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卷
(课程代码22221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淡水中的主要阴离子成分有HCO3-, CO3 2-, SO4, Cl。
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Cl -优势阳离子为Mg2+,[ CO32- ]= 0,[HCO3-] =0,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C1MgIV 。
3、海水盐度为24.7‰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4、海水的盐度原来是用氯度来表示,现在不用氯度的原因是现在用电导率来测盐度。
5、天然水的依数性表现在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
6、在天然水正常pH条件下,淡水的总碱度可简化为ALK =C HCO3- + C1/2CO32-。
7、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低。
8、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有:大气中氧的溶解、光合作用、水体补给。
9、海水溶氧最小层通常出现在密度跃层,再往深处,溶氧浓度又开始回升,其回升原因是大洋下面潜流着极区下沉而来的寒冷富氧的巨大水团所造成的。
10、在淡水中,pH<6.4时,CO2占优势;pH>10.4时,CO32-,占优势。
11、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减小分子氨的毒性,减小。
12、水中加入1mol/L的碳酸氢钠后,水体的碳酸总量增大 1 mol/L,碱度增大1 mol/L。
13、反映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有,COD ,BOD ,TOD ,TOC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对排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一定的容纳程度,在这个范围内,天然水体能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过程,使排入的物质浓度自然降低,不致引起危害。
2、水呼吸:水中浮游生物、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物氧化分解等物质化学反应所消耗的溶解氧。
3、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4、非碳酸盐硬度:对应于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硬度,即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形成的硬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
1、淡水鱼一般喜欢在( B )的水中生活。
A、酸性
B、中性偏弱碱性
C、中性
D、碱性。
2、池塘中溶氧的最大消耗是( D )。
A、逸散
B、鱼类呼吸
C、其它水生动物呼吸
D、水中底泥有机物耗氧
3、硫酸铜在软水中使用比在硬水中具有(C)和药效。
A、降低毒性
B、中和毒性
C、增高毒性
D、不影响
4、下列药品中目前已被禁用的水产外用药为(C )。
A、生石灰
B、硫酸铜
C、硝酸亚汞
D、敌百虫
5、鱼类长期在池水pH值(A )的环境中,一般都可正常的生长。
A、6.8-8.0
B、小于6
C、大于9
D、任何pH中
6.某池塘养殖下列几种鱼类,( A )大量浮头时水体缺氧最为严重,需立即开动增氧机。
A、鲫鱼
B、草鱼
C、鳙鱼
D、鲢鱼
7、某池塘主养罗非鱼,某天21:00罗非鱼发生浮头,此时浮头程度为( A )。
A、轻
B、一般
C、较重
D、重
8、以下属于机械方法增加水体溶解氧的措施有( C )。
A、换水
B、过碳酸钠
C、叶轮式增氧机
D、降低养殖密度
9、以下属于流水网箱养殖氧气主要来源的是( B )。
A、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B、流水补给
C、大气溶解
D、化学增氧
10、当水体中存在多种氮元素时,绝大多数藻类优先吸收( A )。
A、NH4+—N
B、NO2-
C、NO3--
D、有机氮肥
四、问答题(25分)
1、什么是泛池?造成泛池的原因有哪些?(10分)
答:集约化养殖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和施肥量较多,加之浮游生物的突然大量死亡,可分解耗氧导致水体的严重缺氧,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的现象称为泛池。
泛池的原因:a、温跃层消失;b、浮游植物大量死亡;c、水质过肥;d、气象条件不佳,如连绵阴雨或大雾,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
2、夏季晴朗无风天气,池塘中20-30cm以上水层与底层水在化学成分上有哪些区别?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15分)
答:
上水层:
①溶氧增多,电位升高-→Fe(Ⅱ)→Fe(Ⅲ),Mn(Ⅱ)→Mn(Ⅳ),NH3→NO2-→NO3-
②CO2减少-→pH升高,OH-,CO32-浓度变大,析出CaCO3↓,Fe(OH)3↓
③有效N、P、Si、Fe等减少→光呼吸增强,光合成效率下降,限制浮游植物继续增殖。
④浮游生物量增加→水温升高,透明度下降。
底层水:
①溶氧减少,电位下降-→Fe(Ⅲ)→Fe(Ⅱ),Mn(Ⅳ)→Mn(Ⅱ),SO42-→S,NO3- 脱氮,析出FeS↓
②CO2,低级有机物增多-→pH下降,H+,HCO3- 浓度变大,CaCO3,Fe(OH)3等溶解,NH4+,PO43-等解吸,碱度、硬度变大。
③有机物分解-→植物营养盐再生积累,同时积累NH3、H2S、有机酸、胺类、CH4等有害物质,抑制生物生长。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密度环流与风动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