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模拟试卷B-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最新模拟试卷B-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
(现场热工)(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

2、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
面除以。

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

3、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测量并计算或
的测量方法。

5、热流计法是按稳态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和,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
、。

7、热流计法主要采用、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

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该围护结构的。

8、检测机构应坚持、的第三方地位,在承接业务、现场检测和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应当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热箱法中制造的是一个()传热环境。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2、热箱法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不受()的限制,只要室外平均空气温度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热箱内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8℃以上就可以测试。

A.湿度 B.环境 C.仪器 D.温度
3、传热系数检测的几种试验方法中,()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A.红外热像法B.热流计法 C.热箱法 D.动态测试法
4、热流计法如果用热电偶测量温差,根据热电偶在其测量范围内()与温差成正比的关系,可得到通过热流计的热量。

A.电压 B.电流 C.热电势 D 电阻
5、热流计法检测过程中,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10/K℃(K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数值)以上并且不低于()℃,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
低温侧表面温度。

A.5 B.10 C.15 D.20
6、热流计法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h
A.48 B.96 C.144 D.168
7、DGJ32/J 23-2006中规定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样本随机抽样。

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至少1幢;
A.5 B.10 C.15 D.20
8、DGJ32/J 23-2006中规定抽样建筑应在顶层与标准层进行至少()处墙体、屋面的热阻检测。

至少1组窗气密性检测。

A.1 B.2 C.3 D.4
9、DGJ32/J 23-2006中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个;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的位置。

A.1 B.2 C.3 D.4
10、DGJ32/J 23-2006中规定屋顶、墙体、楼板热流测点各不得少于()个;测点应选在构件代表性的位置。

A.1 B.2 C.3 D.4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是指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中热流沿途所受到的热阻之和,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指()
A.换热阻 B.围护结构的热阻C.内表面换热阻D.外表面换热阻。

2、热箱法检测原理()
A.用人工制造一个一维传热环境。

B.被测部位的内侧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室内条件并使热箱内和室内空气温度保持一致C.另一侧为室外自然条件。

D.当热箱内加热量与被测部位的传递热量达平衡时,通过测量热箱的加热量得到被测部位的传热量,经计算得到被测部位的传热系数。

3、热流计法的优点有()
A.稳定 B.易操作 C.精度高 D.重复性好
4、热流计法所用主要仪器设备有()
A.温度热流自动巡回检测仪 B.热流计 C.温度传感器 D风速计、温湿度计、太阳辐射仪等。

5、热流计法测定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往往有差别,原因主要是()
A.热电偶选材不好,制作不规范和使用不当等,都会引起寄生电势,增加测量误差。

B.热流计在使用时,需要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改变了表面原有的热状态,所以引起构件内部和热流计周围温度场与实际情况不符。

C.巡检仪本身存在误差;测试现场存在较强的电磁场;
D.测试期间天气不稳定,达不到“一维稳定传热”的要求,这是引起误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E.围护结构未干透,热桥影响也会引起测量误差。

6、DGJ32/J 23-2006中对现场热工性能试验的抽样规定是()
A.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样本随机抽样。

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10%,至少1幢;
B.不同结构体系建筑,不同保温措施的建筑物应分别抽样检测。

C.公共建筑应逐幢抽样检测。

D.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样本随机抽样。

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5%,至少1幢;
7、DGJ32/J 23-2006中对现场传热系数检测的抽样规定是()
A.抽样建筑应在顶层与标准层进行至少2处墙体。

B.屋面的热阻检测。

C.抽样建筑应在顶层与标准层进行至少3处墙体
D.抽样建筑应在顶层与标准层进行至少4处墙体。

8、DGJ32/J 23-2006规定,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的位置。

测点位置不应靠近(),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A.热桥 B.裂缝 C.有空气渗漏的部位 D.冷桥
9、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计算时,采用动态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时()A.采用恒温期5d的测试数据计算热阻。

B.分别采用恒温过程的后4d和后3d的测试数据进行拟合,热阻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时的后3d的热阻计算值即为实测值。

C.采用恒温过程的后4d或后3d的测试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其可信度偏差值小于5%时的测试数据热阻计算值即为实测值。

D.采用恒温期4d的测试数据计算热阻。

10、DGJ32/J 23-2006对判定规则规定正确的是()
A.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时,判断合格。

B.当其中有一项或若干项目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时,且差距不大于5%。

允许对这些项目加倍抽样复检。

C.当加倍抽样复检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时,判定合格。

否则判为不合格。

D.当其中一项或若干项目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时,且差距大于5%时,判这些项目不合格。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热惰性指标D值越小,温度波在围护结构材料层中的衰减越慢,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

()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
3、热流计法是以测量热流与温差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
4、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非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温度差除以热流密度()
5、表面换热阻分为内表面换热阻和空气换热阻。

()
6、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箱对构件进行热阻和传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
7、动态测试方法是指采用热流计法,通过热力学方程考虑测试期间温度及热流的较大的变化幅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

()
8、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检测方法中,热箱法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

()
9、热流计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时,一般来讲,室内外温差愈小,其测量误差相对愈小,所得结果亦较为精确,其缺点是受季节限制。

()
10、测试期间天气不稳定,对热流计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没有影响。

()
五、简答题(共20分)
1、热流计法的检测原理。

(6分)
2、热箱法检测原理。

(6分)
3、DGJ32/J 23-2006对热流计法试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安装的要求。

(8分)
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普通混凝土地面,沿外墙周边2.0m范围加40厚EPS板保温层,计算其地面热阻R值。

a、水泥砂浆面层δ1=0.02 λ1=0.93
b、混凝土垫层δ2=0.06 λ2=1.74
c、EPS板保温层δ3=0.04 λ3=0.042
d、碎石灌浆δ4=0.08 λ4=1.51
e、夯实素土δ5=1.82 λ5=1.16
2、某墙体采集的温度、热流密度求平均值,结果见下表,计算传热系数。

七、操作题(共10分)
1、热流计法测试构件热阻和传热系数的误差原因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