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62.00)1.如果IP地址为120.14.22.16,掩码为255.255.128.0,则子网地址是____。
【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分数:2.00)A.120.0.0.0B.120.14.0.0 √C.120.14.22.0D.120.14.22.16解析:解析:考查子网掩码。
由子网掩码可知前17位为子网地址,因此选B。
2.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为198.90.10.0/27,子网掩码固定为255.255.255.224,最多可以分成____个子网,而每个子网最多具有____个有效地IP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分数:2.00)A.8,30 √B.4,62C.16,14D.32,6解析:解析:考查CIDR子网的划分。
由题可知除去网络ID,主机ID有5位二进制数,一位二进制无法分配主机号(排除了0和1就没了),最少两位二进制表示主机号,因此还剩3位二进制可以表示子网号,所以最多可以分成8个子网。
当5位二进制都表示主机号,即只有一个子网时,每个子网最多具有30个有效的IP地址(排除了全0和全1)。
故选A。
3.下面哪个协议是网络层协议?____。
【重庆邮电大学2007年】(分数:2.00)A.HTTPB.TCPC.DHCPD.ICMP √解析:解析:考查网络层协议。
HTTP和DHCP都是应用层协议,TCP是传输层协议,IP、ARP、ICMP是网络层协议,因此选D。
4.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4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分数:2.00)A.IP,ICMP,ARP,UDPB.TCP,ICMP,UDP,ARP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解析:解析:考查网络层协议。
TCP和LIDP都是传输层协议,IP、ICMP、ARP、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层协议。
5.在TCP/IP体系结构模型中,____是属于网络层的协议,主要负责完成IP地址向物理地址转换的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分数:2.00)A.ARP协议√B.IP协议C.停止.等待协议D.ARO协议解析:解析:考查ARP协议。
所谓地址解析(AddressResolution)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
故选A。
6.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____。
(分数:2.00)A.AR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B.ARP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C.ARP是用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D.发送ARP包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解析:解析:考查对ARP协议的理解。
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机的用户对这种地址解析过程是不知道的。
只要主机或路由器要和本网络上的另一个已知IP地址的主机或路由器进行通信,ARP 协议就会自动地将该IP地址解析为链路层所需要的硬件地址,ARP不是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A错误。
ARP是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C错误。
发送ARP包不一定需要知道对方的。
MAC地址,如发送ARP广播包(一台主机向网络中的其他主机广播其ARP地址),D错误。
7.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____。
(分数:2.00)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D.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解析:解析:考查对ARP协议的理解。
AR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任务是完成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当源主机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目标主机发送IP分组时,就先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目标主机的IP地址。
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MAC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如果没有,则先通过广播ARP请求分组,在获得目标主机的ARP响应分组后,将目标主机的硬件地址写入ARP高速缓存中目标主机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如果目标主机不在本局域网上,则将IP分组发送给本局域网上的路由器。
当然,也得先通过同样的方法获得路由器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因此选C。
8.下面对ARP的陈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
(分数:2.00)A.它使得MAC地址逻辑地独立于物理硬件√B.它使得管理员物理地管理每台主机或路由器的MAC地址是必需的C.它将路由功能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结合起来了D.它以目的主机而不是目的网络来路由数据包解析:解析:考查对ARP协议的理解。
每台主机(路由器)上单独地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称为ARP表。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来动态维护此ARP表。
因此B错误。
ARP协议不是用来路由数据包的,因此D错误。
ARP协议是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结合起来了,因此C错误。
故选A。
9.____能够自动分配IP地址给客户机。
【重庆大学2005年】(分数:2.00)A.ARPB.RARPC.ICMPD.DHCP √解析:解析:考查DHCP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提供了即插即用联网(Plug—And—PlayNetworking)的机制,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于工参与。
它常用于给主机动态的分配IP地址。
因此选D。
10.下列不属于ICMP报文的是____。
【重庆大学2007年】(分数:2.00)A.掩码地址请求和应答报文B.改变路由报文C.流量调整报文√D.源站抑制报文解析:解析:考查ICMP协议。
由于I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尽力而为”的服务,不能提供差错控制与查询服务。
在TCP/IP协议中,差错报告、查询和控制功能由ICMP协议完成。
ICMP协议定义了两类报文:差错报告报文和查询报文。
差错报告报文用于报告路由器或主机在处理一个IP数据报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共有5种:终点不可达、源站抑制(路由器或主机发生拥塞)、时间超过(收到生存时间为0的报文)、参数问题(收到的报文首部某些字段不正确)以及改变路由(找到更好的路由)。
ICMP询问报文有回送请求和回答(用来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掩码地址请求和回答以及路由器询问和报告(了解本网络上的路由器是否正常工作)4种。
流量调整报文不属于ICMP报文。
故选C。
11.以下哪个应用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分数:2.00)A.文件传输B.电子邮件C.PING程序√D.BBS解析:解析:考查ICMP协议。
ICMP的两个常见的应用是分组网间探测PING和Traceroute(UNIX中的名字,在Windows中是Tracert)。
其中PING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Traccroute(Tracert)使用了ICMP 终点不可达差错报文。
因此选C。
12.对网际控制协议(ICMP)描述错误的是____。
(分数:2.00)A.ICM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B.ICMP消息的传输是可靠的√C.ICMP是IP协议的必需的一个部分D.ICMP可用来进行拥塞控制解析:解析:考查ICMP协议。
为了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络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01)来使得主机或路由器可以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
ICMP报文实际上也是IP分组,只不过ICMP报文被作为IP分组的数据字段。
网络层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因此ICMP消息的传输是不可靠的,故选B。
13.IPv6地址是用____个二进制位来进行表示的。
【重庆大学2002年】(分数:2.00)A.32B.128 √C.64D.256解析:解析:考查IPv6地址。
IPv6将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到了128位。
因此选B。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____。
(分数:2.00)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C.构建路由表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解析:解析:考查对路由选择协议基本概念的理解。
路由选择协议是一些规定和过程的组合,使得在互联网中的各个路由器能够彼此互相共享路由信息。
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可能包括: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构建路由表、在网络中更新路由信息、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识别一个通过网络的无环通路等。
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一般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如使用ARP协议。
因此选D。
15.以下关于自治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分数:2.00)A.自治系统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B.采用分层次划分区域的方法使交换信息的种类增多了,同时也使OSPF协议更加简单了√C.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称为区域D.在一个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的情况解析:解析:考查对自治系统中区域划分的理解。
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
所以,在一个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的情况。
采用分层次划分区域的方法虽然使交换信息的种类增多了,同时也使OSPF协议更加复杂了。
但这样做却能使每个区域内部交换路由信息的通信量大大减少,因而使OSPF协议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自治系统中。
故选B。
16.RIP(路由信息协议)采用了____作为路由协议。
【重庆邮电大学2007年】(分数:2.00)A.距离矢量√B.链路状态C.分散通信量D.固定查表解析:解析:考查对RIP协议的理解。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规定:1)网络中每台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网络中其他每个目标网络的距离记录(因此,这是一组距离,称为“距离矢量”)。
2)距离也称为跳数(HopCount),规定到直接连接的网络距离(跳数)为0。
而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则距离(跳数)加1。
17.OSPF协议采用____。
【浙江工商大学2004年】(分数:2.00)A.距离矢量路由算法B.链路状态路由算法√C.逆向学习路由算法D.固定查表路由算法解析:解析:考查对OSPF协议的理解。
典型的使用链路状态算法的协议是OSPF协议。