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第二节基础夯实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
(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
(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M车图象转化为a-
1
M车
图象,所用的科学方法:_____。

(以上各题均选填“理想实验法”、“图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1)电源________;(2)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3)滑轮位置________;
(4)小车位置________;(5)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__。

3.(吉林市普通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中,采用如题中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
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在保持拉力F=5N 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右图。

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
________。

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福州八县一中12~13学年高
一上期期末)某兴趣小组要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图中小车的总质量用M表示,钩
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

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________。

(2)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约等于钩码所受的总重
力,应满足的条件有()
A .要垫高木板,平衡摩擦力
B .小车的总质量M 远大于钩码的总质量m
C .钩码的总质量m 远大于小车的总质量M
D .应调整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3)在该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取五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

量得S 1=2.15cm ,S 2=2.90cm ,S 3=3.70cm ,S 4=4.40cm ,则打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和用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 和F 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一中。

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 和质量M 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a /(m·s -2) 1.98
4.06
5.95 8.12 F /N
1.00
2.00
3.00
4.00 表二 a /(m·s -2) 2.04
2.66
3.23 3.98 1M
/kg -1 0.50 0.67 0.80 1.00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 -F 图象和a -1/M 图象。

(2)由图象可以判定:当M 一定时,a 与F 的关系为________;当F 一定时,a 与M 的关系为________。

(3)由a -F 图象可知M =________。

(4)由a -1/M 图象可知,F =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能力提升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开始时闭合开关,电磁铁将A 、B 两个小车吸住,断开开关,两小车同时在细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

实验中始终保持小车
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质量,实验装置中各
部分摩擦阻力可忽略不计。

①该小组同学认为,只要测出小车A 和B 由
静止释放到第一次碰撞通过的位移s 1、s 2,即可得知小车A 和B 的加速度a 1、a 2的关系是a 1
a 2
=s 1s 2。

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

②实验时,该小组同学保持两小车质量相同且不变,改变左、右托盘内的砝码的重力,测量并记录对应拉力下车A 和B 通过的位移s 1和s 2。

经过多组数据分析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如果要继续利用此装置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要求对表示物理量的字母作出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

2.(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
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________,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
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
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徐州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制订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且组装完成,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对此组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不应该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右
端,而应该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那端,即左端
B .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低压
交流电源
C .实验中不应该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应该在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
D .小车初始位置不应该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而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F 图线如下图,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和沙桶质量m________小车质量M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
小车的拉力F的大小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A.远大于B.远小于
C.接近(相差不多) D.大于
(4)某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
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打点1时小
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
度大小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
4.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0.200.300.400.500.60
a(m/s2)0.110.190.290.400.51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作出a-F图象;
(2)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

(4)图线(或延长线)与F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