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软件开发的能力,能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层人才。

二、研究方向A、智能信息处理系统;B、语义Web及其应用;C、虚拟现实。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至少修满35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两年。

外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

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软件开发、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

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参加学术活动包括听专家讲座和学术讨论活动,达到10次以上,获得1学分。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担任助教或软件项目开发,担任助教应到达36学时以上,并完成作业批改任务和不少于4次的习题课,获得2学分;至少参与一项导师或学院的软件开发项目,完成后获得2学分。

六、中期考核1.考核内容: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2)对课程成绩、完成学分情况进行审核。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开题,并由各指导组统一组织学生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知识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介绍两方面内容。

开题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研究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采用口头报告(10-15分钟)和书面报告结合形式。

开题第一次未通过,允许1-2月内再进行一次,仍未通过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中期考核要审核开题报告登记表。

2.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5月份进行。

3.考核程序:以专业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由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参加。

考核组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

学习成绩优良,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未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不得申请硕士学位。

分管研究生的院长全面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考核组将考核意见及有关材料送院办公室,由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

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完成中期考核者,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全面的基本训练,它是培养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用不少于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要求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的,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学位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主要内容(研究背景、理论推导、实验与计算、结果与讨论等)、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应做到具有创新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

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版,具体见“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编写格式的要求”。

八、学位授予:学位授予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指导教师和院学位委员会要在答辩前对相关材料认真审核,主要材料包括:(1)成绩单;(2)发表论文原件或刊用证明;(3)中期考核表;(4)参加学术活动情况(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对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其延长学习时间。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研究方向:A.智能信息处理系统;B.计语义Web及其应用;C.虚拟现实。

注:(1)实践包括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2)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以记录为准(3)社会实践包括担任助教或者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80102 课程名称:高级计算机网络总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使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熟悉主要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学会基本的网络协议设计和分析的方法,了解网络的发展和趋势,着重讨论计算机前沿研究领域的重要协议和关键算法。

教学内容:以TCP/IP协议栈为例,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基本模型,网络各层协议及园区网集成应用技术。

了解计算机网络前沿研究领域的重要协议和关键算法,内容涉及多协议标记交换、多播、宽带网络性能分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千兆位以太网、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等内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Computer Networks 4th edition, by Andrew S. Tanenbaum;2、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 by Douglas E. Comer;3、TCP/IP Illustrated, by Gary R. Wright & W. Richard Stevens;4、史忠植,高级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预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编号:080103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总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如何设计健壮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2.掌握对象描述语言UML;3.如何使用UML描述分析和设计模型;4.学会如何把设计转换成代码。

教学内容:1.介绍UML对象建模技术的概念、方法等;2.从软件开发过程详细说明对象建模技术的应用,如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等;3.实例讲解。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姚书珍,李虎.UML和模式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I.Jacobson, G.Booch, J.Rumbaug著,周伯生等译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预修课程:软件工程、C++或JA V A课程编号:080106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总学时:72 学分:3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算法研究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

我们所熟悉的、与算法有关的公式: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说明算法的研究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也和数据结构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算法的实质。

根据以上观点,在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时要求:1.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2.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设计模型和复杂度分析的方法;3.进行必要的算法实现,通过上机掌握算法的实质;4.基本理解计算机复杂度理论的思想。

教学内容:1.算法设计与分析引言;2.动态规划;3.优先策略;4.分治策略;5.线形规划的分解原理;6.整数规划;7.并行计算;8.NP完备策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郑宗汉,算法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美)莱维丁(Levitin,A.)著,潘彦译,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课程编号:080107 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总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1.学生应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系数据库理论有较扎实的理解,应较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2.学生应具备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的基本知识。

3.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工作,包括对多维数据模型的构造、事实表与维表的定义等。

4.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对每种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对算法复杂性进行研究。

5.教学中应分析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

它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背景信息、相关概念以及数据挖掘所使用的主要技术;第二部分是数据挖掘的核心算法,系统深入地描述了用于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的常用算法;第三部分是数据挖掘的高级课题,主要叙述了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时序数据和序列数据挖掘;第四部分是附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数据挖掘工具产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功能、供应商、产品所用技术、运行平台及产品状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武森、高学东、(德)巴斯蒂安编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2、Inmon W.H 著,数据仓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Jiawei Han & Micheline Kamber 著,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朱明著,数据挖掘(第二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5、王珊等著,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科学出版社,1999。

预修课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课程编号:080117 课程名称:高级数据库系统总学时:54 学分:3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相关理论,能够适应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分为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第一部分讲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国际标准,设计原理,实现技术,应用以及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第二部分讲述了多媒体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方法、重要的算法介绍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王意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李逸波,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课程编号:080118 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总学时:54 学分:3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全球互联趋势,以及人们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对计算机网络依赖性的与日俱增,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