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审计流程

现场审计流程

3
现场审计流程
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成果运用、审计整改五个阶段
(一)审计准备
1.成立审计组:
确定审计组长、主审、审计项目、分配审计组成员各自的任务。

审计组长或主审人指导成员对哪些重点问题做准备分析。

2.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确定:
1)审计目标;
2)审计范围;
3)审计内容、重点、抽样标准与抽样情况,以及相应的检查方法、途径;
4)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应收集的主要材料
●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与本行规章制度政策;
●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营情况,包括工作总结、年度会计报
告、决算报告等;
●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审计报告及整改情况;
●税务、外管、财政、人行、银监等检查和罚款的信息;
●人员变动信息
●各类业务数据;
●本行监察部门的监察处理信息
●群众举报材料;
●媒体及互联网的有关报道;
●其他资料。

3.审定审计方案
1)分析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配置、员工配置、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业务经营与财务状况等方面的问题疑点、线索及异常情况 2)确定审计检查的范围、时间、内容、重点、审计检查的标准、实施步骤与方法。

4.审计实施:审计组长或主审人的职责
1)重点思考:
他们在做什么?
做了些什么业务?
从哪些渠道得到他们做什么的信息?
评估风险程度?
会有风险还是没有风险、有重大风险还是一般风险?
2)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综合和协调
3)对重大疑点问题要组织、指导并参与检查
4)对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复审。

5)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请示汇报。

6)审定审计证据
7)审定工作底稿
8)负责向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交流
5.审计报告
报告要求:
归纳总结、问题定性正确(架构、制度、体制、系统,前台柜员、管理部门、上级行等,普遍性问题、个体问题、趋势性问题,客观和主观问题,可容忍还是不可容忍问题)
6.审计成果利用:按问题性质逐级上报,处理。

1)对行长级发生的重大问题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可直接向高管层直接领导反映。

2)对涉及到责任人责任追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相关部门。

3)对重大业务风险专题报告高管层。

4)对涉及系统、制度、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由相关职能部门改进的,一方面上报相关业务分管领导、审计条线领导、另一方面抄送相关职能部门,请求整改。

5)风险性提示,举一反三,引起其他未被审计行重视,草拟风险提示告所有网点和职能部门。

6)重大发现、审计好的方法和技术一事一议,供审计人员学习研究。

7.整改追踪流程控制
1)建立督促整改工作台账。

及时、完整地将被审计单位需整
改的问题和审计整改意见,列入督促整改工作台账。

2)整改效果的评估及问题处理。

8.规避审计风险
1)审计程序有无重大遗漏
2)审计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3)审计方案中项目是否全部检查
4)对重大资金风险:如客户存款等是否对账
5)对外审监管检查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是否再检查
6)对群众举报有无检查
7)被审计后有无出现重大风险案件
8)对高管层的关注点是否进行了检查
9)对历年审计报告是否存在较大差距
10)从社会监督机构(新闻媒体、独立评级机构等)及等外部途径对被审计单位反映的相关信息是否基本吻合
9.审计档案归档管理
审计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卷内项目档案的编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