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童语言发展的几
个关键期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论:孩子语言的发展期
语言是多元智能中的基础智能。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学习、及
各种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言能力的好坏关乎幼儿其综
合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但是家长朋
友们是否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准确的把握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孩子创设一个优质的语言学
习环境,是对孩子学习语言的先期准备!
孩子的语言发展分为:语言准备期 语言完备期
一、语言准备期:又称语言的预备阶段(1—3岁幼儿前期)。
语言发育第一期——单词句阶段:从孩子出生第12个月到18个月
之间。这个时期的幼儿往往会用一个简单的词汇代替和表达完整句子所
包涵的意义。会用手势、表情等辅助表达自己的意愿。
语言发育第二期——多词句阶段:从第18个月到第24个月之间。
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孩子的
词汇量迅速增加。孩子运用两个或者三个不相关联的简单词汇代替表达
完整句子的意思。外外,车车,意思是说:推小车去外面。
语言发育第三期——简单句阶段:24个月到36个月之间。这个期间
的孩子词汇量明显增多,会运用逻辑性教强,含有主语谓语的简单句
子。
二、语言完备期:又称复合句的过渡阶段(3—6岁幼儿)。
这个时期的幼儿会运用已经掌握的词汇表达自己意愿,简单描述内
心想法,发音正确,学会了组词成句的规律。但是简单句仍然在生活中
占有一定比例,随着岁数的增加,简单句被越来越多的复合句所代替。
为您的孩子的语言学习创设理想的环境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物品、
事情或人,及时给予正确名称、定位。循序渐进的教会幼儿,不要心
急。毕竟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鼓励幼儿与人交往,多
看、多听,时常走出家门,从多种场合体会和充实经验。同时鼓励幼儿
大胆表现,用平等的心态与幼儿交流,给予幼儿练习的空间。
一、家长不要认为刚出生的幼儿不具备语言功能,实际上刚出生的婴儿
已具备相应的听觉和视觉。家长抓住时机,在孩子的卧室周围摆设色彩
鲜亮的、带有声音的玩具。拿着玩具(或其他幼儿感兴趣的物品)吸引
幼儿注意力并反复说出玩具的名称,并让孩子接触,抚摩,建立词汇的
概念。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当孩子开始发声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这个时候幼儿的发声是为今后说话打下坚实的
基础。
二、在语言发育的第一期(12—18月),医学上称之为回音期。因为这
时幼儿的说话方式主要以模仿为主。如:你多大?孩子也会重复:你多
大。这个时期家长应该让幼儿多听、反复听故事,好让幼儿建立自己的
词汇库。
三、在语言发育的第二期(18—24月),又称称呼期。这个时期的幼儿
知道物品各有名称,会把名称和相应的物品联系在一起。家长可以告之
幼儿物品名称,然后提问:“这是什么?”此一问一答来锻炼孩子的词
汇量。此外幼儿会简单描述自己意愿,当他想要奶瓶喝水或喝奶时会
说:“奶瓶!”意思是给我奶瓶我要喝水。家长引导幼儿:“给我奶瓶
我要喝水(喝奶)。”一旦幼儿能够多说出一个字或词,及时给予鼓
励,帮助幼儿建立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四、2到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说简单的句子,会使用代词你、我、他,喜
欢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提问,爱问“为什么”,所以又称“好问期”。
家长在这个时期中引导孩子用清晰的话语、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
愿。也许孩子在这个时期里不能一下子准确的表达,即便你已经知道幼
儿的意思,也要让他说完,千万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机会。多鼓励幼儿
与他人交往,带幼儿去公园、动物园、商场及其他合适的场所,丰富幼
儿的见解,帮助幼儿吸收良好的知识,更好的建立词汇量。 当幼儿提
出:“为什么”时要耐心解答,不要因为工作的原因简单回答或敷衍了
事,这样取不到任何效果。
五、3—6岁的幼儿能够用成熟的句子与他人交流,这时家长要注意继续
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多看多听少儿节目,与孩子一起看幼儿图书,边看
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还可以和幼儿一起续编没有看完的故事情节,激
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幼儿语言的发展中家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孩子语言积累的源泉是身边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长避免家中语言
环境的复杂。比如家中照顾幼儿的小阿姨或许带有方言,这很容易造成
孩子发音不规范。这就是为什么带有方言的父母的孩子不会讲普通话的
原因。所以孩子身边的人尽量讲普通话。
二、不可重复孩子不正确的语言。
有些孩子发音不正确,把老师读成:“老西” 把四读成:“细”
把走了读成:“走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觉得有趣而重复孩子的
错误读法,这样只能让错误的发音在孩子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不便于改
正。
三、不要用儿语和幼儿交谈
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时期的语言有相应的特
点,在相应的时期里孩子会出现重叠词如:“吃果果(吃苹果)”
“喝奶奶(喝奶)”这是因为孩子没有能力说完整的句子。而家长如果
用此类儿语和幼儿进行交谈,只会让这些重叠词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
中更持久的进行下去!
推荐给家长的小游戏
一、抢抢拍
目标:1、锻炼幼儿说出已掌握词汇的名称
2、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及小手控制力
物品:苹果、香蕉、鸭梨、橘子、西瓜、葡萄等水果的图片(或者根据
幼儿已掌握的词汇找相应物品的图片) 充气小手(按照人
数)
玩法:1、家长说出物品名称,幼儿手拿充气小手击打相应水果图片
2、幼儿说出物品名称,家长手拿充气小手击打相应水果图片
以此玩法激发孩子学习新词汇的兴趣,及反应能力,提供口语练习的条
件。也可以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加快幼儿击打的反映速度,增进亲
子关系。
二、自创自编儿歌游戏
目标:1、锻炼孩子观察能力及想象力
2、锻炼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玩法:家长根据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编儿歌,如:
家长:宝宝的书架上有一个漂亮的——(手指布娃娃,引导幼儿
说出名称)
幼儿:布娃娃
家长:布娃娃穿着——
幼儿:红色的衣服
家长:布娃娃还有一个——
幼儿:疼爱她的妈妈
家长:有一天布娃娃生病了,宝宝——
幼儿:真着急
家长:那怎么办呢?——
幼儿:带娃娃去医院看病
家长:后来——
幼儿:娃娃病好了
家长:妈妈和娃娃——
幼儿:真高兴
以此玩法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根据
幼儿年龄做相应的难度调整。
三、复述故事或复述动画片的情节
目标:1、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及记忆力
2、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
玩法:和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或阅读幼儿刊物,提醒孩子注意故事情节
和人物说话的语气。观看几遍之后,由家长帮助孩子复述故事情
节。待幼儿较为熟练后,进行角色分配,以剧种人物的语言进行
情景再现,以此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孩子
的观察力和记忆能力也相应的得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