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课堂实录
太原市万柏林区河北街小学 胡巧玲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 P26-27页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 图形,知
道这些图形的的名称,能正确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2、 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过一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 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态 度。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一幅画、每位学生一个信封(内装有例 二中的四个
图形和小棒);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三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 以礼物为载体、复习激趣
师:初次见面,老师带来了一份礼物一一我的数学作品。(教师出示由各种图形画成的漂亮图 案)漂亮
吗? 生:漂亮!
师:你认识上面的哪些图形?
生1: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生2、还有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生3、画面中的桌子和凳子还是五边形、六边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老师带来的礼物走进《认识图形》的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
课堂气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 主动探究、获得新知
(一) 四边形的认识及判断
1、 师:喜洋洋搬新家了,它为新家选择了这两种地砖。
地砖的面是什么形状呢?你一定知道。
生齐答:长方形、正方形。
课件抽象出面是长方形、正方形
2、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它们都有四个角
生2、它们都有四条边
3、 师:同学们都认识边了,拿出长方形学具,你能摸一摸长方形的边吗?我们一起摸,你感
觉长方形的边是( )
生:直直的。
师:像你们说的这条直直的线就是长方形的“边”。
4、 摸边、数边
师:摸一摸长方形的边,并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
生:四条。
师:看电脑博士是怎样摸的,你能像它一样,做到首尾相连吗?
学生跟着电脑摸一次后再独立摸一次,感受首尾相连。
师:像这样长方形的四条边首尾相连,我们就说长方形是四条边围成的。正方形是由几条边 围成的呢?
摸一摸、数一数,再告诉你的同桌。
生一起说出:正方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
5、 揭示四边形。
师:这两个图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给他们取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四边形。四条边围成的图 形就是四边
形。
6、 判断:你能判断这些图形是四边形吗?(想想做做一题)
图形(1)判断:
生1:不是四边形。
生2:是四边形。
生3:同意生1看法,因为刚才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正的,而这个图形是歪的。
生4:同意生2的看法,它是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是四边形。
师:请同学们再回顾刚才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3:老师,它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它是四边形。
师:是的,只要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所以这个图形是四边形。
图形(2)(3)(4)判断:是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生回答略。
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由四条边围成的就是四边形。
图形(5)判断:
生1:不是。四条线没有围起来,还开着一个口。
生2:不是四边形。四条边没有连起来。
生3:四条边围起来才是四边形,这个图四条边没有围起来所以不是。
师:你能用数学的语言一一‘ “围”来表达你的想法,真能干!
师:通过判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由四条边围起米的图形是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判断是图形是不是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产 生认识冲
突后,通过交流讨论,对四边形的特征认识更加深刻。 】
(二) 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
1、 操作中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四位图形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从信封里请到桌面上好吗?四个图 形正因为找
不到好朋友而伤心呢。
要求:先摸一摸它们的边,再数一数边的条数,把它们分类好吗?
oO o O
学生操作后交流,分成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生1:我把四个图形分成了两类。
生2:我是把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分成一类,把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分成一类。
生3:老师,我也是这样分的,并且我还知道五条边围成的叫五边形,六条边围成叫六边形, 师:一起叫
出它们的名字一一五边形、六边形。
举起五边形,再放回信封;举起六边形,再放回信封。
2、 生活中感受多边形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呢,我们同电脑博士一起到生活中走一走
出示要求:用小棒搭出五边形或六边形。
(1) 思考:若是搭五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六边形呢? 生:搭五边形至少五根,搭六边形至少六
根。
(2) 用实践来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没有首尾相连的“五边形”。 师问:这是五边形吗? 学生疑惑地说:是呀。
生1:不是,它的边没有围起来。
师:在这里,老师特别表扬 XXX同学,他操作时非常细致,不急不燥,做到了小棒的首尾相 连,奖励
他一枚操作金牌。
希望每个同学很快修正好自己的图形。交流你围的是几边形,用了几根小棒。
生2:我围的是六边形,用了六根小棒。
生3:我围的是五边形,用了五根小棒。
生4:我知道围五边形最少用五根小棒,但我是用六根小棒围的。
生5:我还会围四边形。
生6:我用六根小棒围成了一个小房子,它是一个五边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边的条数分数,自然而然地得出五边形、六边形两种图形,形成了 比较清晰
的表象;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学生可以感受到多边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学 生对数学与生活息息
相关的认识。】
(三) 小结多边形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四边形呢?五边形?六 边形?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用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学生独立表达:用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
边形,用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生1:老师我知道,用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师:说得真好,语言简洁、精炼、概括性强,奖励一枚语言表达金牌。 同学们知道七条边围成的图形是
( )边形,十边形是由()条边围成的。
三、操作活动、巩固认知
1、 数一数:(出示图形)
师:喜洋洋一见就着急了, “哎呀,这么多图形,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我有好办法。”只见 它先数
了数第一个图形的边,然后在第一个图形中写了“ 6”,你知道他会在第二个图形中写
几吗?
生:写5。因为有五条边,是五边形。
师:请同学们像喜洋洋一样,先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条边,再写在图形里。 课件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全班订正。
2、 折一折
师展示魔术:将四边形折后变成五边形。
师领折两次:
(1) 拿出长方形纸,先对折打开,出现一个折痕,向折痕处折起一个角变成了(五)边形。
(2) 再折一个角变成了( )边形。
生:还是五边形。
师:形状不同的五边形。
师:在五边形的基础上,自己折一下,看看会变成几边形?
生1:四边形。
生2:形状不同的五边形。
生3:六边形。
师: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折一下,会变成什么图形呢?自己折一折,和同桌交流。 学生出现了多种图
形,甚至还有七边形,八边形等。
3、 剪一剪
师:通过折的方式可以将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我相信, “剪”的方式也一定能做到。
出示要求: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
较多学生出现:
生4:展示:
我也是从一张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是七边形。 (下图1)
师:你的思维非常有创意,奖励一颗创意金牌。
生5:我也像他一样剪去一个三角形,是这样的六边形。 (下图2)
生6:我剪后剩下的图形是这样的五边形。(下图3)
师:剪一剪,剪出了这么多种图形,真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聪明才智而高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数一数” 、“折一折”、“剪一剪”三个层次的活 动,
使学生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对图形之间的联系产生切实体验。活动中,学生能说的, 学生能做的,学
生能解决的,老师不再代替,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互动交 流,开拓思维,获得成功的
体验,建立信心】
四、 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 师:四十分钟过得太快,回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动手、操作、交流,不仅认识了几边形, 还感受到
图形的变化是多么有趣!
2、 师:上这样的一节课,我非常非常高兴,你呢?
生:我也非常非常高兴。
师:我非常非常喜欢你们。
生:我也非常非常喜欢你。
师:所以,我想把我的数学作品当礼物送给你们。
学生们微笑。
师:你们也为老师制作数学作品好吗?可以用小棒搭一搭、或用纸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 制作一件
数学作品,拍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出示:
【设计意图: 数学作品的设计制作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不仅可以再次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且为学
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初 步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P26-27
认识图形》课堂实录
太原市万柏林区河北街小学
胡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