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年级六性别教授课题四大名著知识和阅读理解总课时_第_课教学目标知识点:四大名著知识阅读理解考点: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运用理解能力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记忆法演练法难点重点阅读理解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一、中国四大名著(三部)的作者、主要内容、精彩场面、妙语佳句:1、《三国演义》⑴作者:(明)罗贯中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东汉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⑶精彩场面: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⑷妙语佳句:A、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B、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C、强宾不压主。
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黄盖、吕蒙等。
2、《水浒传》⑴作者:(明)施耐庵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⑷妙语佳句:A、恩仇不辩非豪杰,黑白分明是丈夫。
B、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C、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⑸主要人物:宋江、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3、《西游记》⑴作者:(明)吴承恩⑵主要内容:全书记叙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怒打假国丈⑷妙语佳句:A、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B、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C、见鞍思骏马,滴水思亲人。
⑸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自有妙计草船借箭——巧用天时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草船借箭——有误(雾)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关公的脸——红到头了关公的眼睛——睁不开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唐僧看书——一本正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三、带寓言的成语和带故事的成语1、带寓言的成语: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朝三暮四、揠苗助长、庖丁解牛、东施效颦、望洋兴叹、一鸣惊人、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南辕北辙、鹬蚌相争、掩耳盗铃、塞翁失马、叶公好龙、邯郸学步、截竿入城、望梅止渴、道边李苦、郑人买履2、带故事的成语:手不释卷、画龙点睛、亡羊补牢、自相矛盾、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唇亡齿寒、惊弓之鸟、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程门立雪、鹏程万里、坐井观天、胸有成竹、对牛弹琴、卧薪尝胆、黔驴技穷、破釜沉舟、图穷匕见、门庭若市、四面楚歌、点石成金、按图索骥、名落孙山、夜郎自大、杞人忧天、约法三章、指鹿为马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过年的来历元霄节的传说清明节的传说东坡抄书江郎才尽鲁班造石桥济公活佛四、短文阅读专项讲解(一)锁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
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儿地往南院飞。
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
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
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好事。
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没有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
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划;老张笨拙地拿出根烟往他嘴里塞。
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泌出汗珠。
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
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
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
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
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疾步跟上小川,满脸堆笑,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
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
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里,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且污秽的东西。
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
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的,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抽搐:骤然:2. “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其中“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指的是什么?3. 请将和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标上“”。
4. “小川脸有些发红……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小川什么样的心情?5. “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
”这句话表现了小川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 文中大姑两次“眨眼”,含义相同吗?第一次眨眼,表现了她在想什么?第二次眨眼,又表现了小川什么样的心情?7. 你认为《锁》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广大读者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连标点不超过20字)1. 抽搐:不自然地抽动。
骤然:突然,很快地。
2.小川被人误解后心情悲痛以至于把手指都弄破了。
3. “”。
4. (心理描写)(矛盾、复杂、羞愧……)5.表现了小川冒着被别人误解的后果也决心帮助别人的心情。
6. (两次的含义不同)(第一次眨眼说明她想到了小川原来会撬锁)(第二次表现了她不信任小川,认为小川还会像以前一样,让小川很气愤)7.(人与人之间缺少最起码的信任,不是犯一次错误就永远是坏人。
)(二)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
它说:“我看见它太瘦,只好放它走。
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时,浑身沾满了污泥。
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到:“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 在文段()中添上恰当的标点。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掩盖——()惊奇——()3.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 声音顺延B. 解释说明C. 意思转折4.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 意思省略B. 说话断断续续C. 话语突然停止5. “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句中的“没”字读音不同,第一个的读音是();后一个“没”字的读音是()。
6. “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什么?()7. 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 语言描写B. 动作描写C. 心理描写D. 神态描写8.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A. 先总后分B. 总分总C. 先分后总9.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
10.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 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
B. 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
C. 做人要诚信实在,不要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D. 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傲。
11. 小猫的性格特点是()。
1. :!,2.掩饰)(惊异)3.(B)4. (C)5. (méi);(mò)。
6.(浑身沾满了污泥)7.(A)8. (A)9.(有一只猫,总是吹嘘自己,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结果送了命)10.( C )11. (过分吹嘘、自欺欺人。
)(三)耳朵一天,我在车站等车。
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
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入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
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
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
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
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
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
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
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
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
“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
他眨眨眼睛,指指耳朵,摇摇头。
他是聋子。
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了。
1. 第二段中“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
2. 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最佳型”指的是()。
3. 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A. 强调这耳朵的作用。
B. 突出羡慕的心理。
C. 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小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