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技术规范书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技术规范书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技术规范书一、总则本规范书适用于XX企业语音通信系统采购招标。

本项目语音通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XX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内部用户与外部(公众网)用户通信提供可靠平台。

系统应具设备交换能力强、无阻塞、维护费用低、维护方便、增值功能应用丰富等特性,能满足XX企业多种业务的需要,具备充分的开放性、扩展性和技术上的领先性。

本规范书提出了其型式、参数、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具体技术要求:1.1 投标厂商应对本规范书及所列标准要求提供技术先进的、可靠性高的、高质量的定型产品和软件,并提供完善的相应的服务。

投标人建议配置的软、硬件产品应符合有关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 投标厂商必须清楚地在投标文件中将偏差(无论多少)表示在“差异表”中,如未对本规范提出偏差,将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

1.3 投标厂商必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的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投标人应根据本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投标技术方案,并具有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体系。

1.5 投标人应对本文件中各项要求进行逐条应答。

如有与本标书不同之处的,要做详细说明。

本标书未提到的设备指标也可以列出,但应附有详细具体的说明并提供技术建议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及相应技术资料,以供评标参考。

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至少应包含的内容:➢详细的系统配置图和功能描述;➢系统的构成,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和生产厂家;➢设备详细技术性能和规格指标;➢备品备件和附件的名称及数量;1.6 投标人承担本项目系统的集成,包括本标书招标设备和未列入标书招标的相关设备。

1.7 投标人应该说明提供给用户单位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免费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范围与程度。

1.8 投标人应确保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合法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由其自行承担。

二、通信系统总体要求系统的设计、建设、实施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既考虑投产后的使用,又考虑今后发展,使整个系统成为有机整体。

因此在整个系统建设周期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1 系统遵循标准本通信系统须严格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ITU-T标准,主要设备采用的技术符合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应用业务、客户界面、数据接口的设计也应在遵守本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统一,以保证业务的未来发展。

特别是在交换机接口上要求可支持目前主流的中间件产品。

本系统设备可实现与目前主流程控交换机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相互的标准功能透传。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录》YDN 065-1997《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YDN 088-1998《关于程控交换机的补充规范》《中国NO.1信令》、《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YDN034-1997《电话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规范(补充件1)》YD/T 1128-2001《程控交换电话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98《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YD344-90《ISDN用户-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及一致性测试方法》GB/T《ISDN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GB/T《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及补充件1-5 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七号信令方式测试规范和验收方式(暂行规定)》WBH45-94《工业企通信设计规范》GBJ542-81《ITU-T 白皮书》信息产业部关于ISDN交换机的技术标准、ITU-T制定的一系列ISDN国际建议。

具有信息产业部的入网证。

2.2 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为了更好满足对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的要求,系统的不稳定性因素要从硬件设计中给予充分的防止。

本次投标的程控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软硬件结构,控制处理方式为集中控制、功能分担、多级处理。

保证系统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系统中央处理器采用双呼叫处理器热备份工作方式;系统可靠性应达到99.999%;MTBF≥40年;MTTR≤2小时;2.3 系统先进性系统设计必须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同时考虑符合模块化结构的原则,可逐步扩容升级,以利于今后的技术发展,保持先进性。

本次推荐的交换机应是全新一代的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IP语音交换机平台,可提供视频服务、ISDN接入、IP语音接入和通信功能,同时支持传统的TDM电路交换技术,并具有今后向软交换平滑过渡的能力。

在注意实用可靠的基础上,选择先进的技术方案,延长系统的生存周期。

交换机硬件既可以放置在该品牌自有的机柜中,又可以放置在标准的数据机柜中。

系统外围插槽通用,所有外围插槽均支持热插拔,在系统容量调整过程中无需关闭系统电源。

系统平均每端口功耗小于1W。

系统软件应为模块化组合软件,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单个功能模块的修改与更换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便于今后功能扩展和升级换代。

2.4 系统可扩展性及开放性业务处理能力,升级能力,用户容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与未来NGN软交换网络融合,构成一套全新的通信系统。

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网能力,除支持传统的IP 组网和2M组网方式外,应具备专用的组网协议,可实现丰富的组网电话功能。

请提供详细的组网功能描述。

语音交换机可提供不同容量的硬件媒体网关,并可以灵活的叠加扩充。

系统应支持同品牌联络中心、应急调度系统、基于WLAN标准的企业化无线系统、基于IP网络的IP语音解决方案、统一消息平台等增值应用。

语音交换机的硬件媒体网关可以通过IP、光纤或铜轴电缆等方式互联,实现系统的分布式部署、IP语音终端的连接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互连,充分体现现代交换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水平。

