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首 层 平 面 图
首层中布置大厅、咖啡厅、商铺和 开放式通道
建筑中包含4个展厅,底层大厅展厅 通高3层,
地 下 层 平 面 图
地下一层为182座剧场,前厅、公共 休息厅,以及设备区、剧场后台和 存储空间。操作间和附加储存空间位于 设备
二 层 平 面 图
2、3、4布置无柱展厅,各展厅配备 天窗,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相结合。
• • • • • • • •
Ryue Nishizawa 西泽立卫 196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 1988年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 大学 1989年获横滨国立大学硕士 学位 1989年加入妹岛和世事物所 1995年与妹岛和世合作成立 共同的事物所 1997年成立西泽立卫事物所 横滨国立大学助理教授,日本 大学访问学者
三 层 平 面 图
四 层 平 面 图
五 层 平 面 图
5层为博物馆教育中心
六 层 平 面 图
6层为管理办公
七 层 平 面 图
七层为多功能厅,旁边为 配餐室
最初的设计模型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洛德-帕伦博 (Lord Palumbo)表示:“他们的建筑风格, 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但不过分; 他们创作的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及 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 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他们非凡的 建筑语言,来自他们的协作过程,这个过程 独一无二而又激动人心。基于他们已完成的 著名建筑和对新项目的期望,以及上述特色,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成为2010年度的普利兹 建筑奖获得者。”
六个盒子的错落 SANAA由内而外地设计这个纽约新当代 艺术博物馆,按照博物馆的需求,用不同盒 子代表不同功能区域,并通过这些盒子的移 位、建筑的体量变化来让建筑向上伸展,与 周边形成互动。体量的变化使其内部更加通 融和开放,带来了光线、露台和外形变化, 在获得最大内部空间的同时保持建筑外皮在 限定范围内。随着内部和外皮的变化,产生 出光照和比例变化。另外,无柱子的空间让 功能实现有更多的自由,让空间变得吸引人 但同时又是坦率的,并不去和里面展示的艺 术品争风吃醋。
谢谢观看!
七层多功能厅外的露台
艺术馆内部
七层多功能厅:环氧地板,低铁玻璃商铺窗,清水墙, 声学塑料天花
首层大厅与咖啡厅的衔接 咖啡座后是展厅,用通透的玻璃幕墙分隔开,使公共空间相互流通
光面混凝土地面,清水墙,金属网天花
天窗极好的利用自然光线 光面混凝土地面,清水墙,暴露天花
地下层的“White House”剧场
作为一个城市新地标,六个盒 子内部有六个不同主题画廊, 故意朝向不同方位,代表着艺 术世界多元发展的现状。
立面图及各层平面图
立面图
通过体量间的相互错动,最大化美术馆 的使用空间和遵守区域规划的同时,体量的
错动提供了采光、景色 开敞和多样性。通强
调核心筒与外墙之间不同的空间关系,每一 楼层的比例和日照条件都各不相同。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妹岛和世
西泽立卫
Kazuyo Sejima 妹岛和世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1979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 1981年获日本女子大学硕士学位 1981年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物所 1987年成立创立妹岛和世事务所 1995年与西泽立卫合作成立共同的事物所SANAA 日本女子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京都大学,东京科大访问学者
由日本著名建 筑师 妹岛和世和 西 泽立卫(SANAA) 设计的纽约新当代 艺术博物馆是繁华 的曼哈顿市中心第 一座大型的艺术博 物馆,处在建筑密 集的市中心位置。
SANAA 想设计一幢透明的建筑,不去掩盖 结构表面背后发生的事物。SANAA的设计通常 有着良好的自然光线和极少的美学和对复杂建筑 的细节和流动性的考究,并没有层级的空间。他 们擅长将建筑的外观作为一种“渗透膜”,联系 着室内和室外,个性和共性,形成了公用和私密 之间微妙的关系。 新艺术馆包括地上8层,地下2层,总面积近 5574平米,形如不同偏向的盒子叠加而成,裹 着一层亮白的外衣(银色电镀铝的金属网板), 能够看到城市街景的窗户和天窗点缀其间。这个 建筑内设有画廊展厅、剧院、咖啡厅、商店、教 育区、以及多重的屋顶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