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主管)车间主任应如何抓好现场生产管理工作(管理方法及工作要点)目录第一方面、怎么管好自己 (4)第二方面、要抓好生产管理的六要素 (4)第一点、安全 (5)1、人的行为 (6)2、现场培训 (7)3、对物的管理 (8)4、管理的欠缺 (9)5、观念差 (10)第二点、抓好质量 (11)1、工艺 (11)2、设备 (11)3、现场操作 (12)4、细节 (12)第三点、效率 (12)第四点、物耗 (13)第五点、培训 (15)第六点、文明生产及环境管理 (15)1、整理 (16)2、整顿 (16)3、清扫 (16)4、清洁 (16)5、素养 (16)6、安全 (17)第三方面、车间主管三大法宝 (17)01、多“理”少“管”: (17)02、多“奖”少“罚”: (18)03、多“问”少“查”: (19)第四方面、车间主任管理及工作八个要点 (19)第一、技术 (19)第二、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20)第三、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0)第四、生产有计划 (21)第五、要实施数据管理 (21)第六、要懂得生产成本管理 (22)第、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 (23)第八、要稳定队伍培养新人 (23)第一方面、怎么管好自己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有能力去管好生产现场?要经常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第一点、是否按照公司的方向走;第二点、是否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车间主任,是中层管理者,对其言行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连自己的言行都把握不了,那么如何去管好下属,如何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呢?第三点、是否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制度代表着公司的大方向,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如果不严格去执行公司制度,会造成员工不服,导致生产现场更难管理;第四点、是否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公司在不断地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第五点、是否能服务好员工,可能在10年前,我们是用管,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个思维,要服务好员工。
要去改变以前的思维,服务好员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包括工作上面的指导和生活上面关心。
如果不去关心他们,就会让他们觉得被忽视。
第二方面、要抓好生产管理的六要素包括安全、质量、效率、物耗、培训和文明生产,这也是抓好生产现场的工作重点。
第一点、安全怎样去抓好安全,安全事故是怎样造成的,安全事故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作为车间主任必须知道这一点。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尤其是我们生产管桩的公司,一旦出了工伤事故,小到赔点钱,伤害了家庭,大到可能会导致这个企业倒闭。
如果说安全事故造成了大的人员伤亡,势必会停产整顿。
如果整顿一两个月,我们的员工可能会全部走完,等整顿完了再复工,人都不见了,对公司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对自身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几乎都要养家糊口,如果因为安全事故断了一条腿,可能就伤害了一个家庭,这关系到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可能会关系到八个、十个人的问题。
所以我们车间主任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都没有这个意识,怎样去抓好安全生产呢?“抓安全就是抓良心,安全就是一份责任”,就算公司不需要你负责任,最起码要对家庭、个人负责。
例如:G车间有两个员工在工作中配合不好,相互违章,结果造成一个员工手部位的骨头断裂,结果导致今后不能从事负荷很重的工作,而他的老婆来公司哭哭啼啼,告诉她,你老公在这方面也要负责任的,他的老婆反问道:“我的老公缺乏安全意识,你们为什么不去教育他呢,为什么抓到他违章不对他进行处罚,现在造成这样的结果,我的家庭也完了”。
所以这个例子给了车间主任一个警醒,一定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
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包括人、物、管理欠缺和观念差四个方面。
1、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这种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人的思维导致的,缺乏这个安全意思,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
所以要做的首先是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思想意识上培训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这个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给个人、家庭和公司造成的危害。
如果员工不懂安全知识,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就不会在这方面去提高自己。
要让员工懂得公司的规章制度,了解安全操作规程,这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具有强制性,必须要求他们遵守,并在现场对员工进行监督和指导。
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开个会跟他们讲一下,而不去现场进行管理,看到员工违章不指出来,也不对其进行惩罚和教育,这样很容易导致事故的频繁发生。
所以对于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贯彻下去。
2、现场培训在生产现场发现问题,再去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定要通过罚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
例如:发现某个员工的一个小小的违章动作,这时应该做一个规范的动作给他看,并告诉他不这样做可能造成的危害,他可能会很感动,也会很情愿的按照规章制度去做;但是如果只是骂他一通,并对他进行罚款,他可能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例如:在K车间有一个装头尾板的员工,个子比较高,在拆尾板的时候姿势不标准,看起来做的很辛苦。
由于他的整个身体是往前倾斜的,失去了身体的平衡,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也使得他的身体感觉很辛苦。
