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教案

四年级上教案

采茶舞曲 设计者: 赵颖 一. 教学目标 1. 聆听 《采茶舞曲》感受、了解江南曲艺风格的歌曲,能够随着音乐节奏做采茶的基本动作。

2. 学会准确演唱歌曲《采菱》,并能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二. 重点难点

歌曲具有江南戏曲的韵味,一字多音,不容易掌握,准确地演唱歌曲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合理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说说你们的感受。(播放《采茶舞曲》)

(二)歌曲《采茶舞曲》欣赏 1. 就近讨论,请几生回答感想,师做简要点评。 2. 师介绍歌曲的基本概况:歌曲是以越剧为基本音乐元素的歌舞曲,它为我们勾画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采茶舞女们劳作时的愉悦心情的图景。歌词的发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音调。

3. 复听《采茶舞曲》,生轻声跟着曲调哼唱。 4. 师:同学们到茶山上去采过茶叶吗?有谁知道采茶的要领和要求?

生回答,师总结:采茶的时候一般掐中间最嫩的新叶,动作分为上、下、左、右,并把采到的茶叶放在背上的背篓里。(师作示范)

5. 再听音乐,边唱边随着音乐做采茶的动作。 6. 请几生上台表演,师作点评,小结:这是一首具有戏曲风格和舞蹈动感的民间歌曲。

(三) 学唱歌曲《采菱》 1. 环节过渡,师:江南水乡是我国的鱼米之乡,那里物产丰富,除了茶叶还盛产很多农产品。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又唱了什么?(播放《采菱》)

2. 请生谈感受,师简介:这首歌曲同样具有江南的戏曲韵味。菱角是生长在水里的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

3. 分句学唱,师教唱。 4. 复听歌曲,生默唱。 5. 师生接龙练唱。 6. 生完整练唱,师指导纠正问题。歌曲的难点有:①一字多音的唱法;②歌曲中的间奏不容易空出来;③歌曲中的反复记号Fine D.S.要讲明白。

7. 跟钢琴伴奏练唱,和伴奏音乐练唱。 8. 分多种形式表演歌曲,分男女,分组,请几生表演唱。 9. 师小结。 (四) 总结,下课 鼓励、肯定学生上课的表现,提出希望和课后的要求。

四. 板书及多媒体设计

五.一课一得 柳树姑娘 设计者:赵颖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能分辨附点四分音符,能够在歌曲中唱准其节奏。

2. 能够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柳树姑娘。 二. 重点难点 难点是歌曲《柳树姑娘》中“啦啦啦”的伴唱。

三.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儿歌《柳树姑娘》吗?请生唱或老师范唱一两句。今天我们又要重新了解这首歌曲。

(二) 歌曲学唱 1. 听录音范唱,师:现在这首歌和小时候唱的有什么不同吗?

加了“啦啦啦”伴唱 2. 请生跟着钢琴伴奏练唱歌曲,师加伴唱。 3. 提示倚音的唱法以及9-16小节的节奏。 4. 练习“啦啦啦”的唱法。 5. 师唱主旋律,生伴唱,师纠正指导。 6. 将生分成两组合唱《柳树姑娘》,反复练习,师指导“啦啦啦”音准问题。

7. “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进行渐强处理。Mp∠f 8. 合着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9. 分多形式演唱歌曲,交换分组,请几生配合演唱,表演唱等。

10. 师小结:这首歌曲的伴唱很简单,但在记谱和演唱形式上属于合唱。

(三)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四分音符的定义:带附点的四分音符叫附点四分音符,附点的时值为前一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附点四分音符的总时值为一拍半,给人以拖长的感觉。

# 2.顿音记号:# 又叫跳音,演唱时短促、灵巧。 3.师:在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出现过几次?5次生练习。再练习顿音的唱法。

4.思考题:听、唱下列两个曲调,发现有什么不同? #①

① 有附点;②没有附点 曲调完全相同。 5.全班再一次演唱《柳树姑娘》 (四) 总结,下课 附点音符是音乐中的一个常用符号,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

五.板书及课件设计

六.一课一得 渔光曲 设计者:赵颖 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渔光曲》,了解旧时水乡渔民的凄苦生活,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2.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了解革命战争时期水乡人民坚定、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的审美鉴赏,并对鉴赏做出有效反馈。

