保护 5 4.3 临时用电作业期限超过用火作业许可证期限 5 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5 4.4 接头或电缆裸露,配电箱附近有易燃物且未防护 3 4.5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10 5 起重、吊装作业

5.1 起重设备没有《起重机械安全准用证》,未开具有效的作业许可证 10 5.2 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未随身携带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

5.3 吊装区域未设置警戒绳和警示标志 5 5.4 有人员进入起重臂、吊钩、吊物下面的危险区域 2 5.5 起吊超载,起吊重量不清的物品或埋置物体 2 5.6 起重机械移送人员 5 5.7 起重机支脚下没有使用垫木或垫板 2 5.8 利用设备或者管线作为起重锚点 5 5.9 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 5.1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10 6 高处作业

6.1 未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5 6.2 未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20 6.3 搭架作业人员未携带有效的《架子工资格证》 2 6.4 脚手架未挂验收合格牌与限重牌 2 6.5 脚手架使用竹木搭建 2 6.6 高处作业与架空电线没有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5 6.7 作业器具未放置好,有坠落危险 2 6.8 高空抛物 5 6.9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10 承接查验资料移交清单 页脚内容6 7 探伤等放射性作业

7.1 没有办理射线探伤作业许可证 20 7.2 没有设置警戒区域与警示标志 5 7.3 作业前未通知有关人员,导致人员误入探伤区域 5 7.4 违反其他探伤作业管理规定的 5~10 8 爆破作业

8.1 未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爆破作业 10 8.2 产生飞石(包括滚石、冲击波、振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5 8.3 爆破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5 8.4 爆破作业前未落实防护、警戒措施,作业后未及时通知解除警报,未收到解除警报前擅自进入警戒区域的 5

8.5 雷管和炸药存放违反规定,炸药与雷管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炸药的存放点无按照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的 5 8.6 剩余的炸药没有及时归库,造成炸药、雷管丢失 5 8.7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5~10 9 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场所作业

9.1 没有办理《生产过程中危险作业许可证》 5 9.2 现场未按规定配置监护人 5 9.3 施工现场没有配备足够的防护器材 5 9.4 其他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 2~5 10 其他作业

10.1 未按规定办理有效的作业许可证 5 10.2 现场未按规定配置监护人 2 10.3 未按规定进行着装,戴好安全帽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