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xx业务考核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1分,共6分。
)
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任务(D)。
A.行刑B、矫正C.安置救济D.限制人身自由
2.社区xx工作的对象就是(C)。
A.罪犯
B.行为偏差者
C.罪犯与行为偏差者D、“三无”人员
3.我国牵头组织有关单位与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关就是
(C)。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4.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就是(A)。
A。
加强社区矫正B.加强监禁矫正C.加强教育矫正D.加强惩罚矫正
5.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目的(D)。
A.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B.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C.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对罪犯实施打击与惩罚
6.下列选项中,(D)不就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1分,共4分。
)
1.开展社区xx,(ABCE)。
A.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
B.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
C.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现对罪犯的有效改造
D.与行刑的成本无关
E.就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世界行刑改革发展的趋势
2.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以下哪几种对象(BCDE)。
A.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B.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C.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D.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E.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3.社区xx的内容包括(ABE)。
A.行为督导
B.教育矫正
C.完成义务教育
D.娱乐活动
E.组织公益劳动
4、社区矫正对象符合下列哪些正当理由,且情况属实的,经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批准可以请假外出( ABCDE)。
A.就业B、经商C、就学D、就医E、探亲与(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活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与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包括(监督管理)、(教育改造)与(帮教扶助)三项。
3、社区矫正的作为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惩罚)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感化)功能、(治疗)功能、(控制)功能。
4、管制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刑罚之。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对象主要就是(所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罪犯。
刑期在( 3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数罪并罚刑期最高不超过()年。
5、人民法院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同时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在(执行通知书)上注明暂予监外执行,连同(判决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与(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同时,告知被告人(5)日内到司法所报到。
(此题考核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必备五项材料)
6、社区矫正公益性劳动的内容为无偿参加社区(公益性组织)的活动或无偿为社会、社区的(公共利益)服务,其主要项目有: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洁、社区绿化、为老弱病残人员服务、公益性演出以及其它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劳动项目。
7、被判决、裁定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省内服刑、羁押的罪犯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到,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裁判或服刑、羁押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到。
8、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人应当由到达法定年龄且具有(监管)能力的近亲属担任,如近亲属中无适合人选,也可有矫正对象所在社区、村委会或工作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
监管人确定后,要与社区矫正机关签订(监管协议),承担起在日常活动中(督促)矫正对象服从管理、遵守规定,监督矫正对象,定期向矫正机关汇报的责任。
9、社区矫正档案,就是司法所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直接形成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响)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社区矫正档案,具体分为社区矫正(工作)档案与社区矫正(对象)档案。
10、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的存档材料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社区矫正工作方面的计划、总结、报告、文件、信息、报表与会议培训、重要活动记录及其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11、社区矫正机关对矫正对象实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报到)管理、(监督考察)管理、(请销假)管理、(迁居)管理、(会客)管理、(人户分离)管理。
12、对于经批准同意,确实因外出打工、就学、异地治疗以及其她特殊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按时亲自到司法所报到的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关应令其定期
以(电话通话)的方式向社区矫正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定期以(信件邮寄)的方式寄送思想汇报书面材料,并随时保持与矫正机关的(通讯)联络,随时接受监督管控。
13、社区矫正对象一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20)日,一年内累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30)日,确有正当理由请假外出时间超过20日的,需经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查实后,报市级矫正机关审核同意,但每次请假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14、社区矫正个案就就是社区矫正组织针对特定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习惯)等因素,专门制定并实施的矫正工作方案。
15、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正全过程分为(初始教育)阶段、(常规教育)阶段与(解矫教育、)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矫正对象的不同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设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以求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16、社区矫正扶助制度又称社区矫正救济制度,就是指在社区矫正机关的组织协调下,通过落实有关政策,利于社会志愿者、社会组织整合其她社会资源,对矫正对象给予(帮助)、(救济)与(安置)的一种工作制度。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1)社区xx对象相关的xx。
(2)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包括对象的确认、登记、填写相关表格。
(5)建立矫正对象的个人矫正档案。
二、社区xx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
(三)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狱外执行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二)热心社区xx工作;
(三)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
四、社区矫正对象监护帮教小组应当由矫正对象居住地的村(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及其她相关人员组成,小组人员一般在3人以上,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有哪些?
答:(1)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与教育工作。
(2)参与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的评议工作。
(3)协助社区矫正机关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问题。
(4)完成司法所交办的其她相关工作任务。
五、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与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六)遵守其她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六、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咨询应遵循确保安全、平等交友、启发教育、保守秘密循序渐进等原则,一般的作法有哪些?
答:1、宣泄情绪,缓解冲突。
2、心理相融,建立互信。
3、分析现象,摸清问题。
4、剖析问题,恰当归因。
5、提出方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