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 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历经时间 五课时 活动主题 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背景: 在机场、车站、码头、公路等场所,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 象的语言,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 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 的标志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培养守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 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式、访问式、问题式、搜集式、整理式的活动 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 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标志卡片。 4、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设计 、准备阶段
(一) 引出主题 1、导入
2、 确定主题 3、 提出问题
4、 分组活动 5 、汇报交流
1、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标志 吗?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标志都有哪些作用 吗?各种标志又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呢?这些你们想了解吗?那么本次活动我们 就以《生活中的标志》为主题,好吗? 2、 板书主题: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 说说关于标志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归纳问题 4、 根据归纳的问题自由分组 (1) 推选小组长 (2) 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3) 填写并修改活动计划表
一、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
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
(1) 调查米访。 (2) 查阅书籍。 (二) 、选择整理材料 (三) 拟定汇报方式
三、总结阶段 (一) 成果展示
(二) 活动拓展
(3) 上网查找。 (4) 社会调查。 2、 指导学生整理出最有价值的资料。 3、 激发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汇报,拟定 汇报方式。学生按自由、自愿的方式,汇报自 己搜集的关于生活中的各种标志的名称、意 义、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向你熟 悉的人宣传标志,使更多的人了解标志,运用 标志,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主题和子课题 1、 导入,引出主题 2、 确立主题,板书: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提出问题: (1) 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标志?
(2) 各种标志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3) 各种标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 安全标志有哪些?
(5) 汽车的标志有哪些?
(6) 机场、火车站有哪些标志?等等
4、 归纳问题 ‘ 5、 自由分组 6、推选小组长 7、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制定活动方案 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确定了本组要研究的问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 同学来制定一下活动方案。 二、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一下活动计划表。 2、 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 各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总结 第三课时: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搜 集资料呢? 二、 教师指导搜集有关标志方面的资料。 1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及有关书籍。 2 、指导学生掌握搜集的方法。 三、 总结。 第四课时:整理资料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 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组内整理。 三、 把搜集到的标志进行分类。 四、 学生设计,制作标志卡。 五、 拟定汇报方式。 第五课时 一、 导入:通过本次活动,把你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标志展示给大家。 二、 各小组同学依次将搜集到的各种标志展示给大家。 三、 并向同学们介绍各种标志的意义及作用。 四、 谈谈活动感受。 活动支持: 一、学校方面 1 、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可查阅的各种手册,并对各 种标志进行归类。女口: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公共信息标志、奥运标志等。 2 、各小组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宣传标志以及作用, 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小报、小书签,让学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明白标志与 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活动支持: 二、 信息技术方面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查阅各种标志的意愿及作用如:禁止吸烟标 志汽车标志 安全标志 活动支持: 三、 社会调查 1、全班同学根据兴趣爱好自愿分成六个小组,如:公共信息标志组、 安全标志组、奥运标志组、机场标志组、安全消防标志组、汽车标志组。 各组分别到车站、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合作调查,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 标志卡片。 2 、开展以"标志与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用小小报、标语、倡议 书、录像、张贴标志、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认识标志、关注标志。 创作一一我的笔筒 一、 教学目标 1、 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 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笔筒的方法。学会泥条的 衔接方法及笔筒各种部位的制作方法。 3、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 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的制作方法。 难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泥条的衔接。 三、 课前准备 1、 学校设一个陶艺室,按照陶艺制作工艺,分为学生操作室、准备室、 烧窑室。学生操作室内设展柜 6个,学生工作台24张,制陶工具24套;;准备 室内设拉坯机4台,和泥机1台,磨采由机1台,工作台2张,展柜6个;烧 窑室内设窑炉1台,作品准备 架2个,喷泵1台。 2、 教师所需器材有:白板、录音机、图片、成品笔筒、石膏模子、电 吹风、脱模剂、转盘、陶泥、制陶工具。学生所需工具:陶 泥、转盘、泥浆子、制陶工具喷壶、刷子、工作服、抹布。 3、 学生操作室贴有《陶艺室学生管理制度》、《陶艺专业学生操作考 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使学生一进操作室便一目了然,如何 使用工具及机器,如何评价自己的操作成绩。
四、“指导一一实践式”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准备器材 1 / 准备工具材料 准备好教学设备,检 查用具情况,指导学 生穿好工作服。 穿好工作服清点工具 迅速按要
求做好。
导入新课 2 / 图片导言
上一节课我们每人都 设计了一张笔筒素描 稿,课前教师选出一 部分作品贴在白板 上,同学们请看白板, 你认为哪一幅伤口设 计新颖,构思巧妙? 同学们设计得都很 好,比第一课的作品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设 计稿。学生选出最佳 设计稿2―― 3幅。学 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 内容,产生制作的兴 趣。
利用学生 自己的设 计稿为实 例,激发 学生学习 的兴 趣。 既新颖又增加难度, 那么怎样才能制作成 功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几种制作方法。 讲解演示 5 / 按作品的特点归 纳
分类。 针对每类作品,讲 解演示制作方法。
提出问题:同学们注 意观察,教师将大家 的设计稿分成了四 类,大家想一想,每 一类设计稿有什么共 同点?(可提冋4 6名学生) 同学们回答得十分正 确下面用简短的话概 括一下大家的答案: 第一类,直筒型;第 二类,装饰型;第三 类,转折型;第四类, 圆底型。 第一类设计与第一节 课制作的作品基本相 似,按照第一课讲解 的方法制作。 第二类设计看上去比 较复杂,大家仔细观 察,坯体的主体与第 一类相似,坯壁外面 有复杂的装饰物,我 们只需多抹泥浆将装 饰物粘牢即可。 第三类作品转折较 多,教师教大家用一 种新工具:电吹风。 第四类作品底部是圆 形,教师也教大家用 一种新工具:石膏模 子。 (展示新工具,演示 其使用方法,强调安 全作用步骤。) 认真思考并回答问 题。 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 积极性,认真观察, 同学间可互相讨论: 认真思考,按自己想 象回答问题。学生认 真听教师总结。思考 与自己的想象,从而 提高自己观察、总能 力。 观看设计稿,回忆第 一节课的制作方法。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 课。观察实物,弄清 操作方法。 观察教师的演示步 骤,形成自己动手制 作笔筒的思路。 学习新工具的安全使 用方法,记住操作要 点。
学生自觉 思考问 题,归纳 总结作品 的共同 点。
教师针对 学生设计 稿难点进 行讲解演 示,扫除 操作 障碍。
利用新工 具激发学 生制作兴 趣。
划分小组 1 / 分小组,发工具 按学生设计稿的类 另
将学生分成四组, 分发工具,强调安全 使用方法。
按设计稿的类别,自 动组成小组,领取工 具。 培养劳动
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