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解放战争
股合力,把历史导向未知的天地:最 国在亚洲的影响, 初并不希望战争的毛泽东在苏联的支 希望国共内战; 持下打败了主动发起内战却失去了美 国支持的蒋介石。
国民党:自信凭借军 事优势能在短期内解 决共产党问题,不顾 美国劝阻,主动发起 内战;
共产党:各方 面处于劣势, 但坚决捍卫民 主、和平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 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 1750万人。1946年4-7月, 饥荒遍及湖南全省。饥 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 皮为食,继以“观音土” 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 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 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刘小波:《国共 内战时期的灾民》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伟大意义。
一道数学题和一个迷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 难解的数学题: 430万 ︰ 127万 =? 飞机+坦克+大炮+美元︰步枪+手榴弹+小米+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此去重庆,谈成了对人民有利,对中国的和 平建设有利。万一谈不成,蒋介石把我扣起来作为 人质,他坚持内战的嘴脸便暴露无遗。最坏的情况 无非像历史上明英宗土木堡之变”。 ——毛泽东
材料4:“毛泽东的到来,使整个重庆改观,不只是表面 上,即在人民心理上也起了剧烈的变化,大家认为毛泽 东的到来,是中国民主的曙光”。 ----《华西晚报》 怎样理解毛泽东来到重庆是 “中国民主的曙光”? 材料5: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 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 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材料11:
材料反映出苏联对国共内战 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联 系所学,说一说变化的背景 是什么?这一变化对于国共 内战的走向有何影响?
1945年重庆谈判,苏联希望共产党放弃军队,同国民党一 起组成联合政府。而1946年以后美、苏之间日渐冲突起来,苏 联高度戒备美国,生怕美国的力量会进入到中国东北,威胁到 远东和外蒙;美国也坚决东北必须实行门户开放的政策。蒋介 石又错误地选择全面倒向美国,坚持不和苏联妥协,支持美国 力量进入东北,结果苏联放弃外交承诺,利用苏军占领东北的 条件,支持中共进入东北。
瓮中捉鳖 淮海 役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北平 塘沽
瓮中捉鳖
石家庄
天津
各个击破,分割包围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一览表(部分)
1、为什么大批的国民党将领 士兵投诚? 2、为什么同样的人,在不同 的党领导下,战斗力不一样?
材料8:国军一个姨太太被打死,部队立刻崩溃。吃空饷甚 至使军队的数量都查不清,一个师报上去一万人,实际可能 只有六千人,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反省教训,第一就是腐败。 ——整理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 材料9:47年初第74师被围于孟良崮,因师长张灵甫与李天 霞不和,李天霞的整83师不去解围,旁系也是袖手旁观,整 74师的覆没就这样成了定局。在战后的检讨会议中,李天霞 等人都没有受到惩处,还在半个月后被分别授予勋章。国民 党内部的派系之争,使得“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材料10:国军“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就是没有中心思想”。 “真正的三民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说多数人不知 道。” ——张学良
蒋介石临终遗嘱: 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 理革命,……无时不为扫除三 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 之国家,坚苦奋斗,……实践 三民主义,复光民族文化,坚 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 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 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唯愿愈 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 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 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从今天角度看,内战或许仍有正义或分正义之分,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不容否定。
但内战损耗的无疑是国家和民族的元气。从国际视野考虑, 兄弟阋于墙,只顾忙于自身的内战,就可能给他国以可乘之机。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盟军占领,当时的中国政府作 为二战胜利的盟国,完全有能力收回琉球群岛和钓鱼岛,当时 美国人也曾考虑将这些岛屿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归还中国。 可是,忙于内战的中国人已经顾不上这些领土,也无精力 顾及,中国成了一个只有牺牲而胜利者权利几乎很少得到落实 的战胜国。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消灭国民党军807 万人,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 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100万之间。 以上不包括战争以外双方的镇压、清洗死亡人数。
1955年《时代》, 蒋介石,名字前面 没有任何头衔。背 景是一个国民党的 士兵孤单的守望着 大海,对岸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蒋的脸上是无奈, 还是失望?
中华民国
的告示
解放区人民
思考:人民为什么一边是偷着跑,一边是抢着上? 假设你代表人民,你会选择哪一边?为什么?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淮海战役的 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 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毛泽东
材料6: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 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 备。” 材料7: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 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 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2:第三党负责人章伯钧向记者发表谈话,要求国民党 “立即结束党治,实行民主,给人民以民主权利,并承认现 有一切抗日民主党派合法地位”。 材料3:黄炎培从延安回到重庆后,与众多民主人士共同宣称: 愿“以纯洁平民的协力,不右倾,不左袒,替中国建立起来 一个政治上和平奋斗的典型”。主张对国共取调和态度,要 求政治民主、经济和思想自由。 请回答: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要求的核心词是什么? 这一想法有可能实现吗?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毛泽东去重庆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双十协定》,和平建国成可能 政协会议,举国上下盼民主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 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 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 特务暗杀。 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 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 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 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 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 下午,他主持记者招待会,进 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 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 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小组合作设立一个公 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都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 式,解答以上问题 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 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 却迅速取胜?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彼此的命运?
材料1:1945年8月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 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
430万人 373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130万人
100 万人
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10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锦 州 营口
长 春
关门打狗
沈阳
国民党主力基本 各个击破,分割包围 上被消灭
……1949年初,眼见中共摧枯拉朽般地消灭了国民党上百 万最精锐的军队……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派出政治局委员米高扬 秘密来华与毛泽东具体商谈有关中国革命和建国的各种问题。
——杨奎松等:中国内战与中苏国共关系
美国:以中国为依 托,控制日本,遏 制苏联,维护其在 苏联:扶植中共 亚洲的利益,不希 以上四种力量的奇特组合形成一 割据中国,削弱 望国共内战; 蒋政权,抵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