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席慕蓉《有一首歌》赏析课件

席慕蓉《有一首歌》赏析课件

有一首歌
席慕蓉
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画家。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席慕蓉的全名是 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 的谐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1943年十月十五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 ,幼 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 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96年 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 院。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 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 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 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席慕容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 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 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 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 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 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 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 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 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 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 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 可能是同时身为诗人的关系,席慕蓉的散文会有意或无意的 出现诗中才有的‘跳跃感’,将散文中所需的连接词省略, 或使用字句的排列,将诗感融入散文之中,更是别有一番风 味。 • 在席慕容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 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 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 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 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 将全文笼罩。
•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千年的愿望
• • • • • • • • • • • •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手法小结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更 是表达出此一讯息,重覆的句型、问句的使用,文 中充满跳 跃感,在不经意中仍有奇句,文体虽是散 文,但诗的意味浓厚,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异于 其它散文作家的。 • ‘花’对于席慕容而言,不单单只花而已,而 是已经被拟人化再出现作品之中,当它只是个静物 时,殊不知其实他是个旁观者,当席慕蓉画它时、 写它时,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也从它身上得到回 应‘看花不是花’应该是席慕蓉的另类特色。

• • • • • • •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无怨的青春
• • • • •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是她的诗的最显著的特点。她的 诗空灵,奇幻,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又深 沉,豪放,旷达,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 富有哲理性,很耐读。多写爱情,人生, 乡愁,写的极美,清新,易懂。她的散文 诗中表现出如梦如幻,似有若无,又远又 近的境界。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古相思曲
• • • • • • • • • • •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古乐府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 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 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七里香
如歌的行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定有些什麽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 不然 草木怎麽都会循序生长 • 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
• 一定有些什麽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 不然 日与夜怎麽交替得那样快 • 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 忧伤蚀我心怀
• 一定有些什麽在叶落之後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 还是我藏了一生的 •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她十三岁开始在日记中写诗, 1969年以萧瑞为笔名,在台湾 《中央副刊》发表作品。 她于198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 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 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198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 《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 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 的风格。
她的著作有诗集、散文集、 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 及海内外。一个“真”字熔铸于 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 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 的悟性和理解。
• 她的主要作品有:
《七里香》(诗歌)、《戏子》(诗 歌)、《一棵开花的树》(诗歌)、《无怨的青 春》(诗歌)、《时光九篇》(诗歌)、《边缘 光影》(诗歌)、《迷途诗册》(诗歌)、《我 折叠着我的爱》(诗歌)、《三弦》(小品)、 《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 《写给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摄影+文字),《贝壳》 选入初中课本.《蚌与珠》(与小思的《蝉》收入 中学生课本人教版短文两篇)、《乡愁》(诗 歌)。《外婆和鞋》被选入小学课本短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