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性坏疽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气性坏疽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气性坏疽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的措施。

2.对开放性伤口患者,如伤口深并有组织坏死或深层肌肉毁损且局部有感染表现者,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涂片查找革兰氏阳性杆菌,进行厌氧菌的培养。

3.最好单间隔离,或相同病原体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4.听诊器、体温表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应2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换药后,应通风以去除室内的异味。

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

6.病房物体表面常规湿式清洁,如果有多量创面分泌物污染,应立即清理,然后过氧乙酸或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7.换下的敷料按感染性废物置于黄色垃圾袋中,及时封扎密闭运送,焚烧处理。

8.截肢的肢体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密闭运送,避免运送中渗漏,焚烧处理。

9.换下的被服应置于黄色垃圾袋中密闭运送到洗衣房清洗,用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

10.创面分泌物或引流液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其分泌物或引流液作用60分钟以上(终浓度为5000~10000毫克/升),然后倒入下水
道。

容器用流动水初步冲洗后,用2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再次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11.诊疗器械包括手术器械使用后可直接进入常规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注意清洗时的个人防护。

12.气性坏疽患者的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手术后立即对所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被患者血液、创面分泌物污染的表面用2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擦洗。

经物体表面的彻底擦拭后,净化空调系统至少运行30分钟。

13.给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后,如手部无可见的污垢,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如果给患者换药,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在流动水下用皂液认真洗手。

14.在给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换药时应戴手套,预计可能有眼睛、面部或身体的溅污时,应戴防护眼镜、面罩或防水围裙。

15.陪护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护理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如果手部有伤口,接触患者创面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脱手套后认真洗手。

16.探访者如果手部有伤口,接触患者创面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脱手套后认真洗手。

离开病区前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17.感染局部无分泌物,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或连续3个标本(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涂片未见革兰氏阳性杆菌的可解除隔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