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铸造
第五节 特种铸造 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
熟悉各种铸造方法的工艺特点
能够依据铸件结构、合金材料、 生产批量合理选择铸造方法
第五节 特种铸造
特种铸造:
• 与普通砂型铸造有显著区别的铸造方法
• 通过改变铸型条件、浇注方法或结晶条件等生产 铸件
熔模铸造
金属型铸造
压力铸造
低压铸造
离心铸造
第五节 特种铸造
1.外形、内腔简单,少用型芯、活块 2.型芯安放稳固,排气畅通
3.结构斜度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避免产生铸造缺陷
1.壁厚合理且均匀 2.铸件壁间连接合理(连接应有圆角、不同壁厚 的连接逐渐过渡、避免十字交叉和锐角连接)
3.避免铸件收缩受阻
4.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1.工艺过程
预
开
制
热
合
型
备
、
型
持
、
质成压喷浇压顶检
品
铸
刷
注
出
型
涂
铸
料
件
金属液
压力铸造工艺过程
第五节 特种铸造
2.工艺特点
(1)铸件尺寸精度高(CT8~4),表面粗糙度小 (Ra=3.2~0.8μm ),一般不经机械加工即可使用;
(2)充型能力好,适于生产薄壁复杂铸件或镶嵌件; (3)高压下结晶,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 (4)生产率高; (5)只适用于低熔点合金;
型芯呈悬臂 状,必须用 型芯撑加固
型芯稳固性大为 提高,且下芯简 便,易于排气
增设两个工艺 孔,加固型芯 易于排气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不合理
防止变形的 铸件结构
合理
(1)充型平稳,液流方向与气体排出方向一致, 不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2)压力下充型,有利于形成轮廓清晰、表面光洁 的铸件;
(3)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高; (4)易于实现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 (5)简化了浇、冒系统,节约了金属。
3.应用范围 主要用来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铝、镁合
金铸件,如:汽缸体、钢盖、活塞、曲轴箱等。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铸件各部分的厚度差 别过大,厚壁处形成 金属积聚的热节,导 致缩孔、缩松等缺陷
铸件各部分冷却速 度差别大,形成热 应力,导致薄厚联 接处产生裂纹
改进的结构设计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为减小热节,防 止缩孔,减少热 应力,壁的连接
应避免交叉
为减小热节和内 应力,应避免壁 间锐角连接
(3)适用于各种铸造合金,特别是高熔点合金和难机械 加工合金;
(4)工序繁多、周期长和不宜大件。
3.应用范围
最适于高熔点合金精密铸件的成批、大量生产;
主要用于形状复杂、难以切削加工的小零件; 如:燃气轮机叶片。
第五节 特种铸造
二、金属型铸造
将液态合金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方法,又称 永久型铸造。
一、熔模铸造
用易熔材料制成 模样,在模样上包 覆多层耐火材料, 然后将模样熔去, 制成无分型面的型 壳,经高温焙烧、 浇注而获得铸件的 方法 。
1.工艺过程:
第五节 特种铸造
2.工艺特点:
(1)铸型无分型面,铸件尺寸精度高(CT7~4 ), 表面粗糙度小(Ra =12.5~1.6μm);
(2)可制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3mm, 最小孔径0.5mm;
(5) 不适于铸造比重偏析大的合金及轻合金;
(6)依靠自由表面形成的内孔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
3.应用范围
离心铸造是生产管套类铸件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掌握砂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掌握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对不合理的铸件结构能够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一、砂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应使铸造工艺过程简化
(6)不能进行热处理,不宜高温条件下工作和进行
较大余量的切削加工; 3.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等行业,如:发动机缸体、缸 盖、箱体。
第五节 特种铸造
四、低压铸造
用较低的压力(一般为 0.02~0.06MPa)使金属
液自下而上充填铸型,
并在压力下凝固而获得 铸件的方法。
1、工艺过程
第五节 特种铸造 2.工艺特点
(2)排气能力差,无退让性,冷却速度快, 易产生白口,不宜生产薄壁件;
(3)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 (4)实现了“一型多铸”,生产率高; (5)制造成本高。
3.应用范围
主要是适用于有色金属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如铝活塞、气缸盖、油泵壳体、铜瓦、衬套等。
第五节 特种铸造
三、压力铸造
熔融金属在高压(30~70MPa )下高速(0.5~70m/s) 充型并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中空结构必须 以悬臂型芯形 成
开式结构, 省去型芯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内腔出口处小, 只能采用型芯
内腔直径大于 高度,可用砂 垛取代型芯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凸台妨碍起模, 必须用活块
凸台延长到分型 面,不需活块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型芯呈悬臂 状,必须用 型芯撑加固
型芯稳固性大为 提高,且下芯简 便,易于排气
第五节 特种铸造
五、 离心铸造
将金属液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凝固成形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1、原理:
第五节 特种铸造 2.工艺特点:
(1)铸件由外向内顺序凝固,组织致密,很少有缩孔、 气孔、渣眼等缺陷;
(2)充型能力好,适用于流动性差的合金和薄壁铸件;
(3)生产中空铸件可不用型芯和浇注系统,工艺简单; (4)可制造双金属铸件 ;
1. 工艺过程:
金 属 型 、 芯 设 计 制 造
金
金
属
喷
属
型
刷
型
、
涂
、
芯
料
芯
预
预
热
热
下 金 属 芯 、 砂 芯 、 清 型
顶
出
合
浇
冷
、
型
注
却
取
出
铸
件
清 理 、 质 检 、 入 库
配涂料
金属液
第五节 特种铸造
2.工艺特点:
(1)铸件的尺寸精度高(CT10~8 )、表面粗糙度小 (Ra=12.5~3.2μm );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如何防止发生弯曲变形??
结构对称设计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为什么会产生变形?
为什么?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
偶数直线形设计, 会因轮辐、轮缘、 轮毂比例不当, 收缩不一致,内 应力过大而产生 裂纹
带孔辐板和弯 曲轮辐,则可 借轮辐或轮缘
的微 量变形来减小
第六节 铸件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