系统软件应能提供各类开放式CTI接口协议如:CSTA II、TSAPI、TAPI,VxML以基于此平台开发适应于招标方运作流程的通信应用软件。

2.5 系统易维护性和可管理性通信系统可通过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使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易于维护,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系统检测维护、扩容调整。

巨有强大的管理手段,如维护软件的告警机制以及故障硬件的告警指示灯等,使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6 系统安全性要求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具有分机控制功能。

系统应提供用户管理机制,支持用户身份认证,只有拥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系统,并且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用户电话服务等级可达32种,未来可支持到256种。

2.7 系统经济性系统在满足所有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要最求最大的性价比,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三、通信系统建设目标建设高性能的企业综合通信业务网;能够实现内部、外部的可靠通信,并具有V oIP通信能力;通信系统管理,实现对通信设备、资源的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可长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具有高度的可用性;多方面的扩展能力,根据业务的发展,可对各项指标进行升级;四、程控交换机系统技术要求4.1 用户接口用户接口:交换机应具有普通话机模拟用户接口、数字用户接口、IP用户接口、SIP用户接口、wifi用户接口等。

用户接口支持终端话机留言灯点/灭。

模拟用户及数字用户板端口不小于32端口/板。

系统增加IP用户不需要增加外置IP媒体网关。

4.2 中继方式中继接口:具有标准的市话中继接口,E&M中继接口、E1数字中继接口(电接口、75欧姆或120欧姆)、ISDN PRI/BRI中继。

与市话局和专网汇接局可采用中国1号或7号信令,QSIG信令;应能提供SIP中继和H.323中继,两种IP中继方式能够共存。

数字中继板端口不小于2端口/板。

用户信号:直流脉冲(DP)或双音多频(DTMF)。

支持等位/不等位拨号;二次拨号出局;高级路由选择功能;发送“主叫号码”选择;缩位拨号;转接功能等。

4.3 组网功能系统应具有优越的组网能力,支持集中式、分布式等多种组网方式。

系统支持各种组网信令,可与目前市场主流的各种程控交换通过标准协议进行组网及功能透传。

系统还需提供专门的组网信令,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组网功能,除了能够满足基本通话外,还可以全网范围内实现广播、呼叫驻留、呼叫转移、发送短消息、多方会议、经理秘书、话务台组、全网监控、跨节点中继组、双子星功能等,支持DRTP。

具有灵活的路由选择策略,有自动迂回路由功能(不少于三次),优先选择直达路由或最经济路由,可设置500个以上的路由策略。

支持人工中继路由选择。

4.4 计费方式交换机能够对用户的呼叫进行详细的计费,实时突出计费信息;能配合运营商送出相关的计费信息,以满足长、市话计费要求;能够通过授权密码进行计费,用户在任何电话上进行权限内呼叫,话费可统计到人。

每次通话需要自动记录:主叫本地号码、主叫类型、被叫区号、被叫号码、被叫状态、通话时间、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日期等。

计费信息能够自动缓存,保证计费数据的完整和可靠。

请投标商详细说明如何在系统上实现缓存功能。

4.5 IP语音服务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应是系统内置模块,且支持自动消侧音(回波)技术语音交换机应支持基于目前业界标准的QOS服务:优先排队(TOS)、区别服务(Diffserv)、QOS优先级的IEEE 802.1p标准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模块应具JITTER缓冲技术,以缓和由于IP网络传输带来的抖动、延时、包丢失对通话质量的影响。

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模块语音编码应支持G.729a / G.723.1 、G.711。

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模块应支持传真发送,且支持DTMF信号音传送功能。

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模块应支持VLAN功能(隔离LAN的端口)。

语音交换机VOIP通信模块应支持RTP头的压缩(RTP header compression)。

4.6 系统性能➢系统的操作系统需采用开放的Linux或Unix操作平台。

➢语音交换机最大忙时呼叫完成数BHCC值30万,最大忙时呼叫处理能力BHCA值90万。

➢系统单CPU工作用户容量:15,000门。

➢系统组网工作用户容量:100,000门➢系统单CPU工作话务台数量:50台。

➢话务负荷能力:用户端口1Erl/线;中继线为1Erl/线➢功耗:1w/线➢MTBF≥40年,MTTR<2小时,可靠性达到99.999%➢数字信号:随路信号:中国1号数字型线路信号,R2ISDN: BRI(2B+D)4线接口,PRI(30B+D)7号信令QSIG: DPNSS➢模拟信号:用户线:DP/DTMF中继线:直流环路, E&M, DID, MFC等➢硬件端口:用户板:至少20端口/板数字中继板:至少2端口/板➢信号音种类:不少于60种➢编号方式:分机编码:3-8位;外线编码:30位;个人帐号:12位➢编解码方式:A律单路编解码➢系统自带以太网10/100/1000M接口,无需外接网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