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历史上水乡是怎么样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播放《渔光曲》)

(二) 欣赏《渔光曲》 1. 请生谈谈从歌里都了解到了什么。师介绍:歌曲描写了旧中国渔村破败凄凉的景象,音乐中渗透着渔民的辛酸血泪。

2. 师:歌曲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柔婉、凄楚的音乐形象的呢?速度、力度、节奏。

3. 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哼唱,并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条。师:线条是起伏还是平缓的?平缓的

4. 师小结:任何音乐形象都是借助于细微的音乐元素表现出来的,即力度、速度、旋律等。

(三)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1. 过渡导入:“同样是历史时期的水乡,这首歌曲又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播放《洪湖水浪打浪》) 2. 师小结:体现出乐观、坚定、自信的精神风貌。师简介:这首歌是以国内的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誓死和地主恶霸展开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复听歌曲,师:什么叫二重唱?你们能听出歌曲中的二重唱吗?

两个人分别演唱一个声部形成的合唱形式叫二重唱。 4. 再听音乐,边听边随着音乐节奏做摇船的动作。 (四) 总结下课 鼓励、肯定学生上课的表现,对课后提出希望和要求。师:回家把这两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听听他们对这些歌曲有什么故事。

四. 板书及课件设计

五. 一课一得 哦,十分钟 设计者:赵颖 一. 教学目标 能够用轻松、愉快的歌声准确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二. 重点难点 难点是歌曲最后一句的切分节奏# ,重点是歌曲的情绪处理。

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课间生活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话题我们接触过很多了,今天我们在音乐课上再一次了解课间的一些优秀儿童音乐,请听《哦,十分钟》

(二) 学唱《哦,十分钟》 1. 初听歌曲,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轻松、愉快、活跃 2. 歌曲是什么调的?“do”在哪里?你们能认出一、二小节中的音吗?

C大调 下加一线为“do”,5 5 3 4 5 3. 师分句教唱。 4. 师用钢琴带唱。 5. 重点练习切分节奏# , 6. 师生接龙练唱。 7. 师范唱第一段,生默唱。 8. 生完整演唱歌曲,师纠正、指导。 9. 生跟录音伴奏演唱 (三) 表演歌曲《哦,十分钟》 1. 师:歌曲在情绪上有没有变化? 1- 16小节 轻快、跳跃 ; 17-30小节 舒缓、优美 2. 分组表演歌曲。 3. 分男女生表演歌曲。 4. 请两生上台领唱歌曲。 5.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 小结下课 鼓励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四. 板书及课件设计

五. 一课一得 乒乓变奏曲 设计者:赵颖 一. 教学目标 欣赏《乒乓变奏曲》等三首儿童音乐,了解、感受中外优秀的儿童音乐,初步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二.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三首中外优秀的课间音乐,希望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思考、勤于探索揭示音乐的美。

(二) 欣赏《乒乓变奏曲》 1. 初听乐曲,师:听完后你们还能哼出乐曲的旋律吗?请几生哼唱,你们哼出的旋律就是乐曲的主题音调。

2. 指着书上的唱名谱,练习主题音调 3 3 1 1 2 2 5 1 5 1 3 2 1 2 3 3 1 1 2 2 5 1 5 1 3 2 3 1 3. 复听全曲,师:主题音调在曲中共出现了几次? 4次 4. 师小结: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他们课余打乒乓球的精彩场面吗?生讨论

(三) 欣赏《陀螺》 1. 师:你们知道陀螺是什么吗?有谁玩过陀螺? 请几生谈谈他们的感受。师简介陀螺这种玩具。 2. 初听《陀螺》,师: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感受到陀螺在小孩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3. 复听,师: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乐曲跳动的情景以及欢乐的情绪,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生讨论,师总结。

(四) 欣赏《旋转木马》 1. 师:如果有同学没有玩过陀螺,那一定坐过旋转木马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乐曲。

2. 师:好听吗?相信这首乐曲把同学们带到了骑坐旋转木马的快乐时光了。

3. 复听全曲,师:当你听到第一部分再一次出现时,请举手表示。 师统计正确的学生的人数。 4. 再听全曲,边听边学做骑木马的动作。 (五) 总结下课 师:今天欣赏了三首课余时光的音乐,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生讨论。

四. 板书及课件设计

五. 一课一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