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现代教育考试中,作文与阅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作文与阅读的分数占了语文分数的多半部分。
但事实仅此而已吗?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作文是人们生活、工作、交流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阅读也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文与阅读能力的高低已不仅仅是成绩的体现,更是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集中体现。
这就告诉我们作文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作文势在必行,提高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然而,学生不愿读,不愿写,教师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与阅读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所有语文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与阅读能力,必须把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
首先,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在作文中锤炼运用
词汇的积累、锤炼与运用对于作文来说非常重要。
犹如建起万丈高楼的基石,如果基础打不好,就无法保证高楼的美观与坚固。
尤其是在写诗的时候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字词的锤炼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像贾岛的“推敲”、白居易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炼字故事比比皆是,这足以证明字词锤炼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现代文的写作
中字词的恰当运用也会让人眼前一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积累。
试问,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量又如何更好地
进行锤炼呢?因此我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不仅注意基础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更适时地进行一些相关的对字词锤炼的练习。
例如,我在讲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时,引导理解原文仅仅用了半小时左右,而晚自习其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组,写与秋
有关的小作品,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进行比赛。
这一节课同学们的写作热情非常高涨,就连平时成绩很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在这次课上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创作欲望,甚至能写出很不错的诗歌。
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做到自觉学习,老师教起来也会感觉到轻松快乐。
当然,相同的方式用过几次之后学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练习热情会有所减弱。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找到不同的方式引导启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时我会找一写好的经典的古诗词的句子,做一些具体的字词锤炼的练习。
去掉其中的字或词语让同学们试着用不同的词语填空,来感受用不同词语后的表达效果。
类似这样的师生互动远胜于那种刻板的出卷子做题。
这种学习方式形成习惯之后,如果有段时间不做这样的训练学生还会觉得没意思,主动要求做。
其次,抓住经典文章写作特点模仿训练
被选在课本上的文章大多处于名家之手,可以说是篇篇经典,值
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模仿训练,所以我们大可以围绕课本进行引导,而没有必要一味地去课外找文章练习。
此外,课本的一个优点还在于知识点集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在选材、立意、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并与习作联系紧密。
因此,对
于文中精美的语句、段落让学生用心品读仿写,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春》一文时,让学生体会分析这篇文章的写景的特点,最后教学生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多角度多感官地对景物进行描写,然后适时的让同学们到课堂外面去寻春,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尤为高涨。
通过这次教学,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并学会了如何运用景物来表达感情。
再次,创设情境反复练习
创设情境习作是“从内容入手训练作文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这种方法将观察、思考、口述表达、书面表达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愿写、乐写。
也有利于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好。
例如,有一次作文课时间,正好赶上外面漫天飞雪,于是我向学校申请带着学生去外面赏雪、玩雪,并要求学生回来之后写作文,大家一听都热情高涨。
十分钟过后把学生们叫回教室。
这节课看得出来同学们都用心观察,积极构思。
因为可写的东西很多,所以同学们都写得津津有味,较之以前多了许多精彩之作。
此外,情境的创设除了注意生活之外主要是想像的运用,根据文字想像出一个怎样的画面,或是根据相想出的画面怎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点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诗歌教学和写人记事时景物描写的运用中。
这样的训练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想像、观察,文章
或诗歌当中什么样的景物组合构成什么样的情景,又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描写。
这方面的训练多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文章当中的景物描写并体会其作用,然后在写作中集中运用,这样一来学生写的记叙文当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写人记事,还能利用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创设情境。
最后,关注整体布局
之前所述多是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的写作训练,因此,多属小段文字,也就谈不上文章层次,但对于写作来说文章层次的安排同样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看起来不散不乱。
文章整体的布局,主要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展开。
让学生学会开头和结尾的方式,如何根据中心人物或事件来安排详略,体现文章主旨。
这方面,我会把学过的文章进行分类,比较。
让学生抓住名家的写作特点赏析他们是如何开头、结尾、安排层次、详略,从中感受名家在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良苦用心,在此基础上来分析自己的文章,使其更加完善。
总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不能孤立而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我们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找出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方法,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