当时就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去做,并示范给他看,然后他试着做了一会儿,觉得这种方法是正确的,脸上产生一种很开心的笑容,让人觉得很欣慰。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违章,但是那种错误的姿势去拆尾板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进而导致思维反应慢,在这种生产节奏很快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另外长时间保持那种错误的姿势会让腰椎盘承受不了,那个员工做了几天可能就会离开,增加了人员流失率,所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帮助和指导他们。
在安全操作规程中不一定涵盖了生产中的全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多去说,多去教育他们,同时还要有重点的对他们进行罚款,要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例如:有个离心机的螺丝松动了,机修去拧紧螺丝,但一个吊机手仍然将一条管模放到这个离心机上,那个机修不让他这样做,于是吊机手就用管模去撞那个离心机以示不满,立刻把班长叫过来,要求对吊机手进行处理,班长却说现在吊机手很缺乏,对他进行处罚会影响生产,我向经理请示,经理说马上停产整顿。
最后吊机手罚款500元,停工一个星期,班长罚款300元,停工三天。
从表面上看,这样做是有点过分,但实际上一点也不过分,吊机手用管模撞离心机这种行为是很恶劣的,必须严肃处理。
3、对物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物品的损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必须规范地摆放车间里的物品,及时进行检修更换。
例如:在C车间,一条螺旋放在台前,一个员工不小心踩了进去,结果把腿折断了,这就是因为物的非安全管理所造成的。
作为车间主任,一定要对生产现场物的管理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和培训,对车间里的安全装置一定要了如指掌。
有的车间主任一年半载都没有去吊机上看看,连吊机上有几台电机或有几个刹车都不清楚,这样如何能做好车间里物的管理呢?4、管理的欠缺包括:1、在公司,对安全规程和其他制度的管理是比较细化的,但在工作中没有实施,没有将其落实到位;2、没有制定车间里的一些具体相关要求来规范员工的行为;3、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专业知识,有的不能发现问题,有的发现了问题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的人为了最求产量,对员工的违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提高产量,并不是通过违章来达到,在开会的时候讲,主要是通过提高操作水平和加强团队建设来提高产量。
所以一定要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就会少一个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另外,目前还存在管理的随意性,例如在堆桩方面的管理就很随意,以前在我们的三号场地,各种型号的桩堆放在一起,不仅给盘点造成了困难,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后来在经理的带领下通过20天的整顿,要求将各种型号的桩按规定堆放,最后堆场看起来一目了然,也不存在安全隐患,还给盘点带来了方便,这就是管理的随意性所造成的问题。
5、观念差生产车间里存在噪音大、温度高、生产节奏快等现状,对于这样的生产环境我们要想办法去改进。
例如,有些车间因为蒸养池漏气,车间内的温度比其他车间内的温度要高几度,但是车间主任却不重视,不去解决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使生产环境变得更差,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并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在改善员工生产环境方面,虽然暂时没有很先进的方式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做好细节方面的完善,比如保证车间里的每一个排风扇的正常运行等;在改善员工生活环境方面,给员工的宿舍安装空调,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这样他们能够休息好,才能在工作时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噪音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解决离心机噪声大这个问题,但是同样有的车间离心机的声音比其他车间离心机的声音要大,作为车间主任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及时发现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管模变形、离心机不水平导致管模跳动,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解决问题,对管模进行维修,把离心机水平调好,这样既减少了一些噪音,同时生产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另外车间里的卫生环境也很要注意,如果走进车间,到处都是垃圾、污水,物品随意摆放,小到影响员工的心情,大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第二点、抓好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我们的桩就卖不出去,桩卖不出去公司可能就要面临倒闭。
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抓好质量:1、工艺一定要严格按照工艺制度来把好质量关。
2、设备因为设备的问题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所以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保证管桩质量的前提条件,如果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我们的工艺再成熟也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管桩。
例如:公司的2号离心机因为中间一组轮子比其他的高出了差不多两公分,不能再继续使用,必须进行维修,否则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作为车间主任,必须要了解设备的性能,跟踪设备运行的状况,减少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质量问题。
例如:当拌合楼的秤不准时,如果不及时跟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沙石少料,生产出来的管桩强度不够,很容易导致烂桩。
针对离心机来说,要把管模放在离心机上观察其是否水平,必须要求机修保证其跑轮的间距符合标准。
3、现场操作要从数据方面、现场操作方面去发现问题。
例如:有些员工为了赶产量,将管桩离心和蒸养的时间缩短,这样生产出来的管桩肯定是不合格的。
4、细节要注重细节,不要放过车间里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管模因长时间使用造成变形,模边和齿口严重磨损,即使将合模螺丝拧的再紧都可能会造成跑浆,像这种情况就不是员工的问题,属于管理上的问题,应该定期对其管模进行维修检查,就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第三点、效率一个车间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看这个团队有没有凝聚力,作为车间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产量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